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王勃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馀报国之情;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鍾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阁与武汉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合称我国江南三大名楼(阁),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畔。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元婴任洪州督都时所修建,后元婴封为滕王,故称滕王阁。曾多次修缮,后圮毁。

该文又简称《滕王阁序》,是王勃在两次因“罪”被撤职后,仕途艰难无望,南下到海南省父途中,路过洪州时所作。

王勃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祖父与叔祖父王通、王绩都是隋末唐初的著名学者与文学家。父亲王福畤初唐时也在朝廷任职并能著书。王勃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英才早慧。6岁就学会写文章,受到长辈先生们的赞许。9岁读颜师古《汉书注》,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写了《指瑕》十卷,这是对《汉书注》最早的评论。可惜这部书早已散佚。10岁他读完《六经》,通书中的文辞和内容大义。少年时代的王勃已是聪敏过人,才华出众了。

应举求仕,是唐代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走上政治舞台的必由之路。当时的风气必须由有地位有名望的官吏推荐提拔,才华横溢的少年王勃便向家乡绛州司马上官氏写了求荐信《上绛州上官司马书》。这封书写的自命不凡,不卑不亢; 文章顿挫抑扬,才思奔放,表现出一种豪情壮志。后又写了内容与《上绛州上官司马书》基本相同的《上刘右相书》给新任右相刘祥道。因而得到刘祥道的赏识,叹为神童,加以表荐。王勃又抓住东都乾元殿落成的机会,写了一篇堂皇巨丽、气势非凡的歌颂文章《乾元殿颂》献给唐高宗。

王勃在17岁时参加幽素科考试,对策及第,做了七品官位的朝散郎。这是一个修撰或侍读的闲散官员。对于满腹经纶,胸怀大志的王勃是不能得到满足的。为追求仕进,继《乾元殿颂》之后,他又写了同工异曲的《九成宫颂》,并为高宗举行祭天大典写了《拜南郊颂》等一系列颂文和游宴时歌功颂德的应酬文章。然而,这些虽能表现自己才华的佳作并没有在仕途上帮他什么忙,怀才不遇的情感更加深深地困扰着他。

王勃20岁时,为诸王子斗鸡写了一篇《斗鸡檄》,不料惹恼了唐高宗,认为王勃在诸王子间挑拨离间,革了王勃的职,把他驱逐出沛王府。这一意外打击,犹如晴天霹雳,使王勃的心情十分沉重,充满了委屈、失望和愤激。

王勃满怀委屈愤慨离开了长安到四川各地去闲游,同时写了许多表现出郁愤,坎壈不得志心情的诗文。

后来王勃在他人荐举下到虢州补了一个九品参军的地方官,但没有一年因曹达犯事,几乎被杀。王勃再次被罢免官职,他父亲也因此被贬官迁调到边远的南方任交趾令。

在苦闷彷徨中生活的王勃深感自己的才华被官场的倾轧所埋没,对仕宦不再留恋,决定南下到父亲的任所去省亲。这篇著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就是他在去交趾路过江西洪州时所作。

唐高宗咸亨二年,阎伯屿为洪州督都,重修滕王阁。9月9日大宴宾客于阁上。王勃在赴交趾省父的途中,路过洪州,被邀参加了宴会。宴会中阎督都的女婿吴子章 (一说姓孟) 要在饮酒赋诗 (或作文) 时,朗读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文稿,以炫耀自己的文采,为自己的岳父争光。事发后,王勃却执意不让,要当众做序。此举触怒了阎督都,便密令下人得句即报。起初阎督都并没有把王勃看在眼里,认为他只是一个乳臭孺子。王勃写了开头几句应酬的词句,阎督都认为并无新意,只不过是老生常谈。再听便哑然不语,等下人报到王勃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便兴叹曰“此天才也”。阎督都再也不敢轻视王勃,盛情款待,尽欢而散。而吴子章羞愧难言,自讨没趣。

王勃作的这篇序,结构布局十分严谨。文章首先写出滕王阁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南昌故郡洪都新府,而这个地方正处在天上翼、轸二星宿在楚地的分野位置上。洪州地接衡山、庐山,是襟江带湖、控荆引越的要冲。洪州不但地理位置重要而且是物有光华,天有宝气的灵秀之气所聚之地。

序文的前半部分侧重于写景,作者将滕王阁雄壮的地势,及四周秀美景色十分细致地进行层层描写。作者首先用两句写尽了晚秋的景色,“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只这两句,就把深秋时节的气候、池水、天空、山峦的景色渲染出来,声色俱全。文中对滕王阁景色描写是由近而远,由局部而全景,有俯视,有眺望。近看山峦重叠,青峰耸入云霄,楼阁凌驾在水面之上,映出红光在水中荡漾。远处雨过天晴,虹消云逝,阳光普照着大地,明朗的天空中,晚霞与孤鹜齐飞,绿水与蓝天溶成一色,水天莫辨。暮色中渔家的歌声随秋风在空中回荡,响彻鄱阳湖之滨。雁群哀寒的鸣叫声传到了衡山南面的水边。推开阁门,俯视阁下彩色雕饰的屋脊,山峦平原尽收眼底,江河湖泊使人惊叹。房屋层层,街巷遍布,一片富庶太平景象。大小船只布满港口,其中有许多是雕雀塑龙的大船。作者以极其流畅的文字,优美的词句描绘了滕王阁四周的山光水色,犹如一幅绝美的天然图画。

