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衍256—311西晋大臣。字夷甫,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少有盛名,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年十七被以奇才举为辽东太守,不就。后为太子舍人,数迁至黄门侍郎。喜谈老庄,推崇何晏、王弼之“崇无论”。所论义理,如不能自圆其说,随即更改,时人谓为“口中雌黄”。标榜清高,口不言“钱”字,其妻郭氏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 “举阿堵物却!”后人往往以“阿堵物”为钱之代称。历任北军中侯、尚书令、司空、司徒、太尉等要职,然不以国家为重,专谋自全之策。处八王之乱时,为“狡兔三窟”计。以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曰:“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为时人所鄙。西晋末年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匈奴贵族刘渊乘机起兵。朝廷推衍为帅,衍惧不敢当。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为石勒所俘。为图苟活,自称“少不预事”,并劝勒称帝。勒怒曰:“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预世事邪!”夜使人推墙压杀之。 共1首 (词)唐· 画罗裙,能解束。 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 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共1首 (一作后主衍诗) (词)唐·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王衍wáng yǎn〖名词〗 王衍 王衍899—926前蜀国王,字化源,旧名宗衍,及即位,去宗字,单名衍。王建第十一子,母徐贤妃。王衍有文才,童年即能为文,其艳体诗两百篇,名曰《烟花集》。凡有著述,蜀人皆传诵。太子元膺被杀,徐妃请宰相张格相助,衍得立为皇太子。光天元年 (918),高祖王建卒,王衍嗣皇帝位,改明年为乾德元年。继位后,不理政事,荒于酒色,几次出巡,“旌旗戈甲,连亘百余里,龙舟画轲,照耀江水”,“所在供亿,人不堪命”。同光三年(925) 九月,后唐庄宗命魏王李继岌为西川四面行营都统,郭崇韬为东北面行营都招讨制置等使,率军攻蜀。后唐兵如入无人之境。十一月,兵至成都,蜀主白衣,衔璧、牵羊,草绳縈首,率百官降于继岌。前蜀亡。唐庄宗指天而誓,许裂土而王。唐军部送王衍往长安。公元926年三月,李嗣源部哗变,庄宗准备率军东征。伶人景进对庄宗说,今天下将乱,王氏族党不少,恐骤有变。庄宗遣中使向延嗣东王衍及其宗族于秦川驿。天成三年 (928),王宗寿上书唐明宗,求王氏宗族葬之。明宗封后主为顺正公,许以诸侯礼,葬于长安南之三赵村。皇后高氏,无宠被废。皇后金飞山,随后主入唐死。子承祧、承祀,与后主同死于秦川驿。 ☚ 王建 孟知祥 ☛ 王衍256—311西晋大臣。字夷甫,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士族。以善谈老庄义理,名重于时。曾任尚书令、司徒、司空、太尉等职。西晋末皇族争战,外族也纷纷乘机起兵,他虽任宰相,仍祖尚虚浮,专物自保。永嘉五年(311年)他以元帅领军拒石勒,为石勒所破,被俘。他劝勒称帝,以图偷生,为勒所杀。后来他被看作是清谈误国的代表。 王衍 王衍256—311西晋名士,玄学家。字夷甫,琅邪临沂(今临沂县北)人。初好论纵横之术,后宗述《老》、《庄》。魏何晏、王弼立“贵无”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晋书·王衍传》)王衍甚重之。时裴頠持《崇有》之论,衍每相攻难,终日清谈,唯言《老》、《庄》为事。或义理有所不安,随口改更,世号“口中雌黄”。然衍既明悟辩智,又累居显职,故后进之士,莫不仿效,皆称以为首。官历中庶子,黄门侍郎、中领军、尚书令,后拜司空、司徒。及石勒刀加于项,方悟“清谈”之害:“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 王肃 王朗 ☛ 王衍 王衍256—311晋书法家。字夷甫,琅琊临沂人。戎之从弟。累官至中书令、司徒、司空、太尉,封武陵侯,后为石勒所害。善行草书。《宣和书谱》谓其:“早岁颖悟,及长,闻誉四驰,明悟若神,自谓可比子贡,声名藉甚,倾动当时。作行草尤妙,初非经意而洒然痛快见于笔下,亦何事双钩、虚掌、八法,回腕哉,其自得于规矩之外,盖真是风尘物表,脱去流俗者,不可以常理规之也。”宋米芾《书史》云:“尝见晋人数帖皆奇,夷甫独超然如群鹤耸翅欲飞而未起也。”《宣和书谱》卷7称其“行草尤妙,初非经意而然痛快。自得於规矩之外。”书迹传有《麦秋帖》。见《玉烟堂帖》。 ☚ 王晏 王真 ☛ 王衍899~926Wang YanKing of Former Shu in the Five Dynasties,son of Wang Jian 王衍❶(256—311)字夷甫。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父王义,为晋平北将军。衍神情明秀,风姿卓雅。泰始八年举为辽东太守,不就。后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出补元城令,终日清淡,而县务亦理。入为中庶子、黄门侍郎。衍自比子贡,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言玄言,唯谈《老》、《庄》为事。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后历北军中侯、中令军、尚书令。素轻赵王伦,及伦篡位,衍阳狂斫婢以自免。及伦诛,拜河南尹,转尚书,又为中书令。累迁尚书仆射,后拜尚书令、司空、司徒。石勒、王弥侵京师,衍证讨之。为石勒所获。 王衍256—311西晋大臣。字夷甫。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士族。喜谈老庄义理,谈时手执塵尾,不假思索,信口更改,时人称为“口中雌黄”。曾任中书令、司徒、司空、太尉等职。时皇族争权混战,刘渊乘机举兵,他任宰相,专谋自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为石勒所俘。他劝勒称帝, 以图苟活,为勒所杀。 王衍256—311字夷甫。西晋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善清谈,盛才貌美,是当时士族的首领。惠帝时官至尚书令、司徒、司空,身居宰辅之重,对八王之乱、流民起义及内迁各族人民反晋斗争日益高涨等国事却漫不经心,推崇和提倡清谈。石勒、王弥围攻洛阳时,随东海王越率军南逃。越死,被推为统帅,为石勒追及,全军覆没。被俘后以帮助石勒称帝为名乞求活命,为勒所杀。 王衍(魏·甘露元年——晉·永嘉五年 256~311)琅琊臨沂人。字夷甫,戎從弟。初好縱横之術,後崇“老莊”,展論魏何晏、王弼(何、王二氏皆為三國時代著名玄學家,竟尚清談)所唱“無”之學說,為是時清談家領袖。能與之匹敵者,裴頠一人而已。拜太尉尚書令,封武陵侯。其門閥、名位、才干、品貌皆超凡拔萃,朝野翕然,謂之一世龍門。“八王之亂”時,衍游宦於趙王倫、齊王冏、成都王穎、東海王越間,唯求自全之計,後為石勒軍捕殺。衍通書道,蘇軾《東坡題跋》曰:“嘗見晉人數帖,皆奇。夷甫獨超然,如群鶴聳翅,欲飛而未起也。”黄庭堅《山谷題跋》曰:“王侍中學鍾繇絶近,真行皆妙。” 王榮暨妻劉氏墓志 (局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