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现代机械工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现代机械工业

108 现代机械工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机械工业逐步从修配性质发展成为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技术水平和成套水平不断提高的工业部门。中国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4个阶段:建立机械工业初步基础(1949—195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本来基础十分薄弱的机械工业受到了战争的破坏。因此首先在1950—1952年的经济恢复时期,对原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恢复、改组、改建工作。1953—1957年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对原有的工厂进行了整顿和技术改造,新建了一批大型现代化骨干企业,建设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70多个。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从无到有地建立了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石油设备、冶金矿山设备、工程机械等行业。这一时期还注意引进先进技术,建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比较完整的机械工业(1957—1965) 这一时期国家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机械工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这一时期建成68个大、中型项目和一大批小型企业,工业布局有了显著改善;机床、汽车、发电设备等主要设备的产量都有巨大增长;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开始从制造单机发展到提供成套设备,部分产品已开始自行设计,中小型电机和变压器完成了第二代新系列产品的设计和试制。1960年秋,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1—1965年,机械工业重点进行了调整企业、发展品种和发展专业协作等项工作。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机械工业(1966—1976)这10年是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给机械工业造成重大损失。调整时建立的正常秩序与规章制度受到冲击,机械工业不合理的重复生产、重复建设的情况严重,不少企业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科研工作也受到严重挫折。因此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停滞,加大了与国外水平的差距。这一时期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是三线建设。在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建立了不少新的工业基地,这对改善机械工业的布局有深远意义。原来在沿海地区生产的关键产品,在三线地区都有了相应的骨干企业。这个时期还试制出了一批重要的新产品和成套设备。机械工业的稳步发展(1977—1987)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机械工业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首先加强了产品质量管理。1977年9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提出了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整顿企业管理12项要求,1982年初又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对机械工业企业实行全面整顿,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到1985年出现了34个企业整顿先进单位。国民经济实行调整以后,机械工业生产任务普遍不足。1979年开始,机械工业开始扩大服务领域,在继续为重工业、基本建设服务的同时,加强了为农村经济发展、为轻工市场、城市建设、人民生活服务和扩大出口服务。同时还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企业的自主权;调整企业结构,搞专业化协作;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各科研机构的测试条件和研究条件得到了改善; 建成了一批可按国际标准要求进行产品试验的试验站。加强了技术引进,1979—1985年机械工业部系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800多项,外商投资项目30多个。有1600多个企业的机电产品销往12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开始向高档、成套发展。由于机械工业有许多厂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因此这个时期的机械工业投资,由过去的基本建设为主逐步转为技术改造为主。这个时期在产品品种和技术水平上都取得了较好成绩。机械工业部1981—1985年试制新产品约6000种,大部分具有工业发达国家70年代或80年代初水平,为重点工程提供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设备。另外还研制出大批节能新产品和新型工业锅炉等。经过上述4个阶段,中国现代机械工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1985年,全国共有机械工业企业11.10万个,职工1465.89万人,固定资产1550.6亿元,总产值2235.1亿元,已形成数以百计的行业。1987年,中国机械工业委员会系统的工业总产值达到900.9亿元,提前两年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

☚ 现代机械工程   北京二七机车厂 ☛
000095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