在序的后半部,作者很自然地笔锋一转,回到宴会上,写贤主、佳宾。并通过对人物的赞叹,抒发作者的情感。序中写道,佳宾人人都像梁孝王睢园竹林宾客,能诗善赋,酒量大的超过陶渊明,文才高的可与谢灵运相媲美。这里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齐备。贤主与佳宾也很难聚在一起,大家尽量享受大自然和主人赐与的美景与欢乐。

面对这样场景,作者乐去哀来,慨叹自己的命运不佳,仕途坎坷,借叹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遭遇,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不能报效国家而对“圣君”、“明时”的不满。在作者写到自己生不逢时,投笔从戎的鸿志无法实现,而如今甘愿抛去一生功名,不远万里寻父,从此后只是朝夕侍奉父亲,听他的教诲,表现出了作者也夹杂着一些“安贫”与“知命”的消极思想。王勃以大起大落的笔势,将序文由逸游的豪兴陡转入兴尽悲来的感慨。他从自己坎坷的生活道路引发出对人生的思索,使文章产生了更深的思想境域和深沉的意蕴。

王勃本来身处新建的唐王朝的太平盛世,但年轻的王勃却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牺牲品,他横溢的才华和不羁的作风,被势利小人所利用,因而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所不容。他慨叹宇宙无穷,表露出对人生短暂而功名不就的感伤。笔锋再转,抒发自己面对困顿而要积极用世的情怀,表现了弘毅负重的乐观精神。对于王勃的一生,完全可以用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四杰》中一段句做总结:“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

王勃所作的这篇序,前后情景交融,互相呼应衬托。借人咏志,文章充实感人。最后作者以自谦之辞做结尾,并按自己分到的韵,做八句四韵诗而收束全文。

《滕王阁序》是一篇典型的骈体文,从六朝到初唐,文坛被骈体文所充斥。骈体文在内容上大多空泛、颓靡。形式上讲究对偶声韵,文中大量隶事用典,华辞丽藻,被后人讥评为“绣绘雕琢”的“无用之文”。但在初唐的文坛上,“江左余风”还占着统治地位。开始改变这种局面,使唐代文艺之花冲破封固的冻土,长出茁壮新芽的,就是以王勃为首的“初唐四杰”。像王勃的骈文《滕王阁序》就表现出文体和文风的新变化。这是由于他在时代矛盾中获得了对现实与人生的新感受,新认识。它们表现在骈文中就创造出新的文体与文风,在华丽的辞句中和繁多的事典中,也表现出流丽自然的气势,似可听到著者真实纯朴的心声。就连一生中力反骈文的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十分欣赏王勃的这篇序文。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说:“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声称自己甘居王勃之后。

这篇序文堪称骈体文中的佳品名篇。通篇词采华美、声调和谐,意境开阔,典故的使用恰当自如,无生搬硬套之感。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的典故,据《晋书·张华传》记载,西晋张华看到牛、斗二星间有紫气,便问雷焕,雷焕说这是丰城有宝剑精气通天的缘故。于是张华派雷焕到丰城掘得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丰城地处洪州,作者此典意在赞美滕王阁所处的地域自古以来有仙气,非同一般。这个典故用得十分恰当,紧扣题旨。

在这篇序文中,作者用词华丽,却不感空洞无物,遣词选句形象生动而富于感染力。许多优雅的写景词汇至今播在人口,如:“高朋满座”,“层峦耸翠”,“飞阁流丹”,“虹销雨霁”,“渔舟唱晚”等等。所以这篇序不愧为一篇绝妙的传世佳作,王勃的文采确应列为“初唐四杰”之首。

唐宋散文之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翻译与鉴赏点评 - 可可诗词网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豫章故郡1,洪都新府2。星分翼轸3,地接衡庐4。襟三江而带五湖5,控蛮荆而引瓯越6。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7;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8。雄州雾列,俊采星驰9。台隍枕夷夏之交10,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11 ,棨戟遥临12;宇文新州之懿范13,襜帷暂驻14。十旬休假15,胜友如云16;千里逢迎17,高朋满座18。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19;紫电青霜20,王将军之武库21。家君作宰22,路出名区23;童子何知24,躬逢胜饯25

时维九月26,序属三秋27。潦水尽而寒塘清28,烟光凝而暮山紫29。俨骖騑于上路30,访风景于崇阿31;临帝子之长洲32,得天人之旧馆33。层台耸翠34,上出重霄;飞阁翔丹35,下临无地。鹤汀凫渚36,穷岛屿之萦回37;桂殿兰宫38,即冈峦之体势39。披绣闼40,俯雕甍41。山原旷其盈视42,川泽纡其骇瞩43 。 闾阎扑地44,钟鸣鼎食之家45;舸舰迷津46,青雀黄龙之轴47。云销雨霁48,彩彻区明49。落霞与孤骛齐飞50,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51;雁阵惊寒52,声断衡阳之浦53

遥襟甫畅54,逸兴遄飞55。爽籁发而清风生56,纤歌凝而白云遏57。睢园绿竹58,气凌彭泽之樽59;邺水朱华60,光照临川之笔61。四美具62,二难并63。穷睇眄于中天64,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65,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66。望长安于日下69,目吴会于云间68。地势极而南溟深69,天柱高而北辰远70。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71?萍水相逢72,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73,奉宣室以何年74?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75;冯唐易老76,李广难封77。屈贾谊于长沙78,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79,岂乏明时80?所赖君子见机81,达人知命82。老当益壮83,宁移白首之心8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85。酌贪泉而觉爽86,处涸辙以犹欢87。北海虽赊88,扶摇可接89;东隅已逝90,桑榆非晚91。孟尝高洁92,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93, 岂效穷途之哭94?

