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艮艮(gen);1483—1541

明哲学家、泰州学派创立者。本名银,字汝止,号心斋。出身泰州安丰场(今属江苏东台县)盐工家庭。少时做工,壮大始认真读书,从王守仁学习。宗王学“良知说”,认为良知“无所不包”。但有所改变。王守仁强调“心学”,认为“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王艮则提倡“身学”,认为“安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将身体比为“矩”,天下为“方”,认为“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治学就要明白“身安而天下国家可保”的道理。创“日用说”,主张从日常生活中求取“道”。“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所说的“道”,就是“良知”,就是“性”,具体而言就是仁孝等封建伦理道德。长期在下层人民中讲学,其学说的特点是“多指百姓日用,以发明良知之学。”门徒极多,也称“泰州学派”。有《王心斋先生遗集》。

王艮1483—1540

中国明代思想家,泰州学派创始人。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出身于盐户,本人曾为灶丁。后四处行商,常置《孝经》、《论语》、《大学》于袖中,逢人质义。靠自学成为学者。中年拜王守仁为师,在其门下讲学。但亦常不满师说,“往往驾师说之上”(《明史·王艮传》)。师殁后,遂开泰州一派,以讲学终其身。伦理思想上,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心斋王先生全集·语录》)的命题。认为“道”就存在于人身上,其发用流行即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语录》),只要关心“百姓日用”就是行道。并由此进而提出“尊身立本”的思想。指出“身”是“天地万物之本”,故己“身犹矩,天下国家犹方”(同上),以矩规方,矩正方即正。所以,“正己而物正”。须先“安身”,即自我修养成就至善的人格,方可安家国天下。而要“安身”又必须做到“保身”和“尊身”。所谓“保身”并非是苟且偷生,而是“爱身”,不为求官禄而“害身”(《明哲保身论》);所谓“尊身”就是尊道,即自觉培养自身的道德品格,“毋自欺,真真实实在自己身上用工夫”(《答问补遗》),以求“至善”。从“保身”、“尊身”出发,主张把“爱人”而不“恶人”、“敬人”而不“慢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原则。指出“知保身者则必爱身如宝,能爱身则不敢不爱人,能爱人则人必爱我……能爱人则不敢恶人,不恶人则人不恶我……能爱身者则必敬身如宝,能敬身则不敢不敬人,能敬人则人必敬我……能敬身则不敢慢人,不慢人则人不慢我……则吾身保矣。此仁也,万物一体之道也。”(《明哲保身论》)认为由此而推及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便能“爱一家”、“爱一国”、 “爱天下”,从而达到“保身”与“保天下”的统一。亦强调道德天然自有,不假安排,有意为之适得其反。“有心于轻功名富贵者,其流弊至于无父无君;有心于重功名富贵者,其流弊至于弑父与君”(《语录》)。在理欲关系上,认为天理人欲之间没有绝对界限,出于自然本性即为天理,“只心有所向,便是欲”(《与俞纯夫》)。王艮的伦理思想,力倡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为晚明社会思潮中追求个性解放、冲击名教网罗的启蒙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人编有《心斋王先生全集》及《王心斋先生遗集》。

王艮1483—1541

明哲学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出身盐户,早年为灶丁。自修典籍,师事王守仁。后讲学终身。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之道。以“安身立本”为道德修养的出发点,追求“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理想社会,主张“务本节用”,人际和谐。认为“愚夫愚妇皆知所以为学”。著作编为《心斋先生全集》、《心斋先生遗集》。

王艮

王艮

初名炜,字无闷,号不庵。贯一子。与顾炎武游,为文颇有法度。著述多题王炜撰。著有《鸿逸堂集》、《九谛解疏》、《易赘》2卷、《是甚集》4卷、《嗒史》。

☚ 程观生   程云鹏 ☛
王艮

王艮1483—1540

明朝经济思想家, 泰州学派的创立人。字汝止, 号心斋, 江苏泰州安丰场人。其经济学说面向下层人民, 自称为“百姓日用之学”。“均分草场论” 是其经济思想的核心, 主张对土地采用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划定经界后, 发给“印结纸票”, 让百姓随票千万年承业,保证土地私有权,曾在安丰场实验区推行了这一制度, 受到灶丁、商贩、瓦匠、樵夫、农民、雇工等下层群众的拥护。这种经济思想反映了民众对财产分配不均和贫穷失业的严重不满及要求予以改变的主观愿望, 其实质是想建立一个小土地私有制支配的王国, 具有浓厚的空想性。

☚ 丘濬   李贽 ☛

王艮1483—1540

明哲学家,字汝止,初名银、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南)人。泰州学派的创立者。出身盐丁。壮年读《大学》、《论语》,后拜王阳明为师,以讲学终身,门徒多来自劳动阶层。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主张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真理。强调身为家国天下的根本,以“安身立本”作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著作有《王心斋集》。

王艮1483—1540

明朝理学家。初名银,王守仁为更名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人。泰州安丰盐场“灶丁”出身。七岁受书乡塾,贫不能竟学。正德六年(1511),谒王守仁于江西,拜王守仁为师,从守仁讲学多年。守仁死,他返里讲学。他继承了王守仁的“良知”说,又把“致良知”发展为“复初说”。属王学左翼, 时称“泰州学派”。有《王心斋全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