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卢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3

(词)元·卢挚

灯将残,人睡也,空留得半窗明月。

孤眠心硬熬浑似铁,这凄凉怎挨今夜。

(词)元·卢挚

窗间月,檐外铁,这凄凉对谁分说。

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把灯吹灭。

(词)元·卢挚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俺好难割舍。

画船儿载将春去也!

空留下半江明月。


4

(曲)元·卢挚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

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曲)元·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曲)元·卢挚

避炎暑频移竹榻。

趁新凉懒裹乌纱。

柳影中,槐阴下。

旋敲冰沈李浮瓜。

会受用文章处士家。

午梦回披襟散发。

(曲)元·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

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1

(词)元·卢挚

智郎中席上即事并序。予谢病北归,鄂省郎智仲谦为具见召、席间左辖龙川李公、鄂牧安侯思诚索诗,为赋最高楼兼贻仲谦郎中

长沙客,宁食武昌鱼。

未觉故人疏。

归舟唤醒乡关梦,宾筵容揽使君须。

听民谣,今五绔,昔无襦。

待留与南州谈盛事,更恰好南楼逢老子。

明月夜,古来无。

江头春草迷鹦鹉,幕中秋水映芙蕖。

绿尊倾,红袖舞,醉时扶。

按:以上三首见永乐大典卷二万三百五十三席字韵引庐挚词

1

(词)元·卢挚

问东风何似,早吹绿、洞庭波。

要催起江头,梅妆的皪,柳态婆娑。

遥知玉墀鹓鹭,对青阳、绿禁郁嵯峨。

欢动云间阊阖,应收雪外蓬婆。

谁将瑶瑟托湘娥。

颖客播弦歌。

向执法森然,寿星明处,陡顿春多。

衡君也能三呼,更双成度曲奏云和。

如许升平文物,仍逢混一山河。

按:天下同文补遗

4

(词)元·卢挚

朱弦三叹。

宝瑟凝尘满。

更奈芙蓉秋思晚。

湘浦离歌欲断。

往年尊俎风流。

忆君送客江楼。

此日江楼送客,忘怀赖有沙鸥。

按:天下同文
(词)元·卢挚

年时寒食。

直到清明日。

草草杯盘聊自适。

不管家徒四壁。

今年寒食无家。

东风恨满天涯。

早是海棠睡去,莫教醉了梨花。

按:天下同文
(词)元·卢挚

元贞更号。

日月开黄道。

试看韶华何处好。

击壤康衢父老。

相将竹马儿童。

崧高万岁声中。

洛浦海花香里,人间第一春风。

按:天下同文补遗
(词)元·卢挚

海棠痴绝。

忙甚都开彻。

不是芜菁花上蝶。

谁为清明作节。

溪山今日无尘。

绣衣却待禁春。

莫遣鸣驺多事,老夫也是游人。

按:天下同文

2

(词)元·卢挚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

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

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词)元·卢挚

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

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狂嬴。

五十年除兮昼黑,刚兮得一半儿白日。

风雨相催,图走鸟飞。

子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便宜。


1

(词)元·卢挚

晚泊采石,醉歌田不伐黑漆弩,因次其韵,寄蒋长卿佥司、刘芜湖巨川

湘南长忆崧南住。

只怕失约了巢父。

舣归舟、唤醒湖光,听我蓬窗春雨。

故人倾倒襟期,我亦载愁东去。

记朝来、黯别江滨,又弭棹、蛾眉佳处。

按:永乐大典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一寄字韵引卢疏斋集

1

(词)元·卢挚

浙省李参政燕予杭之白塔寺,南庑乐府赐春宴者引喉赴节于尊俎之间,遂醺然而归。翌日,载酒西湖,春宴已伺于舟中矣。大参公谓邓不可无词,饮后赋长短句以赠

江山图画,楼台烟雨。

满意云间金缕。

饶他苏小更风流,便怎似、贞元旧谱。

西湖载酒,薰南清暑。

弭棹芙蓉多处。

醉扶红袖听新声,莫惊起、同盟鸥鹭。

按:永乐大典二千二百六十五湖字韵以上周泳先补庐挚词一首

1

(词)元·卢挚

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

须不是山人索价高。

时自嘲,虚名无处逃。

谁惊觉,晓霜侵鬓毛。


1

(词)元·卢挚

市桥烟柳春如画。小楼明月吴山下。

把酒听君歌。可人良夜何。

旧游新梦断。月落西江远。

江上数峰青。寄声徐孺亭。

按:天下同文

1

(曲)元·卢挚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

风微浪息,扁舟一叶。

半夜心,三更梦,万里别。

闷倚篷窗睡些。


1

(词)元·卢挚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疏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

随我奚童,葫芦乾兴不穷。

谁人共?

