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班马字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班马字类》

 文字学著作,南宋娄机撰。五卷。此书采集《史记》、《汉书》中所载古字僻字,按四声编排,加以考证训诂、辨别音声,并详细列举假借通用诸字。书末有娄机作的跋两则,论辨字义,也极为明晰。《四库全书总目》评介此书说:“古今世异,往往训诂难通,有是一遍,区分类聚,虽间有出入,固不失为考古之津梁也。”

《班马字类》

又称 《史汉字类》。 文字学书。宋娄机撰, 李增伯补遗。 5卷。 写作动机, 自序中说: “世率以班固汉史多假借古字, 又时用偏旁、 音释各异……机谓固作西汉书多述司马迁之旧论, 古字当自迁始, 以 《史记正义》、《索隐》、《西汉音义》、《集韵》诸书订正,作 《班马字类》。”书中收 《史记》、《汉书》中古字僻字和通假字1239个,补遗563个。参照各家注释和字书注音释义, 并指明在 《史记》、 《汉书》 和其他古书中通用之字。 次字依 《广韵》 同用韵排列, 如东、 钟韵的排在一起, 支、 脂、 之韵的排在一起。 此书考证训诂,辨别音声,于假借通用诸字,罗列颇详。不足之处是滥入一些出典早于 《史记》、 《汉书》 以及音义与今并同的字例。但正如 《四库全书提要》所说:“古今世异, 往往训诂难通。有是一编, 区分类聚, 虽间有出入,亦不失为考古之津梁也。”善本有明末仿宋刻本和汲古阁影宋写本。

班马字类

文字学书。五卷。宋·娄机著。采摘汉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内的古字、僻字和通假字编成。按平上去入四声编次文字,依《广韵》同用韵部排列,共收1339字,补遗563字。所收之字,均考证意义,辨别声音;对假借通用的字,罗列尤为详备。并指明《史记》、《汉书》文字的差异。故此书不仅可作为阅读《史记》和《汉书》的参考材料,而且对理解一般古籍,亦有帮助。今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

班马字类

班马字类

文字、训诂学著作。又名《史汉字类》。五卷。南宋娄机著。娄机(?—1209),字彦发。浙江嘉兴人。南宋文字训诂学家。乾道二年(1166)进士,授盐官尉,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参知政事。深于书学,精研文字。另著有《广干禄字书》(已佚)、《汉隶字源》六卷,为研究隶书与汉字演变以及古代通假字的重要资料。《班马字类》采录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所载古字、僻字及假借通用字编撰而成。案司马迁在前,班固在后,倒称“班马”。书因此得名。“西汉去古未远,文章固非后人所及,而字亦多古”(楼钥《序》),于是撰此书,使“观者知用字之意也”(娄机《序》)。
卷首有宋孝宗淳熙辛丑年(1181)娄机的自序两篇,淳熙壬寅年(1182)楼钥的序,及淳熙甲辰年(1184)洪迈的序。此书依四声分卷,平声又分上平声、下平声各一卷,上声、去声、入声各一卷。每一卷中又以《广韵》二百零六韵作韵部。每韵后面附有同韵字。并以张守节《史记正义》、司马贞《索隐》以及《西汉音义》、《集韵》诸书订正。对于字的解释,先列其出处,简引原文,然后或注音或释义或指明通假、古今。有时还参校说明《史记》《汉书》二书之异同。
对于字的注音,有用直音,如字,读如,有用反切,有二者兼用。此书共收一万八千余字(包括重文五百六十三字),不仅可供阅读《史记》、《汉书》之参考,且对于了解一般古书之训诂亦有益。但此书引《史记》《汉书》多有脱漏错讹。故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李曾伯为之悉心改定,增补一千二百三十九字。李曾伯的补遗有二种情况:一是原文已收录的字,补遗和订正直接附在原文后,注明“补遗”;一是原文未收录的字,李氏列出附在该韵部后面,亦注明“补遗”。但此书收字过滥,违舛尚多。然而瑕不掩玉,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古今世异,往往训诂难通,有是一编,区分类聚,虽间有出入,固不失为考古之津梁也。”
今存善本有明末仿宋刻本及仿宋钞本。另有《涉闻梓旧》的复刻元本,附有李曾伯补遗及序言。《知不足斋丛书》无补遗,故《丛书集成初编》本据涉闻本影印。《四部丛刊》三编则据影宋钞本影印。

☚ 类篇   汉隶字源 ☛
班马字类

班马字类

(宋)娄机撰。5卷。此书为帮助阅读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而作,故名。采两书中的古字僻字,辨别声音,考证训诂,分四声编次。今存善本有明仿宋刻本及仿宋抄本。

☚ 续复古编   汗简 ☛

班马字类

五卷。宋娄机(1133—1211)撰。娄机字彦发,嘉兴 (今属浙江) 人。书成于淳熙八年(1181),时人楼钥、洪迈先后为之作序。娄机采录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中的古字僻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韵编次而成,共收一千八百多字。每字之下,考证训诂,辨析字音,于假借通用之字罗列颇详。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李曾伯又增补一千二百三十九字,附于各部之后,作为“补遗”。其中错误不少,不可尽信。宋人袁文《瓮牖闲评》指出引《史记·礼书》的“不𪳊京师” 的 “𪳊”, 应从 “示”作 “𪳊”, 不当从 “禾”;《汉书·西域传》“须诸国禀食”的“禀”,应从“禾”作“稟”,不当从“示”:二书交误。至于任意删节原文、颠倒文字之类错误也屡屡出现。然而《四库提要》亦指出:“古今世异,往往训诂难通,有是一编,区分类聚,虽间有出入,因不失为考古之津梁也。”此书有《涉闻梓旧》的复刻元本,海昌蒋氏《别下斋丛书》本,二者均附李曾伯补遗;还有《后知不足斋丛书》本,泽存堂刊本,二者均无李曾伯补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