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安石《南乡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安石《南乡子》《南乡子》·王安石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是一首金陵怀古之作。上片怀古。“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南朝诗人谢朓《入朝曲》有句云: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佳气,祥瑞之气,自古以来金陵便是帝王之州。东晋、东吴、宋、齐、梁、陈都曾经建都金陵。可四百年来,六朝更迭,走马相续,这正是词人所说的“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上片结句直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成句,李诗云: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晋代衣冠指东晋一代风流显赫人物,古丘指坟墓。“晋代衣冠成古丘”,使“一梦”更具体更形象,也更引人遐思。 下片抒情。“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是说随着水流纵情游赏,登上高高的城楼临风远眺。结句写景,直用唐王勃《滕王阁》诗成句: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以景结情,往往会产生语尽而情末了的艺术效果。 王安石《南乡子》王安石《南乡子》王安石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①。郁郁葱葱佳气浮②。四百年来成一梦③,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④。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⑤。 注释 ①帝王州: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指金陵。南朝梁谢朓《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②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前人以为金陵有王者之气。③四百年: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建都在金陵的王朝,共三百六十七年,四百年是举约数。④“晋代”句:引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原句。⑤“槛外”句:引用唐王勃《滕王阁》诗原句。 鉴赏 本词是作者在金陵登楼怀古时所作的一首集句词,情调与《桂枝香》(登临送目)相近,很可能写于同一时期。此词同王安石的诗文一样,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和政治色彩。 滕王阁图 【元】 佚名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安石晚年再次罢相,退居金陵钟山之时的心境颇为复杂,既有返归自然的愉悦,也有对功业未成的慨叹和对自身遭遇的不平。由于政治上受到压抑,他“遣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清吴之振《宋诗钞《临川诗钞序》)。在他的看似“闲淡”的诗词中,实际上还蕴蓄着郁积难排之情。就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心绪下他写作了此词。 此词上阕怀古,盛赞六朝古都金陵的繁华。金陵城自古以来便是帝王之都,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浮盛之地。如烟如梦的四百年已逝,往事堪愁,晋代的衣冠贵族早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上阕末句借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中的名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怅惘之情。 下阕写登楼览胜,抒发往事似水的惆怅。作者登上高楼,极目远眺,心情难平。王安石追求的是推行新法,实现强民富国的愿望,然而由于守旧派的阻挠,他心愿未遂,又心有不甘。“绕水游”表明了作者心中忧愁萦绕,难以排解,所以漫无目的地绕着江岸散步,借以排遣内心的无边愁绪。“上尽层城更上楼”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之意相近,他试图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来排遣忧愁,然而终是难以释怀。眼见时光流逝,事业未竟,面对着滔滔江水,他不禁发出了“往事悠悠君莫问”的感慨。下阕末句化用唐代王勃的《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之句,有世事如流水之意。“空”字恰是彼时彼地作者“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无题》)的真实写照。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形成了一个高远深邃而又生生不息的意境。六朝兴亡的旧事随流水而去,自己一生在政治上的作为也付之东流了,唯有长江之水仍是昼夜奔腾不息。 作者以金陵为题来咏史述怀,把六朝兴盛与衰亡的历史看作是人生“一梦”。这种思想看似消极,其实隐含了王安石借咏史抒发退隐后的孤寂之感和罢相后的忧国忧民、悲愤沉痛的心情。与《桂枝香》相比,此词虽然形象不够鲜明,气势也不够雄健,但情感充沛,情调悲凉,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容易引起共鸣。(李飞跃) 链接 集句词。集辑前人诗歌成句组织融汇成篇的一种特殊词体,谓之集句词,也称“四体”“百家衣”。一般认为集句词创始于北宋的王安石。据宋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二载王安石《菩萨蛮》(海裳乱发皆临水),题曰“集句”(见320页)。此外,王安石词中还有其他集句词,只是这些集句词皆未注明所集诗句的出处。同时而稍后的苏轼也写下了一些集句词,如题曰“集句”的《南乡子》就有3首,而且皆注明了集句的出处,大多为唐人诗句。