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朗

王朗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

●避轻就重,知难而进/育民省刑/事上以忠,济下以仁/不动如山/恤远者略近,事外者简内

王朗为曹魏集团的骨干人物,在重大决策中,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王朗长于政治韬略,在曹魏政权的初建及巩固阶段,多所建树,深受尊崇。

王朗

王朗

明末清初山东即墨人,一说山东青城(今属山东高青县)人。据说他幼习武技。明亡,奔嵩山少林寺学习拳棒, 以复明为志。清康熙间(1662—1722)清廷派兵围焚少林寺,王朗与同门逃峨眉、走昆仑、历数省而后逃避于山东崂山寺院。一日王朗见螳螂斗蝉,双臂伶俐,进退有度,颇含拳技之巧,遂捕之入寺,以草杆戏斗,顿悟以短制长之理。乃模仿螳螂长短并施、擒纵随机之技,提炼成勾、搂、采、挂、刁、缠、劈、滑、粘、闪、靠、打等12种击法,再采少林拳精华和猿猴步法,苦练三年,融铸三者为一体,创成螳螂拳。

☚ 李木天   王玉璧 ☛

王朗wáng lǎng

〖名词〗
东汉末年人,曾任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太守,后被孙策所败(1)。《诸葛亮后出师表》:刘繇、王朗各据州郡。——刘繇和王朗,每人占据着州郡。

王朗公元?——228年

本名严,后更为朗,字景兴。汉末东海(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南)人。献帝时为会稽太守,后降孙策。其才学过人,多识能文,尤精经学训诂,曾为《易》、《春秋》、《孝经》、《周官》、《论语》作传,今不传。清人据他本辑有《论语注》一卷。

王朗

王朗约180—228

汉魏之际经学家。字景兴,东海郯(今郯城)人。以通经,拜郎中。徐州刺史陶谦察朗茂才,为谦治中,迁会稽太守。后曹操征拜谏议大夫,魏国初建,迁大理,曹丕即位,为御史大夫、司空。朗施政重在爱民,曾上疏劝育民省刑,主张“治狱者得其情”,“丁壮者得尽地力”,“穷老者得仰食仓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其经学著述有《易》、《春秋》、《孝经》、《周官》传,并奏议论记等。子肃,为魏经学大家。

☚ 王衍   王骏 ☛

王朗

王朗?—228

三国时代文学家。字景兴。东海(今郯城北)人。高才博雅,慷慨多威仪。初以通经任郎中,授菑丘长,曾师事太尉杨赐。后经曹操表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国初建,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文帝即位,复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后改为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明帝时,进奉兰陵侯,转为司徒。博识能文,擅长奏疏。原有集34卷,多已散佚。

☚ 王沈   王胄 ☛

王朗

王朗?—228

三国魏经学家、训诂学家。本名严,后改为朗,字景兴,东海兰陵(今苍山)人。曾以通经拜为郎中,后曹操征拜谏议大夫,文帝时封安陵亭侯,进封乐平乡侯,明帝进封兰陵侯。高才博雅,深通经学训诂,于《易》、《春秋》、《孝经》、《论语》等均有传说。著书皆失传。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论语注》一卷。

☚ 无棣方言   王筠 ☛

王朗Wang Lang

proser of Wei of the Three Kingdoms

王朗?—228

字景兴,东海郡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先从陶谦为曹操征之,拜谏议大夫等职,直至大理。后历文帝、明帝二朝,颇被重用,历任司空、司徒、进封安陵亭侯、乐平乡侯、兰陵侯,太和二年病死,谥曰成侯。

王朗?—228

又名严,字景兴。三国魏东海郯县(山东郯城北)人,东汉末任会稽太守,为孙策所败,降。曹操征为谏议大夫,迁大理,以善刑狱见称。建议曹丕省刑罚,息兵务农;建议明帝轻徭役,与民休息。官至司徒,与钟繇等共称魏初名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