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晏被诛杀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晏被诛杀案 王晏被诛杀案此案发生于南齐明帝建武四年(公元497年)。王晏出于琅邪王氏,时任尚书令,官高位重。他过去曾为齐武帝宠信,任吏部尚书。后来武帝要用西昌侯萧鸾代他当吏部尚书,王晏启奏称:“萧鸾精干有余,但对百家士族不熟悉,恐不可居此职。”武帝只好作罢。武帝去世,萧鸾辅政,先后废杀武帝两个孙子,自己篡位登基,是为齐明帝。王晏又欣然推戴明帝,他自以为是新朝佐命元勋,当了尚书令后,事多专决,内外要职,多用所亲,并常与明帝争论用人。明帝性猜忌,心中厌恶王晏,又在翻检武帝留中的诏敕文书时,见到王晏谏止自己当吏部尚书的奏章,更加鄙薄王晏。明帝兄子始安王萧遥光劝他诛杀王晏,明帝说:“王晏对我有功,而且未有罪过。”遥光说:“王晏尚且不能为武帝尽力,还能为陛下吗?”明帝听了,默然变色。明帝常派心腹左右陈世范等人到街头巷尾收集道听途说,而王晏轻浅,并无防范,他盼望能得开府仪同三司,多次叫看相人来相面,看相人说他将大贵。他与左右宾客谈话,总是喜欢屏人密语。明帝听说,怀疑他要造反,于是有诛杀王晏之意。有个北方人鲜于文粲,与王晏之子王德元常常往来,暗中探得了明帝的旨意,就告发说王晏有异志。明帝左右陈世范也启奏道:“王晏阴谋在建武四年陛下南郊时,与武帝原来的主帅在半路上发动事变。”正好有只老虎闯入郊坛,明帝迷信,认为不吉,更加害怕,离南郊还有一天行程,下敕停行,先把此讯报知王晏与另一大臣徐孝嗣。孝嗣立即遵旨,而王晏却说:“郊祀事大,必应亲往。”越发让明帝感到陈世范的启奏是真。这年的十月十八日,明帝召见王晏,就在华林省把他诛杀了。并下诏诬称王晏与北中郎司马萧毅、台军队主刘明达谋奉河东王萧铉起事,萧毅、刘明达及王晏子德元、德和都被判处死刑。王晏弟王诩时任广州刺史,明帝也派人将他袭杀。河东王萧铉是齐高帝幼子,年少才弱,也因此免官,被软禁不得与外人来往。萧毅与明帝同族,本与此事无关,但他为人豪奢,喜好走马射箭,早就为明帝疑忌,所以明帝将他陷于此案一起罢黜。 ☚ 萧湛恃功干政怨望案 贾渊坐假造世谱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