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珲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珲春地名。在吉林省东部。明为密拉卫、乌尔珲山卫、通肯山卫。清初为南荒围场,土名大八屯。康熙五十三年(1714)设珲春协领,隶宁古塔副都统。咸丰九年(1859)加副都统衔。咸丰十一年 (1861) 订立“中俄北京条约”,俄方割去珲春大片沿海地区。光绪七年(1881)增设珲春副都统,统管旗务及民政事务。同年设边务督办,办理珲春等处边防事宜。宣统元年(1909)裁珲春副都统,设吉林省东南路兵备道,道台公署移驻延吉。同时设珲春厅,分密江以东之地统辖之。1913年改珲春厅为珲春县,属吉林省东南路观察使管辖。1915年设延珲镇守使,管理边防事务。使署驻珲春。1916年使署迁延吉。1931年属伪吉林省公署特派驻延吉行政专员临时办事处管辖。1934年归伪“间岛”省。1946年属吉林省延边专区。1952年归延边朝鲜族自治区,1955年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88年置市 (县级),仍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辖之。地势起伏,北部、东南部多山,老爷岭山脉从东北向南伸延至图们江下游。北部的磨盘山脉与西北部的南岗山脉形成自然屏障。图们江从西北入境转向南流入日本海,珲春河从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境。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水果有苹果梨、桃、海棠等。山区盛产木材,主要树种有松、椴、柞、桦、柳、水曲柳、核桃、黄柏、赤榆等。地方工业有农机修造、机械、电子仪器、煤炭、陶瓷、造纸、酿酒、木材加工等。有八连城、斐优古城、温特赫城、英莪城、龙虎石刻等古迹和珲春八景等风景区。珲春市位于中苏朝三国交界处,是吉林省对外联系的重要口岸城市。 珲春满语音译 意为“边远之城”。县名。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县人民政府驻珲春镇。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设珲春协领。实行旗治。分设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统管土著库雅拉部。1881年(光绪七年)设珲春副都统, 兼辖东宁、延吉。后珲春与东宁实行分治,于1909年(宣统元年)改设珲春厅, 1913年与延吉又分治而设珲春县。1900年一度为沙俄侵占。日俄战争后日本侵略珲春,设领事分馆; 九一八事变后又将珲春县划为特殊区,成为军事要冲。物产主要有大马哈鱼,以味美而享盛名。县内森林及地下资源丰富。中小学教育发达。 珲春地名。见“珲春厅”(1794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