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一)》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是一首描写采莲姑娘的歌。 诗的开头两句从梁元帝《采莲曲》“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化出,又匠心独运,用动词“裁”和“开”直接将莲娃和莲花融为一体。 荷叶青翠,罗裙碧绿,用一“裁”字挽合。罗裙本来是巧手裁成,那亭亭荷盖,却也似乎是造化精心裁就。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裁”字在这里又得到了妙用。这里,罗裙向荷叶借到了鲜活的颜色,荷叶向罗裙借得了生动的风韵。芙蓉如何向脸而开?“开”字用得奇,也用得切。采莲姑娘的粉红色的笑靥不正像两朵芙蓉在双颊绽开吗?这里,人有了芙蓉那样明艳的容颜,花有了人那甜蜜的情思。人面芙蓉,罗裙荷叶,相映生辉。 三句以“乱入池中”承上,“乱”,混入,杂入。女貌似花容,荷叶如罗裙,本已人、花难辨,莲舟更入藕花深处,人与花已融而如一,看而不见。在焦灼的企望中,菱歌乍起,柳暗花明,始觉人在塘中。 这首诗写采莲姑娘之美,注意到了审美的艺术距离。诗人始终把莲娃置于水乡的本色风光——荷花荷叶之中,既和谐,又适度朦胧。若隐若显,似幻似真。这种蕴藉、空灵之美更容易燃起人们的企慕、期待之心,召唤人们去热烈地追求。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尺幅兴波,层折起伏。由隐约能见,到“看”而“不见”,由目见到耳闻,到心有所觉,看、闻、觉分别诉之于目、耳、心,其情也逐渐走向纵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