勃三尺微命95,一介书生96。无路请缨97,等终军之弱冠98;有怀投笔99,爱宗悫之长风100。舍簪笏于百龄101,奉晨昏于万里102。非谢家之宝树103,接孟氏之芳邻104。他日趋庭105,叨陪鲤对106;今兹捧袂107,喜托龙门108。杨意不逢109,抚凌云而自惜110;钟期相遇111,奏流水以何惭112?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113,梓泽丘墟114。临别赠言115,幸承恩于伟饯116;登高作赋 117,是所望于群公118。敢竭鄙怀119,恭疏短引120;一言均赋121,四韵俱成122。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123!



【注释】 1豫章:汉代郡名,郡治在南昌县,因而称“故郡”。2洪都:唐代改豫章郡为洪州,设中都督府,故称“新府”。 3星分:星宿的分野。翼轸:二十八宿中的两星宿名。古代天文学家分星空为二十八区,称二十八宿,又以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分野,其中翼、轸的分野在楚地,洪州古属楚地,故言。 4衡庐:指洪州都督府西南边界的衡山和北面边界的庐山。 5襟、带:用作动词,以三江为襟一,以五湖为带。三江、五湖,旧说很多,这里是泛指南昌周围长江中下游的江河湖泊。6蛮荆:指今湖北、湖南一带,古为楚地,春秋时楚又称荆,原为南蛮所居,故称。瓯越:指今浙江一带,古为越地。 7龙光:宝剑的光芒。牛斗:二十八宿中的两星宿名。墟:区域。《晋书·张华传》载,晋惠帝时,张华见牛、斗之间常有紫气照射,雷焕认为是宝剑的精光上通于天,并言剑在豫章郡所属的丰城,张华即任焕为丰城令,焕在丰城牢狱的地下掘得龙泉、太阿二剑。后剑没于水,化为双龙。 8徐孺:东汉豫章郡名士,名稚,字孺子,躬耕自供,品德高尚。陈蓍为豫章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唯礼让徐孺子,为其专设一睡榻,待其去后又悬挂起来。见《后汉书》 9 俊采:指人才。星驰:如群星纷驰,形容人才众多。 10 台隍:亭台与无水的护城壕,这里指代城池。枕:占据。夷:荆楚一带,古称蛮夷之地。夏:中原一带,古称华夏之地。 11 阎公:宴会的主人洪州都督阎某,名不详。明张逊业《校正王勃集序》谓即阎伯屿,但无确据。雅望:好声望。 12 棨(qi启)戟:有丝绸作套或经过油漆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的仪仗之一。遥临:指远道来洪州做官。 13 宇文新州:复姓宇文,名不详,因其任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刺史,遂以居官之地称之。懿范:美德的楷模。 14檐(chan搀)帷:车上的帷幕,这里代指宇文刺史的车驾。暂驻:暂时停留,指参加滕王阁的宴会。 15 十旬:十日为一旬。休假,唐制,一月三旬,每遇旬日,官员退值休沐,谓之旬休。 16 胜友:才德出众的友人。 17 逢迎:迎接。 18 高朋:尊贵的宾朋,“高”为敬词。 19孟学士:座中宾客之一,名不详。词宗:词章的宗师,文豪。 20 紫电:宝剑名。《古今注·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二曰紫电。”青霜:形容兵刃锋利。《西京杂记》卷一:“高祖斩白蛇剑,刃上常若霜雪。” 21 王将军:也是当时座上客,名不详。武库:兵器库,这里喻指王将军精通武略。《晋书·杜预传》:“预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 22 家君:家父。作宰:任县令。 23名区,名胜之地,指洪州。 24 童子:犹言后生、小辈,作者自称。25 躬:亲身。胜饯:盛大的饯别宴会。 26 维:句中语助词。九月,一说为为“九日”之误,此句如言九月,下句又说三秋,便有重复之病。27序:时序,指春夏秋冬。三秋,古人分秋季三个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夏历九月。 28 潦(lao老)水:雨后的积水。 29 烟光:夕阳映照下的云烟。 30 俨:通“严”,整治,收拾。骖騑(canfei参非):驾车的马,左称骖,右称騑,这里指车马。上路:大路。 31 崇阿:高骏的山陵。 32 帝子:指滕王李元婴,他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长洲:指滕王阁前江边的沙洲。 33 天人:指滕王,因他是帝王之子,故云。旧馆:指滕王阁。 34 层台,重叠的楼台。 35 飞阁:凌空的楼阁。翔丹:丹彩飞流。丹,丹漆,指彩画。 36 汀:水边的平地。凫(fu扶):野鸭。渚(zhu主):水中的小洲。 37 萦回:盘旋回绕。38 桂、兰:桂树、木兰,形容宫殿的华丽。 39 体势:指冈峦起伏的形势。 40 披:推开。绣闼(ta踏):绘饰华美的门。 41 雕甍(meng盟):雕镂精致的屋脊。 42 盈视:满眼。 43 纡:曲折迂回。骇瞩(zhu主):惊奇地注视。 44 闾阎:里巷的门,这里借指住宅。扑地:遍地。 45 钟:古代的一种乐器。鼎:古代一种用以盛食物的器皿。古时高官显贵人家击钟列鼎而食,故称富贵人家为钟鸣鼎食之家。 46 舸舰:大船。迷:分辨不清,言船只拥塞。 47 青雀黄龙:船头作鸟雀形和龙形的船。轴:通“舳”,船尾安舵处,这里代指船。 48 霁(ji济):雨停。49 彩:指日光。彻:透。区:区宇,指空间。 50 鹜(wu务):野鸭。 51 彭蠡(li里):湖名,即今江西的鄱阳湖。 52 雁阵:雁群。雁飞行时成行如阵,故云。 53 断:止。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相传雁群到此便不再南飞。 54 遥襟:远望的胸怀。甫:方,才。55 遄(chuan船):急速。 56 爽籁:参差不齐的竹管制成的乐器,这里泛指箫管之属。 57 纤歌:柔细的歌声。凝:形容乐声缭绕,停留在耳边。遏:止,不动。 58 睢园:西汉梁孝王刘武的睢阳(今河南商丘)菟园,园内多竹,刘武常引宾客在园中宴饮作赋。这里以睢园之会比滕王阁的宴会。 59 凌:胜过,压倒。彭泽:指陶渊明,因其曾为江西彭泽县令,故称。 60 邺(ye夜):地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是曹魏兴起的地方,曹操父子在邺下集中了许多著名文人。朱华:荷花。这里以邺水朱华喻宴会上的文士。 61 临川:指南朝诗人谢灵运,因其曾任江西临川内史,故称。这里又以谢灵运比席中的诗人。 62 四美: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具:齐备。63 二难:指主人贤,宾客嘉二者难以兼得。并:合在一起。 64 穷睇眄(dimian弟免):极目远视。睇眄,本指斜视,引申为观览。中天:天的中心,即天的最高处。 65 迥:远。 66 盈虚:月满日盈,月亏日虚,这里指人生遭际的好坏,仕途的顺逆,事业的成败等。数:命数,命运。67 日下:太阳之下,这时又代指京都长安。旧时将帝王比作太阳,京城乃帝王居处,故以日下为京都的代称。 68目:看,用作动词。吴会: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云间:白云之中。云间又是古地名,属吴郡。“云间”与上句“日下”都是辞义双关。 69 极:尽头。南溟:南海。70 天柱:《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北辰:北极星,这里又喻指朝廷。《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71 失路:走投无路,喻不得志。 72 萍水: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73 帝阍(hun昏):天帝的看门人。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这里指宫门,又借指京都。 74宣室:汉代未央宫前殿正室名。贾谊被排挤出京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文帝召他回京,在宣室接见。