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𣅔楚国铜器。《考古图》有图象和铭文。此鼎敛口、鼓腹,圜底,三足较矮,失盖。腹饰细密之蟠虺纹。通高43厘米。有铭文6行32字,含重文2。照录如下: 唯正月初吉/丁亥,王子𣅔/择其吉金,自/作食。其眉/寿无期,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𣅔即昃。“昃”与“侧”通。或主张就是楚庄王时期的司马子反(公子侧),为楚穆王子,卒于共王16年(前575年)楚晋鄢陵之战楚军败后,鼎当作于此年之前。也有主张吴应释为“吴”字。王子吴应是《左传》定公四年随楚昭王涉沮、济江、入云中之王孙由于,哀公十八年称“吴由于”(名吴,字由于)。目前学术界多从前说。这种圜底鼎与卑梁君光鼎(《博古图录》3·9—10)及淅川下寺春秋楚墓(M3、M2等)的某些圜底鼎有些类似。纹饰及字体风格多具春秋中晚期的特点。鼎称“食”或者,还见于蔡侯申鼎、㝬侯之孙鼎等。这时期的圜底鼎除称外,还有称食鼎、繁、石也、𫔯等名称。山东滕州市博物馆曾在废品收购站检选一件“王子反之寝戈”,或以为即王子吴(公子侧)之物。见“王子反戈”。王子名吴(侧),字子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