甘肃电网
甘肃省在1909~1949年的40年间,仅有兰州、天水、玉门和山丹4个电源点,发电总容量为2662千瓦。1949年兰州、天水两地共有配电线路61.8公里,变压器50台,总容量2259千伏安。电压等级为400伏、2.2千伏、3.3千伏和6.3千伏四级。供电范围仅限于兰州、天水城区及玉门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1995年供电电压由6~10千伏逐步发展到35、110、220和330千伏。全省先后建成35千伏以上送电路线20103公里,变电站597座,变压器1043台,总容量1173.89万千伏安。1955年初建成兰州郑家庄电所至阿干煤矿的35千伏送变电工程建成送电,到1985年,全省84个县市实现全部通电。以兰州为中心, 已形成西至张掖高台,东至天水、庆阳,北到景泰、靖远,南至甘南舟曲,纵贯14个地州市的甘肃电网。西部地区,以嘉峪关为中心,形成嘉峪关、酒泉、玉门地区的酒玉电网。1995年8月, 金昌至嘉峪关的330千伏输送电工程建成送电, 实现了纵贯全省中东西部的甘肃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