见 《汉书·贾谊传》。 75舛(chuan 喘):相背,不顺。 76冯唐:西汉安陵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冯唐在文帝时为中郎署长、车骑都尉,景帝时出为楚相,后免官。武帝求贤良之士,有人推荐他,但他已九十余岁,不能再为官任事了。 77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史记·李将军列传》载,他多次领兵抗击匈奴,军功卓著,部下许多人都有了封爵,他却终身未得封侯。 78屈:委屈,这里作使动用法。贾谊本有治国才能,汉文帝原想重用他为公卿,后听信谗言,将他贬为长沙王太傅。 79窜:逃隐,这里作使动用法。梁鸿:东汉人。《后汉书·逸民传》载,他先隐居在霸陵山中,出关过洛阳时作《五噫歌》,引起汉章帝的猜忌,派人找他,他改名易姓,与妻子逃居于齐鲁之间。海曲:海滨偏远地。 80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史称汉章帝为“宽厚长者”。 81见机:事前看到事物细微的预兆。《易·系辞下》:“君子见几(机)而作。”82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83老当益壮:年老当更有壮心。《后汉书·马援传》:“(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84宁:岂,怎么能。移:改变,动摇。 85坠:丧失。青云之志:高远的志向。 86贪泉:在今广州附近的石门。《晋书·吴隐之传》载,人若喝了贪泉的水,便会贪得无厌。吴隐之为广州刺史,上任时至贪泉,酌而饮之,并赋诗表明自己的志节,以后一直保持了清廉的节操。爽,清爽,指饮了贪泉水也能保持清白。 87涸(he 合)辙:水已于涸的车辙,喻困境,暗用《庄子·外物》“鲋鱼处涸辙”的故事。 88赊:远。 89扶摇:自下而上的大风。接:到达。 90东隅:日出处,喻早晨,这里指早年。91桑榆:日落处,喻傍晚,这里指暮年。《后汉书·冯异传》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语。 92孟尝:字伯周,东汉人,曾任合浦太守,有政绩,后因病去职。桓帝时,杨乔荐举他,称其“清行出俗,能干绝群”,但终不见用。见《后汉书·孟尝传》。 93猖狂:指阮籍狂放好饮而不拘礼法。 94穷途之哭:《晋书·阮籍传》载,阮籍不满司马氏专权,心中的愤懑无法消除,常独自驾车乱走,直到无路可走时,才恸哭而返。 95三尺:意谓自己地位卑微,只有身佩三尺衣带的资格。微命:《周礼·春官·典命》郑玄注:“王之下士一命。”一命,意谓宣布一次,即算任命。作者过去官阶低微,故自比为一命之士。 96一介:一个。《尚书·秦誓》:“如有一介臣。”《礼记·大学》作“若有一个臣。” 97 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给予报国的机会。《汉书·终军传》载,汉武帝时,终军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遂以请缨指从军报国。 98等:指年龄相仿,终军死时,年方二十余,世称“终童”,作者此时正与终军的年龄相等。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行冠礼)。”99 投笔:指弃文就武。《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早年曾为官府抄写文书以度日,有一天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来从军,因通西域有功,封定远侯。 100 宗悫(qu色却):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他年少时,叔父问他有何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见《宋书·宗悫传》。 101 簪笏 (hu户):冠簪和手版,士大夫所用之物,代指官职。百龄:百年,犹言“一生”。 102 奉晨昏:指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qing使凉),昏定而晨省。”郑玄注:“定,安其床祚也;省,问其安否何如。” 103 谢家之宝树:《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问他的侄儿们,为什么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弟好?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宝树:即谢玄所谓芝兰玉树,比喻好的子弟。 104 接:结交,交游。孟氏之芳邻;传说孟轲幼年时,他的母亲曾三次搬家,为的是找个好邻居,以培养他的品德学问,最后定居在学宫附近。见刘向《列女传·母仪传》。这里用以说明自己从小即与贤士交往。 105 他日:来日,指到交趾后。趋庭:趋而过庭。趋是小步快走,庭即厅堂。古时君父坐于厅堂,臣子经过,要快步疾走,以示恭敬。这里指到父亲跟前。 106 叨(tao滔)陪:惭愧地自比。陪,同。叨,叨光,谦词。鲤对:指聆听父亲的教诲。《论语·季氏》载,孔子独立庭前,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问鲤学《诗》没有,鲤回答没有,孔子教诲他要学《诗》,鲤便退而学《诗》;另一次又教诲他要学《礼》,他又退而学《礼》。 107 捧袂(mei妹):举起两袖,表示恭敬。这里指谒见都督阎公。 108 托:托足,登。龙门:在今山西省稷山县境,两岸夹山,状如门阙,黄河从中流过,水势险急,传说鱼跳过龙门则化为龙。《后汉书·李膺传》载,东汉李膺官高名显,为人峻整严谨,士大夫如受到他的接待,声誉立即提高,名为“登龙门”。这里以李膺比严都督,意谓今日参加宴会,如同登上龙门一样。 109 杨意:即西汉蜀人杨得意,司马相如经他引荐,方能入朝见汉武帝。 110抚:持。凌云:本指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武帝读了《大人赋》,“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这里作者用以代指自己的文章。 111钟期:即春秋时楚人钟子期,据说他最会理解和欣赏琴音,当时著名的琴师伯牙把他当作唯一的知音。这里用以比喻宴会上的贤主、嘉宾。 112奏流水:《列子·汤问》载,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听了就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里用以代指写《滕王阁序》一文。113兰亭:古亭名,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兰渚山麓。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孙统、孙绰等四十一人宴集于此,临流赋诗,各抒怀抱,王羲之作《兰亭集序》。 114梓泽:晋石崇的别墅金谷园的别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 115赠言:指写了这篇序文。116伟饯:盛大的饯别宴会。 117登高作赋:指登上滕王阁吟咏诗篇。《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 118群公:指在座的宾主。 119敢:谦词,冒昧之意。 120疏:条陈。这里指撰写。·引:引言,指本篇序文。 121一言均赋:大家共用一字为韵脚都来作诗。一言,一字。均,都。 122四韵:四个韵,即八句。 123潘江、陆海:指晋诗人潘岳、陆机的文才富盛如江如海。钟嵘《诗品》卷上:“余尝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这里用以形容席中宾客的文才。云尔:语气助词,用在句末, 表示要说的都已说完。



