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序bān xù班次,排列位次。杜甫《奉赠太常卿二十韵》:弼谐方一展,班序更何跻。 排列方式 排列方式按某种标准排列:序列 依次排列:鹓胪 排次 依等第班次等排列:排班 按顺序排列:贯(贯序) 班序 列序 案列 依次排列编成行:排行 案行 按次序排成对:案队 按一定的目的或次序排列:编(编排;编列) 纂次 排次 编排次序:铨次 分类编列:类次 按类别或系统编排:谱列 错杂编排:杂次 用表格形式排列文字:旁行斜上 旁行邪上 分项排列:条比 预先排定位置:预席 成行排列:行罗 成队排列:摆队 陈设排列:陈列 铺陈排列:铺列 连结排列:钩排 连接排列:罗缀 错杂排列:错列 错比 混合掺杂排列:混编 ☚ 排列次序 排队 ☛ 班序bān xù次序,班次。《旧唐书·职官志》:“凡文武百僚之~~,官同者先爵,爵同者先齿。” 班序封建时代政府官员或命妇朝会时的排列次序,对官员称班序,对命妇称班位。均由其品阶决定次况。该词首见于《国语·齐语》:“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注:“班,次也。序,列也。”原意为由顶发的白与黑,来决定长、幼的等级,以作为治理民众的基础。作为制度的形成,在后周太祖时期,据《隋书·百官志中》载:周太祖:“命尚书令卢辩,远师周之建置……以分司庶务,其所制班序。”到唐代日趋完善,《旧唐书·职官志二》载:“凡文武百僚之班序,官同者先爵,爵同者先齿。”在品阶序列中又以年龄的长、少做了划分。同时规定,命妇朝集也分班位:“内谒者十二人,从八品下。掌诸亲命妇朝集班位,分立诸门。”由此,所确立的封建职官的严格等级制,为后来的各代统治者完全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