后来,黄庭坚也曾模仿王安石作《菩萨蛮》集句词。此外,贺铸、周邦彦、辛弃疾等也多集辑或点化前人诗句入词,尤其是辛弃疾甚至集经、史、文、赋之句入词。当然,由于音律的限制,有时须对原句稍作割裂、增损乃至弥缝等处理。从现存宋代比较典范的集句词来看,一般多用《生查子》《浣溪沙》《玉楼春》《菩萨蛮》《南乡子》等篇制短小且形体较整齐的词调,所集也多为唐人五、七言诗句,盖因二者在句式、音律方面较易融合。至清代,集句词的创作则趋向精严,如朱彝尊的《蕃锦集》,不仅全集皆为集句词,而且完全是集前人诗、词之句而成,堪称独具一格。(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王安石《南乡子》王安石《南乡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吟咏金陵山水而寄怀古之情的一首小词。金陵 (今江苏南京)据东南形胜,钟山巍峨,长江浩荡。自东吴以来,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等朝代定都于此,五代十国时的南唐也以此为都。这里曾经发生过无数历史事件,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无不览胜吊古,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王安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自从少年时期随任江宁府通判的父亲到金陵后,王安石便与金陵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踏上仕途离开金陵之后,他也时常思念虎踞龙盘的钟山,风光旖旎的江南。晚年当离开了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之后,他又把金陵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金陵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的足迹,金陵的历史风云牵动起他的情思,他在这里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寄托兴亡之感的作品,这首《南乡子》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这首词可能作于王安石晚年罢相退居金陵之时。在这之前,王安石曾写过一首被推为千古绝唱的咏史之作《桂枝香·金陵怀古》。那首词形象地描绘了金陵深秋的景色,高度概括了金陵六朝以来兴亡衰荣的历史风云,认为历来金陵凭吊之作只知嗟叹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圈子,而很少从中吸取历史教训,所谓“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由此,作者借占讽今,警告不能励精图治的北宋当局:“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亡国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人们面前,因此不能无动于衷,坐以待毙,这也是王安石之所以要辅佐宋神宗变法革新、挽救日益衰弱的北宋王朝的原因。与《桂枝香·金陵怀古》相比,这首《南乡子》词似乎是比较客观的吟咏,议论比较含蓄,感情更为深沉,而词语更加简洁。 这首词的上阕起句就从历史说起:“自古帝王州”,点明金陵乃六朝故都、历代风云变幻之地。南朝诗人谢朓《入朝曲》诗云:“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此处化用其句而不露痕迹,开头揭出更见气势不凡。次句说到地理、气势:“郁郁葱葱佳气浮”,对金陵虎踞龙盘、气象万千的景色作了精练的概括。不具体铺叙“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山水景色,而仅着以短短的七字,令人展开无限的想象,更觉意味深长。三四两句回顾六朝历史,慨叹兴衰荣辱。自东吴孙权于公元229年在此建都,至陈后主于公元589年在此失国,凡三百六十多年。词中称“四百年”,概举成数而言。“堪愁”两字,寄托了作者深沉的忧思。第四句借用唐代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诗句,而浑然天成。“衣冠”指豪门贵族,意谓晋代显赫一时的豪门贵族如今只剩下一堆古坟荒冢。即此一点,就可想见六朝霸业已矣,令人深思。 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采用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的结构方法,而在这首词中却是情景交融,叙论结合。比较而言,上阕侧重于议论,下阕则侧重记叙自己览胜的经过。“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两句,表现出作者尽情游览金陵山水的酣畅心情,也反映出作者锲而不舍地从前朝遗迹中探求兴衰之理的精神。“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一句,包含着作者对国事、家事无比沉痛的心情。当时,北宋王朝已经陷于积贫积弱的困境,而王安石力图挽救颓局的努力也成泡影,作者担忧六朝覆亡的“往事”重现,感慨自己的努力已成“往事”,只得发出无力补天的喟然长叹。“回头”两字,凝聚着作者感情的重荷。尾句借用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诗:“槛外长江空自流”,补足上文“回头”余意。往事悠悠,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作者胸中翻滚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滚滚东流的江水呵。 这首小词充分体现了王安石词的艺术特点。王安石以诗文大家著称,词作不多,但风格高峻,能“一洗五代习”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他在开拓词的题材和以诗人词这两个方面给后人以影响。王安石的以诗人词,不仅在于让词具有与诗同样的言志咏怀的内容,而且在词的创作上也借鉴了诗的某些方法,即以这首 《南乡子》而言,其吊古咏怀的内容就是王安石诗中常见的题材。这首词上下阕结句两用唐人诗句入词,俨然己作,也正是王安石诗中常用的手法。由此可见,王安石的词在宋词发展史上也占据着一席地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