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穉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穉登(1535—1614)

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原籍武进(今江苏常州)。本姓乌,字百穀,一作伯穀,号玉遮山人、吴中情奴、广长庵主等。文徵明弟子。诸生。嘉靖四十三年(1564 年)入国子监,参与校订《永乐大典》。万历十四年(1586 年)与屠隆、汪道昆、王世贞等共举南屏社,二十二年召修国史未赴。少好儒,中年好义行侠,喜谈剑术,晚年学道修禅,研习墨子。倡义好施,与申时行并尊为二老。好奇书,精鉴藏,以家藏文物辑成《长物编》。书精隶、行,能度曲,属对尤妙,诗古文词有盛名,自文徵明后主盟吴中艺苑三十余年。曾与陆承宪合刻诗集《梅花什》。编选有散曲《吴骚集》。作杂剧《相思谱》及传奇《全德记》《彩袍记》等。著有《泰兴志》《吴郡丹青志》《弈史》《王百穀集》等。

王穉登

王穉登1535—1612

字伯谷,一作百谷。先世江阴(今属江苏),移居长洲(今江苏苏州)。嘉靖甲子入太学,万历间曾召修国史。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雕香刻翠,清丽浏畅。有《王百谷全集》、《吴社编》等。又曾与张琦合选明代散曲集《吴骚集》。作有传奇《全德记》、《彩袍记》二种。《全德记》今存,写五代窦禹钧“积德多子”故事,多陈腐说教。一说《洛阳桥记》亦为他所作。工书法。

☚ 薛论道   王世懋 ☛
王穉登

王穉登1535—1612

字伯穀,一作百穀。江苏江阴人,移居吴县。十岁能诗,及长,功力锐进。同辈十馀皆以诗名,而推穉登为最。为人尚义任侠,尝救王世贞子士骕于狱,深得时人钦重。然与功名无缘,竟以布衣终老,卒年七十八。《明史》有传。穉登兼工词曲,今存明万历间金陵广庆堂刊本传奇《全德记》一种,演五代时窦禹钧故事,与明汪拱恕传奇同目。又:清阙名《传奇汇考标目》谓王氏尚有传奇《彩袍记》,他书均未著录,未详所据,作品亦不传。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指“吴中情奴”所作杂剧《相思债》为王氏所作,亦可疑。编有散曲选集《吴骚集》。所作散曲存小令一首,套数四套。其他著作有《王百穀全集》、《吴社编》等。

☚ 沈祩宏   顾正谊 ☛
王穉登

王穉登1535—1612

字伯穀,亦作百穀,号玉遮山人。原籍常州(今属江苏),徒居长洲(今江苏苏州)。四岁即能属对,六岁已能书写大字,十岁能诗,长而名满吴门。太学监生。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1564),入京师求官,客于大学士袁炜家,为炜当堂赋紫牡丹诗,有“色借相公袍上紫,香分太极殿中烟”之句,受到炜赏识,将荐之于朝,不果。一度以布衣校书秘阁。神宗万历(1573—1620)中,诏修国史,未上而史局罢。一生未走上仕途,卒于乡。吴中自文徵明卒后,诗坛无主将,穉登尝及徵明门,犹可上接“四才子”之流风馀韵,又好奖掖寒素,敦笃故旧,尝倾身援救王世贞之仲子,为士论所推许,从之者甚众,遂主领吴中风骚三十馀年,如钱谦益所述“闽、粤之人,过吴门者,虽贾胡穷子,必蹐门求一见,乞其片缣尺素,然后去”(《列朝诗集小传》)。其诗多为纪行纪游和表现其风流洒脱个性之作。《垂虹亭对月与管建初》、《中秋日送钱象先游豫章》、《虎丘》、《长安春雪曲》皆其代表作品。沈德符称其诗“纤秀为人所爱”(《野获编》),朱彝尊言“百穀诗亦华整,第嫌肉胜于骨”(《静志居诗话》),皆较中肯。著有《吴郡丹青志》、《奕史》、《吴社编》等。其诗文收入《王百榖全集》。李维桢为撰墓志铭。《明史》卷二八八有传。

☚ 张献翼   陈文烛 ☛

王穉登1535—1612

明文学家。字伯谷(也作百谷)。武进(今属江苏)人。少有文名,善书法。嘉靖末,游京师,入太学。晚年召修国史,未行而卒。其诗秀丽整秩,但内容贫乏。有《王伯谷全集》,并辑有明代散套小令《吴骚集》。

王穉登

(明·嘉靖十四年——萬曆四十年 1535~1612) 長洲人。字伯谷,號百谷,亦號百谷,别署伯固、玉遮、病士、尊生齋、半偈主人、長生館主、青羊君,又稱松檀道人。擅詩書,名馳吴、會間。繼文徵明後,主詞翰之席三十餘載。《列朝詩集》 曰: “穉登妙於書及篆隸。閩粤之人過吴門者,雖賈胡窮子,必踵門求一見,乞其片縑尺索然後去。”王弇州 (王世貞)殁,其仲子士驌遭蜚語,連染繫獄。穉登傾身救援,人以是重其風義。亦善丹青,惜書畫作遺世殊少。著有《吴郡丹青志》、《弈史》等。→見【周天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