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右★★★ 00889名

yòu ❶名面向南时靠西的一侧(跟“左”相区别)。靠右行|向右转|右手|右边 →❷名古代特指西的方位(以面向南为准)。江右|山右(太行山以西的地方,后专指山西)。 →❸名〈文〉较高的位置或等级(古人常以右为尊)。无出其右 →❹形政治上、思想上保守的或反动的。右翼组织|右倾 ○❺名姓。
❶ 面朝南时西边一方: ~边|别向~拐|车怎么开得忽左忽~的? 左 zuǒ ~方|~手|他是一个~撇子。 ❷ 西面: 山~。 左 zuǒ 江~。 ❸ 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 ~派|~翼集团。 左 zuǒ ~倾|~派力量。 ★ “右”❷指西面,如称山西太行山以西地方为“山右”。“左”指东面,如称太行山以东地方为“山左”。二者都属于书面语。
字源解说 “又”是“右”的本字,“右”是“佑”的本字。右,甲骨文 为象形字,字形与“左” 相反,像一只手伸向左边,表示“右手”,即面朝南方时身体西边一侧的那只手。由于古人常用左 、右 两手的某些动作表示呼求、祷告, 、 从原有的方位名词又演变出了相关的动词含义。于是金文在名词 的基础再加“口” (祷告)另造 代替,表示拱手祷告,祈求平安。造字本义:拱手祷告,祈求神灵守护平安。后来“右”也演变成方位名词,于是再加“人”另造“佑”代替,以区别于方位名词“右”,强调人为的动作。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书 将篆文的“又” 写成 。与“右”的情况同相,“左”* 的金文在方位名词 的基础上再加“工” (巧具、事功)另造 代替,表示拱手祷告,呼求神助。当“左”也演变成方位名词后,再加“人”另造“佐”* 代替,以区别于方位名词“左”,强调人为的动作。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右,助也。从口,从又。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右,用口声援、用手相助。字形采用“口、又”会义。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右
【同音字】 yò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