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献之鸭头丸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献之鸭头丸帖

 《鸭头丸帖》,《宣和书谱》已有著录,定为王献之书。其后宋高宗认为是王羲之书。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敕赐此帖与柯九思。柯细辨后,认为虽似羲之书,但实为献之书。真迹现存上海博物馆。
 该帖行草书二行,文云: “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共15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
 全帖起首是寻常应答,故运笔稍缓,似行书。后半言与友人聚首,乃献之关心所在,且笔底已活,故运笔迅疾,更接近草书,欲与朋友晤谈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试比较前后两“当”字,前“当”字沉着凝重,时见锋棱,后“当”字却用笔轻灵,飞动洒落。
 全帖用墨枯润有致。姜夔《续书谱·用墨》说: “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 《鸭头丸帖》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
 《续书谱》又说: “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鸭头丸帖》虽是行草,却严格遵守草书法度,除“不佳”、“当与”两字属连外,余皆独立。其点画处皆重而浓,非点画处皆细而枯,如“丸”之钩点间细若游丝,既有引带之功用,又分清主次,突出了字形笔画,获得了用笔上笔笔断,在意念上笔笔连的效果。


 《续书谱》还说:“横画不欲太长,长则转换迟。”汉字书写是直下的,横画突出,有截断气脉之弊。《鸭头丸帖》在“不”、“集”、“与”等字的横画处理上,或短、或斜、或加重上下引带部分,以消除截脉之弊,保持气脉通畅。但在“佳”字上却反其道而用之,并列三笔粗重横画,十分显眼。因为此字系句断处,故突出横画,以截遏气脉,使书法上的段落与文意上的段落配合默契,凝为一个整体。但其末笔却又向左下出锋,唤起下句“明”字的首笔,有承上启下之妙,从而产生意念上的藕断丝连,使气脉不绝如缕,动人萦思。
 “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明代陈继儒《妮古录》说:“今皇帝天藻飞翔,雅好书法,每携献之《鸭头丸帖》、虞世南临《乐毅论》、米芾《文赋》以自便。”该帖之贵重,于此可见一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