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右丞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右丞集 王右丞集诗文别集。唐代王维作。维字摩诘,尝官尚书右丞,故名。今存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十卷,1982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另有《须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六卷,宋刘辰翁评点,《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清赵殿成有《王右丞集笺注》二十八卷,计诗十五卷,文十二卷,论画一卷,另有首尾二卷,附本传、年谱、诗评、画录等项资料,在诸本中最称详尽,1961年8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清乾隆原刻本断句印行。 ☚ 孟浩然集 李太白集 ☛ 王右丞集 王右丞集诗文别集。十卷,其中诗六卷。唐王维撰。唐代宗好文,尝闻王维乐章,令维弟王缙进呈,缙言其兄“开元中诗百千馀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馀篇”(《旧唐书·王维传》),编辑成十卷。宋人著录卷数与王缙辑本合。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建昌本与蜀本次序皆不同,大抵蜀刻《唐六十家集》,多异于他本,而此集编次尤无伦。”顾广圻曾在清宣宗道光(1821—1850)年间发现一个宋蜀刻本,并在《王摩诘集跋》中云:“题《摩诘集》者,蜀本也;题《王右丞集》,建昌本也。”建昌本,前六卷诗,后四卷文,自是唐代宗宝应二年(763)表进之旧;而蜀本第二以下全错乱,故《直斋书录题解》斥为“尤无伦”。由此看来,钱曾述古堂藏南宋麻沙刻本,当渊源于建昌本,此刻集中《送梓州李使君》亦作“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即藏书家所谓“山中一半雨”本。蜀刻本今藏于北京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曾据以影印出版。麻沙本历经季振宜、徐健菴、黄丕烈和陆心源皕宋楼,今为日本静嘉堂文库所有。刘辰翁评点唐诗中有王维诗,系抽取建昌本《王右丞文集》中的诗歌部分六卷,作有评点,有元代刻本。《四部丛刊》所收《须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六卷,即据此本影印。明人另有重刊,题作《唐王右丞诗刘须溪校本》。明人顾璘又有评点本《王摩诘诗集》七卷,有凌濛初刻闵氏朱墨套印《盛唐四名家集》本。明人顾可久又有《唐王右丞诗集注说》六卷,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刻印。此二家注评,皆源自刘辰翁评点本,须溪的评点文字均附于集中。在现存的王维集中,明人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诗集》十卷,是最早的笺注本。此本将原来的六卷诗集析为十卷,分体分类作注;末附以四卷文,凡六十四篇,无注。以上诸本中,顾璘、顾起经注本中羼入王涯《太平词》、《闺人赠远》、《献寿词》、《秋夜曲》等三十几首诗。刘辰翁本未尝有混入,而顾氏竟有此误。清人注本以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最为有名,也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注本,除笺注全部诗文外,并附评语,对作者可疑的作品加以说明,间加考订。集中又收辑有关王维生平和书画评论的资料,作为附录。此笺注本先后收入《四库全书》及《四部备要》。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于1961年将赵殿成注重加校订,排印出版。郑振铎《世界文库》以《四部丛刊》影元刊为底本,亦将赵注作为重要的参校本作校订。 ☚ 李翰林集 颜鲁公集 ☛ 《王右丞集》《王右丞集》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官终尚书右丞。王维是唐代诗人中的大家,唐代宗曾称赞他“诗名冠代”(《旧唐书·王维传》),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则称他“最佳秀句寰区满”(《解闷》),可见其影响之大。王维还兼长书画,精通音乐,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王维的诗歌创作,各种体裁齐备,题材广泛,山水田园、边塞从军、豪侠少年、军中宿将、闺中妇女、日本友人、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怀才不遇、亲友情谊、送人赠别等等,都有优秀之作,但以山水诗成就最突出。他和孟浩然并称“王孟”,是山水诗人的领袖和最杰出的代表。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诰蓝田烟雨图》)王维的诗,风格清新飘逸,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鲜明,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描写细致,其名什佳制,即使李白、杜甫,有时也未免逊色。其山水诗,如《山居秋暝》、《终南山》、《过香积寺》、《积雨辋川庄作》、《汉江临泛》、《皇甫岳云溪杂题》5首等,以及其他题材的诗,如《送元二使安西》、《观猎》、《使至塞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陇头吟》等,都是传世名作。王维早年欲有所作为,后因张九龄罢相,他心灰意懒,更因曾被安史叛军授以伪职而遭降职,愈加厌倦官场,所以他一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并逐渐皈依佛理。这无疑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使他后期的一些作品羼入禅味,他还特意写了一些宣扬佛理的诗。因此,他得了一个“诗佛”的称号。王维尽管才气很大,终不能与李白、杜甫并誉于世,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王维去世后,其弟王缙受代宗之命,搜罗王维作品为《王右丞集》10卷。宋元明三代,王维的集子有多种刊本行于世。至乾隆初年,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集其大成,算是对各本作了一个总结,赵本共28卷,前15卷是诗,计400多首,后13卷是各类文章。这个笺注本注释详尽准确。1961年中华书局出版经叶葱奇校点的《王右丞集笺注》,是目前最好的本子。又,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出版了陈贻焮的《王维诗选》。《全唐诗》存诗4卷。 王右丞集别集。十卷。唐王维撰。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于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开元九年(721)进士,任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历官至给事中。安史乱起,长安失陷,王维被俘受伪职,乱平后,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右丞集》存诗约四百首。其中数量最多,也最能代表王维创作成就的是田园山水诗。