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投放
银行对外营业的现金支出,表现为现金从银行流入市场。
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是:
❶工资性支出及对个人的其他支出。这是城市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包括国营和集体企业、行政单位对职工发放的工资、奖金等支出,以及对个人发放的救济费、抚恤金等支出。
❷农副产品采购支出。这是农村投放现金的主要渠道,主要是收购农民的农副产品和部分手工业品。过去收购的对象主要是人民公社和生产队,收购款大部分采用转帐结算,只有部分支付现金;经济改革以来,收购的对象是众多的家庭联产承包户,收购付现率很高。
❸企业、行政单位管理费用支出。主要是指企业、行政单位日常管理费用中的零星开支,如购买小件、零星办公用品、支付差旅费等。
❹农村财政信贷支出。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对农村的投资拨款,银行发放的农业贷款所引起的现金支出。
❺储蓄存款支出。指居民提取储蓄存款所引起的现金支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居民货币收入的大量增加,储蓄存款迅猛增长,储蓄存款的现金收支日益频繁,现金支出在现金投放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
以上渠道的现金支出,按其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不同,可以划分两类:一类是商品性现金支出,现金投放增加的同时,商品库存也相应增加,如农副产品采购支出。另一类是非商品性现金支出,如工资性支出、财政信贷支出等。这类现金投放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商品库存同时增加,而且还要求增加商品供应。如果现金投放失控,造成市场流通的贷币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因此,对现金投放需要注意加强调节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