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珪(1271—1361)

元常熟人,祖籍开封(今属河南)。字君璋,一作均章,号洞虚子、中阳老人。以材异辟辰州同知。大德(1297—1307)中弃官隐居虞山中阳丹房,养亲修道。工词曲,善鼓琴,擅画花卉、草虫。有医名,长于凝神养气之术。创百病皆痰、痰多怪症理论,发明礞石滚痰丸。注《道德经》,著有《泰定养生主论》《还原奥旨》《原道集》《四书道统》《山居幽兴集》等。

王珪

王珪公元571年—639年

太宗时为谏议大夫、侍中、礼部尚书。与房玄龄、魏征等同辅朝政。性淡泊,交友谨慎,并有孝行。

☚ 许敬宗   马三宝 ☛
王珪

王珪1019—1085

字禹玉,成都华阳(今四川双流)人,徙庐江(今属安徽)。庆历二年(1042)进士。朝廷典册多出其手。神宗朝拜参知政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哲宗立,封歧国公。元丰八年卒,年六十七,谥文恭。李清臣为撰神道碑(《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全宋词》录其词三首。

☚ 曾巩   司马光 ☛
王珪

王珪571—639

字叔玠。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原为乌丸氏,曾祖坤念自魏奔梁,改姓王氏。祖僧辩,梁太尉、尚书令。珪性雅淡,志量沉深,交不苟合。仕隋为奉礼郎。入唐,为太子舍人。后唐太宗知其才,召为谏议大夫,推诚纳善,每存规益,累迁黄门侍郎、侍中,与房玄龄、魏徵等同辅政。官终礼部尚书。太宗贞观十一年(637),曾与诸儒正定《五礼》。贞观十三年卒,谥曰懿。珪尝从王通受诗,其诗朴质沉健,不同时尚,《全唐诗》存二首。新、旧《唐书》有传。

☚ 李百药   杨师道 ☛

王珪

王珪1019—1085

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修起居注、知制诰、知审官院,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神宗熙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丰五年(1082),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哲宗时封岐国公。卒年六十七,谥文恭。史称王珪“以文学进,其文闳侈瑰丽,自成一家”。《后山诗话》称:“王岐公诗喜用金玉珠璧,以为富贵,而其兄谓之至宝丹。”他的诗讲究词藻,细润熨贴,精思锻炼,赡丽典雅,好为富贵语。有《华阳集》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由《永乐大典》中辑得六十卷,附录十卷。《直斋书录解题》还著录他的《王歧公宫词》一卷。《宋史》卷三一二有传。《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有叶清臣所撰墓志铭。

☚ 司马光   苏颂 ☛

王珪

字叔玠,太原祁人。《全唐诗》存诗二首。

王珪

王珪1284—1374

元代养生学家。字均章,号逸人,又号洞虚子、泊虚子、中阳老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自幼读书,后经仕宦,四十岁弃官归隐虞山,学炼丹术及医学,人称王隐君。著有《泰定养生主论》十六卷,(1338年),论述自幼及壮至老之调摄,颇多新见,于诸痰诸饮挟火为患,亦皆详究。制有滚痰丸等著名方剂。

☚ 邹铉   朱权 ☛

王珪?~1041

北宋将领。开封人。少好勇,善骑射。年19,任亲从官,累迁殿前第一班押班,擢泾州驻泊都监。康定初,夏兵寇镇戎军,珪将3000骑为先锋,敌围之数重,珪奋击大破。后为泾原路行营都监,从任福屯好水川,会夏军大入,力战而死。

王珪wáng guī

《本草纲目》石部第10卷礞石(5)。人名。元医家。字均章,号逸人、洞虚子、中阳老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隐居吴之虞山,人称“王隐居”。精医。著有《泰定养生主论》。

王珪

王珪1019~1085

字禹玉。幼随叔父王罕定居舒州(今潜山县)。宋庆历二年(1042)榜眼。由扬州通判入京修起居注,进知制诰,任开封府知府,兼侍读学士等。治平四年(1067)兼端明殿学士,赐盘龙金盆。神宗即位,迁学士承旨。熙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1078~1085)行新官制,由礼部侍郎超授银青光禄大夫。五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八年,进金紫光禄大夫,封歧国公,同年五月卒。赠太师,谥文恭。撰有《宋两朝国史》120卷、《在京诸司库务条式》130卷、《宋六朝会要》、《王珪集》100卷,录载于《宋史·艺文志》。

☚ 王琪   刘源 ☛

王珪

王珪

元末在家乡聚众,据庐州,自称万户。守巢湖南岸,投朱元璋,随朱渡江,克太平,皆有战功。官至指挥使,升都督佥事。

☚ 韦权   李荣 ☛

王珪571—639

唐朝大臣。字叔玠。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先世系乌丸王氏,一说为汉王霸后裔。梁右卫将军※王神念(北魏时南奔)曾孙,北齐乐陵太守王𫗱子。隋开皇末官奉礼郎,因其叔王頍参与汉王杨谅叛变被诛,惧罪,亡命终南山中10余年。及李渊入关,经李纲荐引,为世子府咨议参军。后为太子中舍人,转中允,甚得太子李建成礼遇。以太子与秦王李世民有隙,被责为不能尽职辅佐,流于嶲州。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之变,建成被杀,世民即位,召为谏议大夫。推诚纳善,多所献替,深得信任,赐爵永宁县男,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628),代高士廉为侍中。后进爵为郡公。七年(633),坐漏泄禁中语,左迁同州刺史。次年,召拜礼部尚书。十一年(637),与诸儒正定《五礼》书成,寻兼魏王李泰师,以师道自居。其子王敬直尚南平公主。10余年间,常以礼教、经典劝谏太宗,并以“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自许。卒,赠吏部尚书,谥懿。

王珪591—639

字叔玠。隋开皇十三年(593),召入秘书内省,为太常治礼郎。因叔父颇与汉王谅谋反有关连,亡命十余年。李渊入关后,署为世子府咨议参军事。后授太子中舍人,迁太子中允。玄武门之变后,太宗召谏议大夫。建议谏官随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閤,太宗许之。封永宁县男、黄门侍郎,迁侍中。与房玄龄、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征同辅政。曾因泄密,出为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后为礼部尚书兼魏王泰师。贞观十三年(639)卒,年六十九。谥曰懿。

王珪1019—1085

北宋大臣。字禹玉,华阳 (今四川双流)人,徙舒 (今安徽庐江)。琪之从弟。庆历二年进士。六年,官大理评事。召试,授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兼侍读学士。神宗时,拜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有《华阳集》。

王珪570—638

字叔玠。唐太原祁(山西祁县)人。王僧辩之孙。隋时任太常奉礼郎。唐武德初,任东宫中舍人,从太子李建成。七年(624),因事流放于嶲州。玄武门之变后,世民重其才干,仍起用为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侍中等。硅长于儒学,敢于谏争,为贞观名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