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开皇五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銅鐵錢部 > 隋 > 開皇五銖 開皇五銖 kāihuángwǔzhū 亦稱“置樣五銖”。始鑄於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且曾作樣錢置於各關以禁劣錢,故名。面文“五”字交筆較直,近穿處有一竪劃,外緣較寬,面無内廓,製作甚工。徑約二·五厘米,重三·四克左右。《隋書·食貨志》:“高祖既受周禪,以天下錢貨輕重不等,乃更鑄新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銖’,而重如其文。每錢一千重四斤二兩。是時錢既新出,百姓或私有鎔鑄。三年四月,詔四面諸關,各付百錢爲樣。從關外來,勘樣相似,然後得過。樣不同者,即壞以爲銅,入官。” 開皇五銖 开皇五铢 开皇五铢亦称“置样五铢”。 中国古代铜铸币。 隋五铢之一。 ☚ 隋五铢 置样五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