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ōu yuè〖名词〗 地区名。指温州及浙南一带地区(1)。《滕王阁序》:挖蛮荆而引瓯越。——控制楚地、连接瓯越地区。 瓯越即“东瓯”,亦称“东瓯越”、“越东海”。百越的一支。分布在今浙江瓯江流域一带。其来源: 一说是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后裔, 一说是当地土著居民发展形成的。秦统一后, 封君长繇为越东海王。西汉王朝仍封繇为东海王, 都东瓯,故亦称“东瓯王”。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攻东瓯,东瓯王请求归汉,率其族人四万北徙江淮一带。 瓯越 瓯越我国南方越人之别称之一。《战国策》:“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我国南方的百越人中以“瓯”音为名者有东瓯和西瓯。“瓯越“即东西瓯越人之统称。西瓯分布于岭南,壮族先民之一。 ☚ 瓯骆 瓯邓 ☛ 瓯越即“东瓯”(507页)。 瓯越古代南方民族。即“东瓯”,亦称“东瓯越”、“越东海”。为百越的一支。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瓯江流域一带。其来源一说是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后裔,一说是当地土著居民发展形成的。秦统一后,封君长繇为越东海王。西汉王朝仍封繇为东海王,都东瓯,因称“东瓯王”。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攻东瓯,其王请求归汉,遂率其族人四万北徙江淮一带。以后逐渐与汉族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