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贞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贞仪女,1768—1797

清代自然科学家。字德卿,泗州(今安徽泗县)人,一说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其父医术高明,还精通数学及占卜星象之术。她在乃父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尤爱读梅文鼎的科学著作。稍长,随父行医各地,搜集整理了许多民间验方,写下许多反映人民疾苦、描写各地风物景象的诗歌,同时开始研讨天文、数学,心得颇多。在天文方面,丰富了月食和月望的理论;还根据前人提出的地球是圆的这个命题,得出空间位置是相对的、宇宙没有上下之分的结论;并能较准确的预报天气。在数学方面,吸收古人和外国人研究成果,也指出了他们的许多讹误。一生勤奋学习,以“尝拟雄心似丈夫”自励,著述达六十卷左右。较著名的有《德风亭初集、二集》、《文选诗赋参评》、《西洋筹算增删》、《筹算易知》、《术算简存》、《岁差日至辨疑》、《地圆说》、《月食解》、《日月五星随天左旋论一、二、三》等。

2

(词)清·王贞仪

浮波又泛扁舟去。来日故人何处。

后会苕苕愁数。梦也难凭据。

美酒高怀还小住。拼醉盈樽红玉。

北地风严日暮。肠断幽燕路。

(词)清·王贞仪

馆娃旧日沉歌舞。开闾城边鼙鼓。

月冷宫梧几许。夜夜啼乌苦。

麋鹿可怜群走去。霸业消磨何处。

响屧空存旧语。草色侵廊庑。


2

(词)清·王贞仪

庾岭烟迷夜寂寥。

罗浮月冷路迢遥。

可堪空色不相遭。

风笛吹残浑欲断,霜笳听罢惯能销。

依依脉脉迥难招。

(词)清·王贞仪

院落才晴日又西。

红香初绽有蔷薇。

小窗闲坐偶拈题。

蝉翼乍成双翠钿,凤头新绣小红鞮。

嫩阴天气怯春泥。


3

(词)清·王贞仪

日长深院垂帘幕。夕阳芳草愁心搁。

才换夹衣裳。轻红杏子衫。

匆匆春去候。人病偏消瘦。

不敢敛双蛾。含颦对镜多。

(词)清·王贞仪

春来绕墓飞胡蝶。芳草青青浑未歇。

此地葬倾城。偏萦过客心。

香魂愁断绝。鹃叫泉台月。

玉貌冠三吴。风流晓梦孤。

(词)清·王贞仪

嫣红姹紫开偏早。看来颜色同人好。

花貌媚于人。春光正十分。

雨风难作主。浮艳归尘土。

洒泪怨残丛。无端减玉容。


1

(词)清·王贞仪

岂料贤媛真死别,不堪泪下声吞。

同思相见话寒温。

孀声悲苦节,噩梦怆离魂。

叹息交情流水逝,伤怀却共谁论。

天涯知己几人存。

容华芳岁尽,霜雪晚心尊。


1

(词)清·王贞仪

构思下笔。

汉魏齐梁求并立。

底事心忙。

才学韩苏又柳王。

拘牵潦草,面目何曾收拾好。

纵效西颦。

没奈生成嫫母形。


1

(词)清·王贞仪

长昼镇无聊。

闲坐拈针倦又抛。

捲上湘帘看小苑,芭蕉。

绿摆檐牙叶渐高。

燕子护儿娇。

风细杨花冉冉飘。

眼底韶光留不得,樱桃。

红颗枝头鸟啄消。


1

(词)清·王贞仪

水气烘晴霭,何殊吐蜺腥。

赤城曾道烂奇形。

最好落随孤骛、下烟汀。

日脚成丹紫,天衣叠绮青。

微风吹碎断云停。

记否曼卿传饮、自天廷。


1

