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青铜制盛器。用以盛汤、水。脱胎于陶瓿。形如现在的坛罐,圆口,鼓腹,圈口,有的有盖。腹、盖上有各种纹饰。盛行于商代。现存较著名的有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晚商铜瓿。

☚ 壶   鉴 ☛

读音p·ou(ˇ),为ou韵目,属ou—iu韵部。蒲口切,上,厚韵。
❶古代的一种器皿,陶或青铜制,圆口圆足深腹,用它盛酒或清水,盛行于商代。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b·u(ˋ),为u韵目,属u—ü韵部。蒲口切,上,厚韵。
❶小瓮。
❷古代盛东西的瓦器。

上一条: 下一条: ">
{}6250瓮。闽语。广东汕头〖〗。一~咸菜。

瓿bù

古代一种小瓮
 △ 酱~。

古代盛东西用的圆形器皿,圆口、深腹、圈足:覆~。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炊食部 > 水器 > 瓿
瓿  bù

亦稱“甂”。大型容器。陶製或青銅製品。用以盛放食物及水漿。與瓮屬同類器,皆為大口、廣肩、大腹之器,類後世壜子。所不同者,瓮大而瓿較小。其形制一般為圓腹矮頸、廣肩圈足。青銅瓿或有兩耳,或肩飾牺首,器體甚大。亦有個别方瓿,如1976年殷墟婦好墓即出土一件。因該類器上均無銘文,故稱謂較亂。傳世之器,多被稱為罍。罍為酒器,已有銘文可證,與文獻中對瓿的記載不同。故此類廣口大腹之器,凡食器者似以稱瓿或瓮為宜,酒器者宜稱為罍。瓿,瓮存在時間,約在商中期至晚期前段,罍普徧使用後,則漸消失。《說文·瓦部》:“瓿,甂也。从瓦咅聲。”又云:“甂,似小瓿,大口而卑,用食。”《方言》第五:“甀、瓮、瓿、甊,甖也,自關而西,晉之舊都河汾之間,其大者謂之甀,其中者謂之瓿,甊。自關而東,趙魏之郊謂之瓮,或謂之甖。”《漢書·揚雄傳贊》:“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

*

EAB3
古代用来盛物的器物,形似瓮,圆口、深腹、圈足;多以青铜或陶制成。

瓿bù

[书] (小瓮) a small jar

盛酒或盛水的陶器。楚墓中较少见。一般为敛口,圆腹,圈足。典型器见于湖北麻城2号墓(被称为Ⅱ式盥缶),肩部朱绘卷云纹。湖南临澧九里楚墓亦出有5件陶瓿。瓿在楚墓中大体兼有壶、盥缶的作用。

瓿bù


❷覆烧薪|覆之用

瓿bù

12画 瓦部 小瓮: 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