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翰·凉州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翰·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人七绝中很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是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的地方乐调歌唱的。凉州,即今日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州治在今武威县。

此诗以边塞战场生活为题材,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它不写战争,而写饮酒。通过侧面的烘托,显示出从军将士英武豪迈的气慨,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旅生活风味,格调昂扬向上。

“葡萄美酒夜光杯”一开头,诗人就用他那饱蘸激情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边塞情调、令人豪情激荡的宴饮场面。酒,是葡萄酿制的美酒;杯,是光能照夜的玉杯。杯美酒香,闪动着宝石琥珀之光,使人仿佛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军中席筵和热情欢腾的人群,这情景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创造出了浓郁热烈的气氛。

恰当豪情逸兴正浓,人们正要开怀痛饮的时候,“欲饮琵琶马上催”,马上响起了琤琤琮琮的琵琶声,催促着人们去出征,去杀敌。“欲饮”说明宴饮还未正式开始,进入高潮,“马上催”则说明战事十分紧急,容不得人们从容不迫,尽情畅饮。这又由欢快的环境一下子跌入了紧张的气氛里,向人们暗示着战事马上就要发生,危难随时都可能降临,而死神又时刻紧紧地跟随着这些军人。二句之间,文情极尽抑扬顿挫之能,变幻莫测之致,使人深深体会到边地生活并不仅仅是醉舞酣歌,充满异域风味的浪漫情调,在这里环境瞬息万变,命运严酷无情!

那么,在冷酷的命运面前,军人是怎样的表现呢?是战慄、是悲泣、是哀怨不已吗?不,他们绝不是那种贪生怕死没出息的胆小鬼!你看,他们豪迈地高举起“葡萄美酒夜光杯”要尽情一醉。他们高呼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怕什么,杯酒下肚,壮胆纠纠,要杀敌便奋身向前,醉倒了便沙场之上枕戈而睡。诸君莫要见笑啊,古来征战究竟有几人得回?明明清醒地知道征战之苦,生死之危,却还如此地豪放开朗,不见丝毫感伤消沉之状,这不恰恰说明这些军人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只有他们才配喝这浓烈芬芳的美酒,只有他们才配用这光耀夺目的宝杯。只有他们这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才会面对死神仰天大笑、视死如归。这里没有因思乡而借洒浇愁的缠绵悱恻,更没有对命运无可奈何的消极嗟叹,它充满了阳刚之气,格调激扬奔放,从一个侧面非常充分地体现了唐人的精神风貌,充溢着使人奋进向上的艺术魅力。

另外,诗中的酒是西域特产的葡萄美酒;杯是相传西胡献给周穆王以白玉琢成的光能照夜的宝杯;军乐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征战”“沙场”等等词语,这些无不使诗歌染上了一层浓郁的边地色彩,增添了无穷的神秘浪漫情调,令人无限神往。

此诗堪称唐代边塞诗的杰作。


《王翰·凉州词》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王翰·凉州词》

《王翰·凉州词》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像的。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诗中的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乐器则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沙场”、“征战”等等词语。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写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傭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吧: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