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现代评论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现代评论派 现代评论派20世纪2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资产阶级政治文化派别。因主办综合性刊物《现代评论》周刊而得名。其成员主要以留学英美的知识分子为主,有王世杰、唐有壬、陈西滢、高一涵、胡适、徐志摩、丁西林、李四光、凌叔华等。该派别成员比较复杂,没有共同的宗旨,其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也不一致。他们在《现代评论》上也发表过一些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作品。但在一些重大的政治、思想斗争如“五卅”惨案、“女师大风潮”中,该派的主要成员陈西滢等露骨地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辩护,诬蔑人民群众革命斗争。鲁迅曾写了不少杂文予以揭露。大革命失败后,《现代评论》迁到上海出版,刊物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明显地趋向反动,其主要成员又投靠国民党政权,鼓吹“清党”。1928年底随着《现代评论》的停刊,该派停止活动。 ☚ 私小说 庸俗社会学 ☛ 现代评论派 五四运动后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派别。以1924年创办《现代评论》周刊得名。主要代表人物为陈源(西滢)、徐志摩、王世杰、周鲠生、唐有壬等,胡适则在幕后支持。他们以“学者”与“欧化绅士”姿态出现,倾向帝国主义,接受北洋军阀津贴,百般诬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辩护。标榜“自由主义”,宣传封建买办文化思想,攻击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遭到中国共产党人和鲁迅等革命文学工作者的尖锐批判。1928年12月《现代评论》出至二百零五期终刊。后来,这派人多数投靠国民党新军阀,继续对抗人民革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现代评论派 现代评论派现代文学派别。因出版《现代评论》周刊而得名。《现代评论》创刊于1924年12月该刊在编辑方针上持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态度,主张折中、公允,既发表宣传马列主义、赞扬苏联的文章,也发表反苏反共的文章。其代表人物有胡适、陈源 (西滢)、王世杰等。他们和帝国主义、北洋军阀及后来的国民党反动派有密切联系,以自由主义的伪装诅咒革命文学,反对革命运动,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由右翼资产阶级文人组成的文学团体。 ☚ 湖畔诗社 新月派 ☛ 现代评论派 388 现代评论派现代资产阶级文学、政治流派。因1924年创刊于北京的《现代评论》周刊而得名。其成员即为这一杂志撰稿的一批作家、学者。主要代表人物有王世杰、陈西滢、胡适、唐有壬、徐志摩等。该派成员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较复杂,但在北京时期大多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在“五卅”运动、北京女师大学潮及“三·一八”惨案期间,该派中有主持正义、谴责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政府的,也有为其开脱罪责、攻击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和革命文学运动的。后者曾受到鲁迅等人的严正批判。1927年,《现代评论》迁到上海,该派右翼分子倒向国民党反动政权。 ☚ 新月派 象征派 ☛ 现代评论派 现代评论派xiandai pinglun pai出现在20年代中期的具有较鲜明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派别。1924年《现代评论》周刊在北京创刊,一批作家围绕这个刊物,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哲学、教育、文艺各方面,后来逐渐形成一个较有影响的“现代评论派”。 ☚ 海派 学衡派 ☛ 现代评论派文化派别。因办《现代评论》杂志得名。该刊于1924年底在北京创刊。代表人物有陈源、王世杰、胡适、徐志摩等。主张各种观点并存的自由主义。对革命运动以及革命文学持反对态度。 现代评论派xian dai ping lun paiModern Criticism School,a literary and ideology school started in 1924,main members were Wang Shijie,Chen Xiying and so on 现代评论派资产阶级右翼文化派别。因出版《现代评论》周刊(1924—1928)而得其名。代表人物主要有胡适、陈西滢、王世杰、高一涵等人。他们反对人民革命斗争,攻击革命的文化运动,鼓吹封建买办文化,为段祺瑞军阀政府帮闲。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又依附于新的反动政府,继续与革命为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