一带青山送。

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1

(曲)元·卢挚

小楼红。

隔纱窗斜照月朦胧。

绣衾薄不耐春寒冻。

帘幕无风。

篆烟消宝鼎空。

难成梦。

孤负了鸾和凤。

山长水远,何日相逢。


1

(词)元·卢挚

绿华缥缈玉无痕。

托清尘。

拟招魂。

放著篮与,懒倦到前村。

笑抚高斋新树子,晚妆未,悠悠学梦云。

竟日含情何所似,似佳人。

望夫君。

寒香细月空江上,会有春温。

羞涩冰蕤,寂寞掩重门。

交下横枝消息动,肯虚负,风流竹外尊。

按:天下同文

1

(词)元·卢挚

姑射乘龙。

与少皞行秋,佳气葱葱。

九重天上,万岁声中。

想见玉立神崧。

更川妃微步,恰便似、户外昭容。

建章宫。

正鸡人唱晓,凤吹腾空。

风流太平礼乐,是鼓腹康衢,白叟黄童。

说向周公,声容文物,歌舞帝力神功。

幸天公不禁,人间酒醉得西风。

此心同。

有黄河为带,江汉朝宗。

按:天下同文补遗

1

(词)元·卢挚

为君歌岁寒亭子,无烦洲畔鹦鹉。

江山胜概风霜地,要近鲁东家住。

丘壑趣。

应素爱、昂霄老柏孤松树。

登高作赋。

想白云阳春,碧云日暮,别有倚楼处。

金闺彦,尚忆西清接武。

年来乔木如许。

团茅时复羲皇上,我醉欲眠卿去。

歌欲举。

还自悟君亭,琢就琼瑶句。

疏斋试与。

倩倚竹佳人,湘弦赴节。

凉满北窗雨。

按:雪楼乐府附录

1

(词)元·卢挚

用韵和赵平原折赠黄香梅之作,并序致政宣慰平远赵公园馆,黄香梅始华,折枝走伻,仍赋乐府天仙子,藉以见饷,用韵和之,聊答盛意

半额淡妆鸾影翠。

约略玉人新病起。

碧彝金雀暗香来,凭竹几。

熏沉水。

诗在静华春梦里。

羞涩蜡痕无意味。

尽纵绛英争妩媚。

中州风韵到南枝,归颖计。

纫兰佩。

日暮对花愁欲醉。

按:永乐大典二千八百一十梅字韵引庐疏斋集

1

(词)元·卢挚

寄广东肃政使者钦公,兼赠别赵景山知事

岭峤荔枝新。

前岁曾逢旧使君。

下足扶胥江上雨,南薰。

吹散蛮烟瘴海云。

去去幕中宾。

恰及梅开寂寞滨。

载酒随车应共赏,殷勤。

要识寒花别有春。

按:永乐大典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一寄字韵引庐疏斋集

1

(曲)元·卢挚

问黄鹤惊动白鸥。

甚鹦鹉能言。

埋恨芳洲。

岁晚江空,云飞风起,兴满清秋。

有越女吴姬楚酒,莫虚负老子南楼。

身世虚舟,千载悠悠,一笑休休。

按:《全元散曲》
卢挚

卢挚1235—1300

字处道,又字莘老,号疏斋。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元至元进士,官至翰林承旨。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其散曲多以怀古为题,自然活泼。有《疏斋集》,已佚。《全元散曲》录存小令一百余首。

☚ 方回   姚燧 ☛
卢挚

卢挚1235—1300;一作1243—1315

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家于河南。蒙古至元五年(1268)进士,累任少中大夫、河南路总管、集贤学士、河南廉访使、翰林学士,迁承旨。卒于任。《新元史》有传。诗与刘因合称“刘卢”,文则与姚燧齐名。与白朴、马致远、朱帘秀均有交往唱和。词曲著作有《卢疏斋集》、《疏斋后集》,皆散佚,今人李修生辑卢挚佚作成《卢疏斋集辑存》一书,并编有年谱。另《辍耕录》存有其《文章宗旨》一文,论作诗之大要。《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一百二十首,在元前期散曲家中,是除马致远外现存作品最多的作家。其散曲风格自然清丽,不事雕饰。《阳春白雪序》评其曲“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

☚ 费君祥   伯颜 ☛
卢挚

卢挚约1243—1315后或说1235—1300;1249—1314或1315

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涿州(今河北涿县)人。至元间,累迁河南路总管。大德初,授集贤学士,为湖南岭北道肃政廉访使,召为翰林学士,进承旨。《新元史》卷二三七有传。挚博洽有文思,诗与刘因齐名,文与姚燧并称。《辍耕录》载其《文章宗旨》,论作诗大要。散曲“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贯云石《阳春白雪序》),词亦似之。有《疏斋集》、《疏斋后集》,皆佚。赵万里辑本《疏斋词》一卷,词十七首,周泳先据《永乐大典》补一首,《全金元词》又据《永乐大典》增四首,凡二十二首。