【今译】 过去的豫章郡城,现在是洪州都督府的所在地。它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域连接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控扼楚地,牵制浙江。物类有精华,天上有宝气,古剑的光芒直冲牛、斗之间;人中有俊杰,山川有灵,徐孺子能博得陈蓍专为他设下几榻的礼遇。雄伟的洪州兴旺发达,富庶繁盛,英俊的人物如繁星闪烁奔驰。城池占据荆楚与中原交接的要地,今日宴会上的宾主全是东南地区的才俊。阎都督有崇高的声望,远道而来坐镇洪州;宇文刺史是美德的楷模,车驾暂停,光临宴会。正逢十天一次的休假,才德出众的友人在这里云集;迎接千里而来的客人,尊贵的宾朋坐满了席位。孟学士是文章的宗师,文笔高妙能使蚊龙腾飞,凤凰起舞;王将军武略超群,兵器优良。家父在交趾任县令,我在省亲中路过贵地;后生小辈懂得什么,却亲身遇到了这样盛大的饯别宴会。

时间正是九月,时序当属晚秋。雨季的积水已经干涸,寒冽的塘水十分清澈,夕阳下云烟凝聚,暮色中山色青紫。整治好车马奔驰于大路,寻访风景于高峻的山陵;来到昔日滕王的沙洲,得见滕王所建的旧阁。苍翠的楼台高高耸立,上出云霄;凌云的高阁彩绘飞流,下临无底的深渊。仙鹤野鸭栖息的小洲,回环萦绕没有尽头;桂树木兰建造的宫殿,随着冈峦高低起伏。推开彩绘的阁门,俯视雕饰华美的屋脊。山岭平原,空旷辽远,尽收眼底;河流沼泽,迂回曲折,令人吃惊。房屋住宅遍地,有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船只拥塞渡口,船头形如青雀黄龙。云散雨停,阳光照耀下的天空分外明朗。满天的晚霞与孤独的野鸭齐起共飞,碧绿的秋水和蔚蓝的长空融为一色。渔船上的歌声在晚空中传来,响彻鄱阳湖滨;南归的雁群感到寒意而惊叫,一直叫到衡阳的水边方才止息。

