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鲁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鲁彦1902—1944

浙江镇海(今属宁波)人
作家、翻译家。曾任武汉《民国日报》编辑。著译有《柚子》、《爱之冲突》、《黄金》、《野火》、《世界短篇小说选》等。
原名:王衡
字:返我、忘我
笔名:王鲁彦、王鲁颜、鲁彦、鲁颜
别名:王返我、王忘我

王鲁彦

鲁彦
王鲁彦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王鲁彦研究资料
喝苦酒——悼鲁彦
默哀
悼鲁彦
王鲁彦论
王鲁彦与许钦文
忆鲁彦
关于鲁彦的死及其他
巴雷
范伯群 曾华鹏
曾华鹏 蒋明玳
文怀沙
梅林
以群
方壁
苏雪林
穆素
荃麟
上海新象书店1947年144页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4月版124页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版369页
新华日报1944年8月28日
新华日报1944年9月3日
新华日报1944年9月3日
小说月报1928年19卷1期
现代1934年5卷5期
青年文艺1944年3期
青年文艺1944年3期

忆鲁彦
鲁彦琐记
王鲁彦(1901-1944)
赵景深
湘渠
关国煊
文艺复兴1946年1卷6期
*乡土1975年1卷14期
*传记文学1977年30卷2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3册第12页
鲁彦夫人覃英同志访问记
鲁迅与王鲁彦
王鲁彦与《文艺杂志》
王鲁彦生平及其著译略述
王鲁彦生年辨讹
王鲁彦生平简述
抗战时期王鲁彦的活动及思想
鲁彦
王鲁彦
王鲁彦
刘增人等
钱英才
云仙等
李军
马蹄疾
覃英
李建平
赵景深
李立明
新文学史料1980年2期
宁波师专学报1981年2期
南充师院学报1984年1期
宁波师院学报1984年3期
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5期
名作欣赏1984年5期
抗战文艺研究1985年2期
文坛忆旧第7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40页
中国现代作家与作品(上海)第45页
王鲁彦(1901-1944)
王鲁彦
王鲁彦论
曾华鹏
阿英
茅盾
中国现代作家评传第633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209页
作家论第141页,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
品第73页
王鲁彦
王鲁彦
王鲁彦(1901-1944)
王鲁彦
鲁迅与鲁彦
鲁迅和鲁彦
童年的悲哀
关于我的创作
赵聪
黄俊东
编纂组
莫洛
马蹄疾
彭定安 马蹄疾
鲁彦
鲁彦
*现代中国作家列传第149页
*现代中国作家剪影第48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20册212页
陨落的星辰第5页
*鲁迅与浙江作家第121页
鲁迅和他的同时代人(上卷)第355页
鲁彦选集第76页
鲁彦选集第253页

王鲁彦

王鲁彦三十年代在上海
王鲁彦与乡土文学
毕生贫穷富才华忆作家王鲁彦
三篇王鲁彦论巡礼
王向民
胡凌芝
公盾
(日)山口守著赵
博源译
绍兴师专学报1986年1期
文学评论1986年3期
西湖1986年4期
苏州大学学报1987年1期
忆鲁彦端木蕻良新文学史料1993年1期
著名作家王鲁彦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座谈会在桂
林举行
中国人物年鉴编辑
委员会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5)第40页

王鲁彦1901——1944

原名衡,字返我,又字忘我,浙江鎮海 (今屬寧波) 人,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 生。1920年入北平工讀互助團,爲北京大學文科旁聽生。後任中學教員,平民大學教授。加入文學研究會。1938年3月,在漢口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同年在武漢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任職。1939年任文化供應社編輯。1940年任廣西省立柳慶師範學校教員。1941年創辦《文藝雜誌》。1944年8月20日在桂林病逝。年43歲。著有《柚子》、《愛之衝突》、《一個誠實的賊》、《黄金》、《野火》等。

王鲁彦

王鲁彦1901—1944

小说家、翻译家。原名衡。浙江镇海人。早年曾在上海当过学徒,后在北京加入工读互助团并到北京大学旁听。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时开始创作生涯。他是乡土写实派作家之一,受鲁迅影响较大。作品以写乡村有产者和农民生活见长,揭示世态炎凉颇为深刻。大革命时期在武汉任《民国日报》编辑。1928年至1934年辗转于南京、厦门、西安等地从事教育和文化工作。1938年在长沙任《抗战日报》副刊编辑,后去武汉、桂林从事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主编《文艺杂志》。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雀鼠集》《屋顶下》《驴子和骡子》等,长篇小说《愤怒的乡村》,散文集《旅人的心》等。另有译作《犹太小说集》《显克微支小说集》《世界短篇小说集》等。有《鲁彦选集》《鲁彦散文集》。

☚ 洪灵菲   杨邨人 ☛
王鲁彦

王鲁彦1902.1.9—1944.8.20

原名王衡。曾用名王返我。笔名有王忘我、鲁彦等。浙江镇海人。十八岁到上海当学徒,后到北京大学旁听。受“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走上文学的道路,是文学研究会成员之一。早期的作品以短篇小说集《柚子》(1926年)、《黄金》(1928年)为代表,大多描写了乡村小有产者和农民的生活,反映现实颇为深刻,但感伤气氛较浓。鲁迅称之为“乡土文学”作家,并评论说:“作者是往往想以诙谐之笔出之的,但也因为太冷静了,就又往往化为冷话,失掉了人间的诙谐。”(《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大革命时期在武汉任《民国日报》编辑,以后又在上海、福建、陕西等地从事教育、文化工作。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童年的悲哀及其他》(1931年)、《小小的心》(1933年)、《屋顶下》(1934年)、《婴儿日记》(与谷兰合作,1935年)、《伤兵旅馆》(1938年)、《河边》(1940年),中篇小说《乡下》(1936年)等。抗战时期,携家四处流亡,积劳成疾。1939年到桂林,创办《文艺杂志》。1944年因病逝世,桂林文艺界为他举行了纪念活动。他除了创作小说和散文之外,还翻译了不少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计有:《犹太小说集》、《显克微支小说集》、《苦海》、《肖像》、《忏悔》、《失掉了影子的人》、《在世界的尽头》、《花束》等等。

☚ 王家棫   王新命 ☛

王鲁彦

王鲁彦

(生平经历、小说创作及其它文学活动参阅小说卷)他以乡土文学家著称,他的散文多以追叙故乡的生活习俗和“已经感受着外来工业文明波动”的城市生活为内容,反映了作者曲折坎坷的生活道路,表现了一个受“五四”进步思想影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懈地追求民主自由,又找不到前进方向的孤寂苦闷的心情。作品富于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在描写手腕方面,自然和朴素,是作者的卓特的面目。”(茅盾《王鲁彦论》)他的散文大多数发表在当时的《东方杂志》、《文学》、《中流》、《中学生》、《作家》等刊物上,多数收在散文集《驴子与骡子》、《婴儿日记》、《旅人的心》和《鲁彦散文集》内。

☚ 王统照   韦长明 ☛
000094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