(词)清·王贞仪

月下一溪烟淡。

溪里渔叉夜响。

知有小渔舟,叉得寒鱼初返。

同伴。

同伴。

掉向白萍花港。


1

(词)清·王贞仪

水落平沙潮下渚。

瑟瑟芦花飞白雨。

江南秋好恰长征,塞天霜冷携新侣。

渐逵联素羽。

榆关朝发看无数。

下江皋,斜斜整整,烟月满湘浦。

落日况当人逆旅。

草帛书成思寄语。

听到凄声不忍闻,谁家夜静调冰柱。

天涯悲岁暮。

故乡望断云迷树。

叹嗷嗷,留心缯缴,空为稻粱苦。


1

(词)清·王贞仪

暖水霞蒸,黛痕烟乱,百战涛声天半。

多情燕子,何处飞来,雌伏一矶高阚。

为问当年,风流王谢华堂,雪消冰泮。

漫回思旧日,乌衣帘幕,似曾相见。

只眼底、碧树晴江,滔滔郁郁,催人梦断。

山灵应笑,玉树丰神,逝浪关情谁管。

虎踞龙蟠,且休空垒输将,自成奇嵼。

壮南邦、二水三山,天堑巢成奇险。


1

(词)清·王贞仪

到得秋来愁便阔。

悲风又剪桐枝落。

天际哀鸿,林间病叶,断送秋光寂寞。

剩对黄花怜瘦索。

淡容冷艳枝枝弱。

一盏香醪,半帘残月,强把诗情咀嚼。


1

(词)清·王贞仪

楼台高矗水中央。

倒影漾湖光。

画船歌舫听如狂。

多半载红妆。

偶来雨后翻成趣,寻胜迹、单袷迎凉。

水云涤尽粉脂香。

清涴惬诗肠。


1

(词)清·王贞仪

无端寒雨促秋光。

晚风凉。

野云苍。

才有梧桐,助响落银床。

窗外声声浑不住,愁绝处,夜偏长。

况添低砌又啼螀。

乱回肠。

更心伤。

炉内寒烟,销尽水沉香。

欹枕难堪听到晓,心滴碎,怯空房。


1

(词)清·王贞仪

卫河西去。

斜指沙洲路。

此是岁星名里处。

大梦金门堪慕。

悬珠编贝空游。

书生叹息封侯。

归念细君分赐,诙谐竟尔风流。


1

(词)清·王贞仪

海上风高吹瘴雨。

时过十月犹炎暑。

零落红蕖花满渚。

愁正聚。

一挝初起楼头鼓。

修得书成烦雁羽。

家乡程远如何许。

一穗青灯人闭户。

怀别绪。

夜深怕听寒螀语。


1

(词)清·王贞仪

杨柳枝疏,枇杷花落,天涯别有时光。

朔吹如箭,草白与沙黄。

九九寒凝回忆,转眼处、飞雪铺霜。

重檐下、冰钗堪数,随溜挂帘旁。

含情成小立,戍楼更冷,野柝声扬。

看庭中、残月已上东墙。

此际感萦怀抱,空打叠、百结回肠。

凄凉煞,江南塞北,万里■家乡。


1

(词)清·王贞仪

小泊行艖路偏赊。

云影雁行斜。

数株疏柳,一痕残照,几点归鸦。

芦花两岸如飞雪,潮汐下寒沙。

水国西风,竹蓬夜月,人在天涯。


1

(词)清·王贞仪

暗香乍袭,冷艳亭亭,丰韵真无比。

十分旖旎。

羞并语、东园桃李。

香含雪霁。

别自有、一般妩媚。

只须看、空色凝妆,在黄昏影里。

长想烟霞湖上,听啁啾翠羽,清梦初起。

佳人绝世。

凌缟袂,却胜朱纨绿绮。

此情难拟。

且相伴、云阶月地。

对仙姿、玉骨两神清,作闺中知己。


1

(词)清·王贞仪

白露。白露。

结作清霜彫树。树头愁杀乌栖。

隔个窗儿乱啼。啼乱。

啼乱。惊醒罗帷梦断。


1

(词)清·王贞仪

雁南归。客难归。

一纸家书寄每迟。愁心没尽期。

晓风嘶。晓星稀。

梦到家园觉后疑。邻鸡喔喔啼。


1

(词)清·王贞仪

日色暖平津,乡梦杳、寻屐忒愁人。

想金勒騧嘶,夕阳烟淡,玉楼人望,广陌痕新。