登高远望,心怀舒畅,飘逸的兴致油然而生。箫管吹响,召来徐徐清风;悠扬的歌声在空中久久回荡,使得白云停飞。如梁孝王睢园竹林的聚会,酒量豪气超过陶渊明;似曹氏父子邺下的文人会合,文章光彩可与谢灵运比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桩全都齐备;主人贤,宾客嘉,两件难得的事合在一起。极目观览长天的美景,尽情游乐于闲暇之时。苍天高阔,大地辽远,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逸兴逝去,悲哀袭来,使人认识到成败得失都由命运注定。遥望长安在太阳之下,远眺吴会在白云之中,地势的尽头,南海最深;昆仑山的天柱极高,而北极星更加遥远。关山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偶然相聚在一起,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京都而不能得见,想象贾谊那样在宣室奉侍君王,却不知要到哪一年?唉!时机命运各不相同,人生的旅途总是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蒙受委屈,贬官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隐于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清明的时代?可依仗的是君子能看到事物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懂得天命。年老应更有壮怀,岂能在白头之时动摇雄心?境遇不好,愈要坚强不屈,不能丧失高远的志向。即使喝了贪泉的水,也能神志清爽;纵然身处困境,也仍乐观开朗。北海虽远,凭借大风也可以到达;青春年华虽已逝去,珍惜暮年也为时不晚。孟尝品行高洁,空怀报国的热情;阮籍狂放不羁,怎能仿效他穷途而返的哭泣?

我王勃,地位卑微,只是一个书生。虽然正当终军的弱冠之年,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我也有班超投笔从戎的抱负,爱慕宗悫那种乘风破浪的气概。如今舍弃一生做官的前程,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虽不是谢家那样的好子弟,却也从小即与贤士交游。来日去到父亲跟前,一定象孔鲤趋庭应对一样聆听他的教诲;今天能谒见都督阎公,如同喜登龙门。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的荐举之人,只好拿着自己的文章独自哀伤;既然与钟子期那样的知音相逢,呈献自己的作品又有什么羞惭?唉!风景名胜之地不能长久存在,盛大的宴会也难得再遇:兰亭宴集已成陈迹,金谷名园也变为了废墟。分手之时留下赠别之言,幸运地在盛宴之上受到主人的恩宠;至于登上高阁吟咏诗篇,只能寄希望于在座诸公。我冒昧地竭尽鄙陋之心,恭敬地写了这篇短序;大家共用一字为韵,都写成四韵八句。请诸位施展出潘岳、陆机一般的才华,尽情抒发吧!



【集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五:“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公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南宋陈善《扪虱新话》卷二:“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语,当时无贤愚,皆以为警绝。然予观庾信《马射赋》已云:‘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则知王勃之语已有来处,然其句调雄杰,比旧为胜。”

南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五:“韩公(愈)《滕王阁记》云:‘江南多游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指王勃为序,王绪为赋,王仲舒为记),壮其文辞。’注谓王勃作游阁序。又云:‘中丞命为记,窃喜载名其上,辞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则韩之所以推勃,亦为不浅矣。”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本文评:“想其当日对客挥毫,珍词绣句,层见叠出,洵是奇才。”

清陈鸿墀《全唐文纪事》卷九十六引明徐勃《笔精》:“唐人多读古赋,往往变化而用之。若勃序一篇,蹈袭甚多,前人拔出,不独‘落霞’、‘秋水’而已。”

清陈鸿墀《全唐文纪事》卷七十七引宋张俊卿《山堂考索》:“盖此记所作,凡七百六十五字,而重叠用字凡三百五十有余。如‘天’之字有五,‘地,之字有六,‘星’一字而三言可也,又所谓‘牛斗’,又所谓‘北辰’,则辞失之繁;‘山’一字而四言可也,又所谓‘岛屿’,又所谓‘冈峦’,则言失之赘……甚至以‘陈蕃’而对‘牛斗’,以杨得意而曰‘杨意’,此又足以见措辞之荒谬者。”



【总案】 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都督洪州时所建,阁以其封号命名,为我国古代江南三大楼阁之一。高宗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省父,九月路过洪州,逢都督阎某修缮阁成,在阁中大宴宾客,勃于席间作此序文。另有勃十四岁作此文一说。四部丛刊本题作《滕王阁诗序》,似不妥。虽然作者在“序”之后还有诗一首,但本文是一篇宴集序,可以看作是宴会上集体作诗的说明书,却不是专为自己的诗作序,故仍应视作赠序文而非诗序。

文章以阁中宴会为中心,将叙事、写景、抒情熔为一炉,言之有物。叙述、描写皆诗情横溢,用铺排夸张笔法写出滕王阁的壮丽及其周围的三秋风光,渲染宴会的盛况。抒情切合自己身世,既有怀才不遇悲凉之情的抒发,更有报国热情和进取精神的表白。这种不平感慨和奋发向上交织的思想感情,正是王勃一生遭遇的真实反映,同时也代表了唐王朝兴盛时期一部分失意文人对现实人生的感受。

本文表现出骈文文体、文风的新变化。它在语句、语音方面趋向于进一步格律化,对仗工整,讲究平仄规律,声调和谐,看来悦目,听来悦耳。全文除“嗟乎”、“所赖”、“勃”、“云尔”等少许散字外,通篇使用骈偶句式,不仅有单句、复句相对,而且还有不少当句对,即一句之中自成对偶。“四六”句子格式错综而多变化,又使用了七字句,三字句,文气奔放而流畅。在藻饰和用典方面,本文则表现出骈文的通俗化倾向。篇中多用色彩鲜丽的词汇,“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杨炯《王勃集序》),绮词丽句,俯拾即是,辞彩华美而不浓艳。虽也排比事典,满纸典故,但运用灵活,贴切而不生僻。