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农村景物清澈明净,农家生活和平安宁,代表作有《新晴野望》、《渭川田家》、《淇上田园即事》等,这些诗体现了王维恬淡的心境,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王维的山水诗描绘了各种自然景色,描写高山大河壮丽景观的有《终南山》、《汉江临泛》等,描写深山幽岭清雅静谧景象的有《山居秋暝》、《青溪》、《过香积寺》等。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描写了隐居幽胜,其中一石一水一花一鸟都精致和美,富有神韵。王维的田园山水诗景象鲜明,色彩明丽,意境悠远,苏轼称誉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在田园山水诗中着力追求自然景色的静美境界,有的诗甚至气象萧索、幽寂冷清,流露了他对现实的冷漠心情,也反映出禅学寂灭思想对他的影响。 王维的边塞诗也很有成就。《燕支行》、《少年行》等表现了炽热的爱国感情和豪迈气概;《陇头吟》、《老将行》等在歌颂将士爱国精神的同时,指责了封建统治者对这些将士的冷漠无情;《使至塞上》等描绘了边塞壮美的风光;这些诗在盛唐边塞诗中占有重要地位。 王维还有一些诗直接触及社会生活,如《济上四贤咏》、《不遇咏》、《洛阳女儿行》、《偶然作》六首之五等对权贵进行讽刺揭露,对才士的坎坷不遇表示愤慨,但数量较少。王维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生活的小诗也盛为世人传诵,如《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等诗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 王维诗吸取前代诗人如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很高声誉,特别在艺术上深受推崇。殷璠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河岳英灵集》)唐大历十才子、韦应物以至贾岛、姚合等人,都在不同程度受到王维的影响,后代田园山水诗的创作,也往往受到王维诗的启示。 据《旧唐书·王维传》及王缙《进王右丞集表》,王维集子由其弟王缙编辑而成,诗文凡十卷。现存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十卷,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另有《四部丛刊》影印元刻本《须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六卷,杂有钱起、卢象、崔兴宗等人作品。现存最早的王维诗注本是明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诗集》十卷,附文集四卷。流传最广的是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二十八卷,这是迄今为止较好的注本。 王右丞集 诗文别集,十卷,诗六卷,唐王维撰。维(710~761)字摩诘,原籍祁县(今属山西),其父迁于蒲州(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进士,任太乐丞,因舞黄狮子事,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后得到张九龄重用为右拾遗。迁为给事中,两度出塞。安史乱中被虏,接受伪职,两京收复,被降职,后为尚书右丞,隐居在终南山辋川,过半官半隐生活。 王诗分早晚二期,早期题材广泛,有边塞、游侠、闺怨和描写士人不遇等。代表作品有《老将行》《夷门歌》《少年行》《使至塞上》《观猎》《济上四贤咏》《洛阳女儿行》等。许多诗篇表达了诗人建立功业的理想和对政治清明的渴望。其早年作品洋溢着一种少年精神,即使写将军不遇的《老将行》,写“七十老翁何所求”的《夷门歌》也是如此。这些诗中的主人公不屈不挠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从格调上看,也是欢快跳荡,雄姿飒爽,充满了青春朝气。 王维晚年因屡受挫折,对人生绝望则转向大自然,其诗多是通过对山水田园的描写来表达诗人超然世外的闲适心情,这些作品多在辋川所写,这里的朝晖夕阴,初日明月全都极鲜明地再现于诗中。王维晚年的山水诗多以客观的山水为描写对象,很少把“人”融入其中,因而这些诗倾向“冷”。如“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荑坞》);“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都可以感受到王维山水诗中意境的寂寞。王诗早期风格多样,或慷慨激昂,或委婉细腻,或豪迈或低沉,因题材而异,晚期则归于恬淡。作者擅长把诗画融成一片,善于抓住山水风光之特征,用最准确的字表达出来,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中秋暝》);“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归嵩山作》);“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无论大景还是小景都极鲜明生动。后人因其晚期作品艺术成就最大,把王维归为田园诗派,其实王氏描写田园作品很少,仅十余首,似应称其为山水诗派,因为其山水诗超过百首,大多在艺术上很成功。 此书最初由王维弟王缙所编,宋刻本称《王摩诘文集》十卷,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宋蜀刻本。 王右丞集 王右丞集别集。十卷。唐王维撰。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于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开元九年(721)进士,任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历官至给事中。安史乱起,长安失陷,王维被俘受伪职,乱平后,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 李太白集 高常侍集 ☛ 王右丞集 《王右丞集》唐代诗文别集名。王维撰。因王维曾任尚书右丞,所以得名。又因王维字摩诘,他的集子又叫《王摩洁集文集》或《王维文集》。由王维弟弟王缙编成10卷。400余篇。现存有宋代蜀刻本《王摩诘文集》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据此影印出版。还有元代刻本《须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6卷,《四部丛刊》据此影印出版。最早的注释本有明代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附文集4卷。最好的注本是清代赵殿起的《王右丞集笺注》28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排印出版,1984年又重印。较好的选本有陈贻焮《王维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 ☚ 孟浩然集 李太白集 ☛ 王右丞集别集。唐王维(字摩诘,曾官尚书右丞)作。有宋刻本《王摩诘文集》,十卷;影印元刻本《须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六卷。今通行本系清赵殿成撰《王右丞集笺注》,二十八卷,计诗十五卷,文十二卷,论画一卷,附二卷。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本。 王右丞集 《王右丞集》14卷外编附录3卷。(明)顾起经笺。《摛藻堂四库全书会要》本。 ☚ 王维 王右丞集笺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