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琐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琐语

琐语

即《汲冢琐语》。

☚ 古文琐语   晋治氏女徒 ☛

琐语

琐语

西晋志异小说集。佚名氏(托名东方朔)撰。原书已佚。嵇含《南方草木状》存其“抱香履”一条,乃为介之推的传说。

☚ 佚名氏   张华 ☛
各种言谈

各种言谈

农人的言谈:农谈 农话 农语
平素交往的言谈:旧言
某时期或某行业中流行的公式化的言谈:套话
美妙的言谈:丽藻春葩
高尚的言谈:高谈 高谭
超脱豁达的言谈:达言
娓娓不绝的言谈:锯屑
未尽之言谈:余谈
琐碎的言谈:琐语 琐言
见识肤浅的言淡:皮相之谈
虚浮不实的言谈:浮说
虚浮不正的言谈:漂说

☚ 言谈   谈吐 ☛

琐语

历史小说集。战国初期佚名撰。十一卷。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冢墓出土,由荀勗、和峤等人校正并用当时文字写定,遂行于世。在其流传中,或有所增,或有所亡,今存遗文二十余事,体例颇类《国语》。记太丁时事,曰《夏殷春秋》。记献公十七年事,曰《晋春秋》。遗文尚记有周、鲁、齐、宋等国传闻,相应也似有《春秋》之名。《琐语》虽取材历史,但不是信史。明人胡应麟曰:“按汲冢书目云:《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则《琐语》之书,大抵如后世《夷坚》、《齐谐》之类,非杂记商周逸事也。”遗文多记卜筮灵验及神鬼凶祥之事,是虚幻化历史故事,迷信色彩很浓,并无真实社会内容。个别故事含有积极因素。有些故事文笔纵逸,富于夸张,场面优美,尽相传神,表现出一定文学性。今人陈梦家曰:“《琐语》实为小说之滥觞也。”有清人四种辑本: 严可均辑《汲冢琐语》,载《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十五;洪颐宣辑《汲冢琐语》,载《经典集林》卷九;马国翰辑《古文琐语》,载《玉函山房辑佚书》卷六三;王仁俊辑《古文琐语》,载《玉函山房辑佚续编》。

琐语

一卷。清章恺(生卒年不详)撰。章恺字虞仲,江苏嘉善(今属浙江省)人,乾隆乙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本书附于文集后,共收入《易》十七则,《书》十八则,《诗》三十九则,《左传》十二则,辨异正讹,一丝不苟。尤其可取的是,如认为 《泰誓》称“肆予小子发”,《牧誓》称“今予发”,《武成》称“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对周武王姬发的名字都不避讳,而《金縢》篇独称“惟尔元孙某据称卒哭”而避讳,《泰誓》、《牧誓》、《武成》写作于武王时,因此不讳名,《金縢》作于成王时,因此讳名而称某。又认为《书序》说“祖乙圮于耿”,而不说所迁的地方,显然存在缺文。根据《史记》: “祖乙迁于邢”,《竹书纪年》“自耿迁于庇”,不论是“邢”是“庇”,在“耿”之后一定有一次迁移,才能达到盘庚以前“五邦”的数目。又认为 《柏舟》 序说 “卫世子共伯早死”,既然说是 “世子”,那么就不是已立之君,一定死在僖侯时,因此得以谥为“共伯”,并以此证明《史记》所载卫武公杀兄是捏造。又根据《豳诗谱》说公刘从邰迁到豳,而《国语》却说“不窟失官,自窜于戎狄之间”,认为这里所说的“戎狄之间”就是邰,弃本来封地在邰,夏朝衰落,弃、稷未曾致力于邰,不窟于是出来管理,并非奔匿,不窟迁邰和公刘迁弨,是两件事。其他考订,也大多颇有见地,个别略嫌拘滞。有嘉庆五年全集附刊本,《说郛》 (商务印书馆本) 卷六十四也曾收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