铺排中略有繁复之处。因受“四六”句式束缚,不得已割裂词语,如将杨得意简为“杨意”等,被前人指为“措词荒谬”。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官,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阁为唐永徽四年(653)高祖子滕王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号为名,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赣江滨。上元二年(675)九月,王勃往南海省亲,途中路经洪州,逢都督阎公在滕王阁大宴宾客,遂在宴会上挥毫写成此《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这篇临别赠言虽为即兴之作,但堪称古代骈文中的精品。在严格的骈体形式束缚下,作者充分发挥骈文特有的表现手段,熔对偶、声韵、事典、辞藻于一炉,又运散文之气于骈偶之中,严整中呈行云流水之势。

全文层层扣题,文思缜密,运思谋篇,无不统于题目之下。第一段历叙洪州地势之雄伟、物产之珍异、人才之杰出、宾主之尊贵,扣题中“洪府”二字。第二段由趋名楼,登高阁,写到近览楼阁之壮丽,远眺山川之胜景,展示出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扣题中“秋日”、“登滕王阁”六字。第三段正面写滕王阁宴会,由参与宴会的逸兴,引出人生遇合的感慨,扣题中“饯”字。第四段自叙遭际,说明有幸躬逢盛会,自当应命作序,扣题中“别”字,复出“饯”字。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蹊径。

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

其一,色彩变化之美。“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其二,远近错落之美。作者笔下,诸般景物纷至沓来,依次展现,既各尽其美,又有层次的远近变化。“鹤汀凫渚”四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是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水天浩淼的远景。笔墨由近及远地铺展开去,把远近景物编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

其三,上下浑成之美。“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这四句由两组镜头剪辑而成:上有层台碧瓦攒刺云霄,下有飞架的阁道丹彩欲流,借视角的俯仰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突出了危楼高耸的壮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其四,虚实相映之美。作者登高临远,不仅骋目八方,而且思接千里。文中既实写目见之景,又发挥想像,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传达远在“彭蠡之滨”、“衡阳之浦”的渔歌和雁声。如此虚实相间地模山范水,既使读者对景物有具体的感受,又引导读者开拓视野,展开联想,登山临水,视通万里。

在着意铺叙景色之美后,作者以腾挪跌宕的笔势,述志言情,由逸游的豪兴,陡引出宇文新州及自己途路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著态度。“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明写南、北,暗藏东(云间)、西(昆仑),抒写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历代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有志难伸的悲慨,同时也流露“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消极情绪。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宇文新州莫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片言居要,为全篇警策。接着再用《庄子·逍遥游》典,以大鹏作比,表明扶摇直上九霄的凌云之志;用《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示早年虽然失意,但拯时济世的信心并未泯灭。同时又反用“贪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作者正是自如地驱遣历史典故,以跌宕之笔述志言情,事典繁多但贴切达意,气势充畅而语约意丰,展示了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失意与奋进的复杂感情。

唐初的骈体文还有齐、梁余风,“句绘章”,以形式上的华美掩盖内容上的空虚。王勃此文却用骈体表现了比较丰富的内容,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历史上的滕王阁虽已不复存在,但它的名字依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为祖国的江山增辉,这不能不归功于王勃的这篇千古传诵的名篇。