☚ 刘元   张弘范 ☛
卢挚

卢挚1242?—1315以后

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元世祖至元(1264—1294)年间,历任江东道提刑按察副使、陕西提刑按察使、河南路总管。成宗元贞(1295—1297)、大德(1297—1307)间,授集贤学士,出持宪湖南,复人为翰林学士,迁承旨,卒。挚为元初著名诗文作家,世称其文与姚燧并肩,诗与刘因齐名,又是著名散曲作家。主张诗宗汉、魏,吴澄说他“所作古诗类皆魏、晋清言”,其《寄博士萧徵君维斗》、《宣城南郊何氏游集》等便是力追汉、魏之作,诗风澹雅。七言绝句流丽明畅而又形象动人。其五言诗成就最高,受到时人称赞,虞集曾说:“五言之道,近世几绝,人称涿郡卢公。”挚论诗重传统的教化作用,曾言“大凡作诗,须用《三百篇》与《离骚》。言不关于世教,义不存于比兴,诗亦徒作”(《文章宗旨》)。其《题太白墓》一诗中对李白提倡风雅极表赞赏。其诗文集已失传,清顾嗣立《元诗选》收录若干佚作,题作《疏斋集》,今李修生有《卢疏斋集辑存》。《新元史》卷二三七有传。

☚ 陈孚   戴表元 ☛

卢挚1235—1300

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元代文学家。与刘因并称“刘卢”。与姚燧并称“姚卢”。至元五年举进士,累迁少中大夫、河南路总管。大德初授集贤学士,迁江东道廉访使,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著有《疏斋集》,已佚。《金元散曲》存小令一百二十多首,《全金元词》存词二十二首。
索引:卢挚,处道、莘老、疏斋。

卢挚

卢挚约1243—1315后Lu Zhi

元代文学家。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官至翰林承旨。
卢挚的文学创作以散曲成就最高。他的散曲风格明丽自然,前人称“疏斋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贯云石《阳春白雪序》)。其散曲多为“怀古”之作,感慨时势兴衰,也有不少表现向往隐居生活和描写田园风格的作品。
著有《疏斋集》、《疏斋后集》,皆佚。诗、文散见于《元诗选》、《天下同文集》等集中。散曲收在《太平乐府》、《阳春白雪》等集中。

☚ 姚燧   张可久 ☛
卢挚

卢挚约1243~1315后

元代文学家。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涿郡(今河北汲县)人。世祖至元五年(1268)进士,历任少中大夫、河南路总管、集贤学士、大中大夫、湖南岭北道肃政廉访使,从湖南入朝为翰林学士,官至翰林承旨,元朝统一之初,卢挚诗文词曲皆有盛名,以散曲成就最高,尤得时人推许。贯云云《阳春白雪序》称“近代疏斋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诗与刘因齐名,文与姚燧比肩。其诗以清新飘逸一变元初粗豪衰恭之风。有诗文集《疏斋集》、《疏斋后集》,今已散佚。
卢挚现存作品以散曲为多,在元朝前期散曲作家中,作品数量仅次于马致远。《全元散曲》收其小令120余首,属雅正一派,风格明丽自然。散曲题材涉及面较广,有咏史怀古、感慨时势兴衰的作品如《夷门怀古》、《吴门怀古》调子较低沉;有隐居乐道、描写田园风光的作品如〔沉醉东风〕 《秋景》、〔湘妃怨〕《西湖》,皆自然生动,清新爽朗;有写男女风情的作品如〔落梅风〕《别珠帘秀》,吸收了民歌的白描手法,感情深挚,蕴藉委婉又不失明晓自然,代表了初期北散曲清丽派特色,对北散曲发展有一定影响。卢挚的诗现存50余首、文10余篇,分别见于《元诗选》和《天下同文集》等集中,《全金元词》录其词20余首。今有北京师范大学1984年版李修生辑本《卢疏斋集辑存》。

☚ 王恽   白朴 ☛
卢挚

卢挚约1243—1315

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汲郡(今河北涿县)人。入元先后任江东道提刑按察副使、河南府路总管等职,官至翰林承旨。他的散文当时人称与姚燧比肩,诗与刘因齐名,然实际成就颇不及。而以散曲成就为高。有《疏斋集》等,已佚。其文见于《天下同文集》中。

☚ 萧𣂏   刘敏中 ☛
卢挚

卢挚1235~1300

元代文学家。字处道、莘老,号疏斋、嵩翁,涿郡(今河北涿县)人。至元五年进士。曾任少中大夫、河南路总管、江东道廉访史等职,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原有《疏斋集》,已佚。今存词22首、小令120余首。其诗文与刘因齐名,并称“刘卢”; 散曲与姚燧齐名,世称“姚卢”。其散曲多写闲适情怀,某些题名 “怀古”的作品含有兴亡之慨,但情调似嫌低沉。前人评其作为“天然丽语”、“自然笑傲”,表现了元初北散曲派的风格特征。

☚ 纪君祥   姚燧 ☛

卢挚about 1242~about1315Lu Zhi

man of letters of the Yuan Dynasty,also named Shuzhai,meaning Shu studio. Works: A Collection of Shu Studio,etc.

卢挚

元文学家。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涿郡(今河北琢县)人。至元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仁宗初犹在世。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擅散曲,风格婉丽,多闲情之作。有《疏斋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