碧影萋萋三春暮,南浦犹伤神。

蜀魄叫残,楚魂招罢,瘦馀中妇,眉黛空颦。

凄凉青冢上,香环埋、艳骨偏自成茵。

更有长门,参差辇路徒亲。

却几多萦得,新愁旧怨,天涯故国,泣雨迷尘。

肠断芳晨,绣帏日掩青春。


2

(词)清·王贞仪

春雨歇。

杨花两岸飞晴雪。

飞晴雪。

江途渺渺,扬舲三浙。

潮来胥口声悲咽。

烟波一棹真浮叶。

真浮叶。

蓬窗闲坐,书翻越绝。

(词)清·王贞仪

东风峭。

一车轧轧长安道。

长安道。

瓦天青翠,云封岳峤。

软红扑面飞沙罩。

客途空惹梅花笑。

梅花笑。

家园回忆,玉窗冰照。

王贞仪

094 王贞仪1768—1797

清代天文学家。字德卿,女,江宁(今南京市)人。博览群书,在天文、地理、气象、数学及诗文绘画等方面有一定造诣。据传著作有64卷之多,多已佚。现存有《岁差日至辨解》、《地圆论》、《日月五星随天左旋论》、《月食解》等。她对岁差的原理、测定和推算方法有清晰的认识,对日、月食的成因、地圆观念有生动的论证和通俗易懂的说明。

☚ 阮元   李善兰 ☛
王贞仪

王贞仪1768—1797

清代科学家、诗人。字德卿,江宁(今南京)人。幼时随祖母、父亲客居吉林,继承祖父七十五柜藏书,如获至宝,每日刻苦攻读。读书之余,学习骑射。对天文、气象、地理、数学、医学均有研究。曾有“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名句以激励自己。十六岁随父宦游江南江北,1792年与宣城人詹枚结婚,1797年病逝。她的作品,科学方面有《星象图释》、《月食解》、《象数窥余》、《地圆论》、《筹算易知》、《策算证讹》、《西洋筹算增删》、《沈疴呓语》等,文学方面有《德风亭初集》、《德风亭二集》、《绣紩余笺》、《女蒙拾诵》、《文选诗赋参评》 等。

☚ 倪仁吉   陈端生 ☛
王贞仪

王贞仪1768~1797

字德卿,号金陵女史、江宁女史。原籍天长县,后迁居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祖父者辅博学,父锡琛精医术。幼博览群书,11岁起随父去吉林,从蒙古阿将军夫人学骑射。16岁南归,复随父游历京、陕、鄂、粤折、 。25岁嫁与宣城詹枚。于天文、气象、地理、数学、医学皆有成就,有《星象图释》、《筹算易知》、《象数窥余》等著作10余种,惜多亡佚,仅存《德风亭初集》13卷。诗、词、文、赋、篆刻、绘画亦有成就,史称“班昭之后,一人而已”。

☚ 韩竹   程煐 ☛
王贞仪

王贞仪1768—1797

字德卿,天长县人,清代女科学家。父王锡琛,精于医术。11岁时随父去吉林,16岁回到江南,不久又随父去北京、陕西、湖北、广东等地。两年后回天长故里。次年去南京。嘉庆二年(1797)病死,年仅三十岁。王贞仪对天文、气象、地理、数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研究,并撰写了《岁差日至辨疑》、《地圆论》、《日月五里随天左旋论一、二、三》和《月蚀解》等多种科学著作。时人谓“班昭之后,一人而已”。在文学上也有较高造诣,著有《德风亭初集》十三卷。

☚ 曹振镛   方东树 ☛
000005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