〔注〕“豫章”二句:豫章,汉郡名,治南昌(今市)。洪都:指洪州。唐武德五年(622)改豫章郡为洪州,治豫章(今江西南昌)设都督府,故称“洪都新府”。“星分”二句:翼轸,星宿名。古代天文家根据天上星宿的位置划分地面相应的区域,称为“分野”。豫章古属楚地,为翼、轸二星的分野。衡庐,指衡州的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和江州的庐山(在今江西北部)。这里代指两山所在的衡州和江州地区。“襟三江”二句:襟三江,以三江为衣襟。三江,指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因豫章在三江的上游,如衣之襟,故称。带五湖,以五湖为衣带。五湖,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因在豫章周围,如衣带束身,故称。“控蛮荆”句:蛮荆,指楚地,古称楚国为“荆蛮”,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瓯越,指今浙江省,境内有瓯江,古为越国,故称。“物华”二句:物华天宝,物的光华焕发为天上的宝气。龙光,指宝剑的光辉。牛、斗,二星宿名。墟,所在之处。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因问精通天象的雷焕,焕称此是宝剑之精,上通于天,剑当藏于丰城。于是张华补焕为丰城令,命他寻找。焕到任后,掘狱屋,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匣,内有宝剑二,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后宝剑入水化为双龙。“人杰”二句:人杰地灵,人物有俊杰地方有灵秀之气。徐孺,名穉(zhì志),字孺子,东汉时豫章南昌名士,德行为时人所景仰。据《后汉书·徐穉传》,陈蕃为豫章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只为徐穉特设一榻,徐去后即将榻挂起不用。“雄州”二句:雄州,大州。雾列,形容繁华。雾,喻浓密、盛多。俊采,指有才之士。星驰,形容人才之多如流星飞驰。“台隍”二句:台隍,亭台、城堑。枕,据。夷,指荆楚少数民族地区。夏,华夏地区,指古扬州。交,接壤之处。尽东南之美,指包括东南一带所有的人才。尽,穷尽。“都督”二句:阎公,当时洪州的都督姓阎。雅望,崇高的声望。棨(qǐ启)戟,有衣套的木戟,这里指大官出行时作前导的一种仪仗。“宇文”二句:宇文,复姓宇文的新州(治今广东新兴)刺史,名不详。懿范,美好的榜样。襜(chān搀)帷,车上四旁的帷幕,借指车驾。(11)十旬休假:适逢十日一旬的假期。唐时官吏逢十休假。(12)“腾蛟”四句:腾蛟起凤,形容才华如蛟龙腾空,凤凰起舞。《西京杂记》载,相传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作《春秋繁露》。扬雄作《太玄经》,梦口吐凤凰,飞集书上。孟学士,名不详。词宗,文辞的宗匠。紫电青霜,古宝剑名。《古今注》载,吴大帝孙权有六柄宝剑,其二名紫电。《西京杂记》载,汉高祖刘邦曾用剑斩白蛇,剑刃上常若霜雪。王将军,名不详。武库,武器仓库。这里显示王将军的威武。(13)“家君”二句:家君,家父。宰,县官。出,过。名区,名胜之地,指洪州。(14)童子:犹言小辈,王勃自称。(15)“时维”二句:时,时序。维,乃,是。三秋,指季秋九月。(16)潦(lǎo老)水:雨后的积水。(17)“俨骖”二句:俨,通“严”,整治。骖(cānfēi餐非),指驾车的马。崇阿,高大的山陵。(18)“临帝子”二句:帝子,帝王之子,指滕王李元婴。长洲,指滕王阁前的沙洲。天人,出类拔萃的人,犹言天上人,这里指滕王。旧馆,指滕王阁。(19)无地:犹言看不见地面,形容位置高渺。(20)“鹤汀”句:鹤汀,鹤所栖止的水边平地。凫(fú浮)渚,野鸭聚处的小洲。(21)“即冈峦”句:即,依着。体势,形势。(22)“披绣闼”二句:披,开。绣闼(tà榻),绘饰华美的门。雕甍(méng蒙),雕饰的屋脊。(23)骇瞩:使人见了感到惊骇。(24)“闾阎”二句:闾阎,里巷的门,这里借指房屋。扑地,遍地。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这里喻豪富大族。(25)“舸舰”二句:舸(gě戈)舰,指大船。迷津,塞满渡口。迷,通“弥”。青雀黄龙之轴,装饰精美的雀舫龙舟。轴,通“舳”,船尾把舵处,这里代指船。(26)“彩彻”句:彩,光彩,指日光。彻,通“贯”。区,指天空。(27)“落霞”二句:出于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鹜(wù务):野鸭。(28)彭蠡:古大泽名,即今鄱阳湖。(29)衡阳:今属湖南省,相传雁飞到衡阳就不再南飞,等到春天才归。衡山有回雁峰。(30)“遥襟”二句:遥襟,远怀。逸兴,超逸的兴致。遄(chuán船),迅速。(31)“爽籁”二句:爽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纤歌,音调柔细的歌。凝,指歌声缭绕。(32)“睢园”二句:睢(suī虽)园,即汉梁孝王刘武的睢阳(古县名,治今河南商丘县南)菟园。梁孝王曾在园中聚集文士饮酒赋诗。彭泽,指陶渊明,他曾任彭泽令。(33)“邺水”二句:邺,古邑都名,在今河北临漳县境,是曹魏兴起的地方。曹植曾在此作过《公宴诗》,诗中有“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句。朱华,荷花。临川,郡名,治今江西临川市。这里代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宋书》本传说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34)“四美”二句: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同时在一起。(35)穷睇眄(dìmiǎn地免):极目远望。中天:长天。(36)宇宙:《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来今曰‘宙’,以喻天地。”(37)“识盈虚”句:盈虚,消长,指变化。数,命运。(38)“目吴会”二句:日下,指京都。封建社会以帝王比日,因将皇帝所在之地为日下。吴会,地名,秦汉会稽郡治在吴县,郡县连称为吴会,即今江苏’苏州市。(39)“地势”二句:南溟,南海。天柱,古代神话中昆仑山有铜柱,高入天,称为天柱。北辰,北极星,这里喻指国君。(40)“关山”四句:失路,比喻不得志。沟水相逢,比喻偶然相遇,聚散无定。“沟”一作“萍”。(41)“怀帝阍”二句:帝阍(hūn昏),天帝的守门人,这里借指朝廷。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贾谊被贬长沙后,汉文帝召他回长安,曾在此接见他。(42)命途:命运。(43)“冯唐”二句:冯唐,西汉人,文、景帝时不被重用,武帝时求贤良,冯唐被推举,但年已九十余,不能复为官。李广,西汉名将,屡建战功,但终身未能封侯。(44)“屈贾谊”二句:贾谊,西汉文帝时人,曾受排挤被贬长沙。圣主,指汉文帝。(45)“窜梁鸿”二句:窜,逐走。梁鸿,东汉人,曾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得罪章帝,避居齐鲁、吴中。海曲,海隅,滨海之地。明时,政治清明之时。(46)“所赖”二句:见机,识时务。达人,通达事理的人。(47)“老当”四句: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青云之志,喻志向高远。(48)“酌贪泉”二句:贪泉,泉名,传说在今广州北二十里的石门,传说人饮此泉则会变贪,但晋代廉吏吴隐之饮此水后,操守愈坚定。涸(hé河)辙,干涸的车辙,比喻穷困的境遇。《庄子·外物》有车辙中鲋鱼求活的寓言。(49)“北海”四句:赊(shē奢),远。扶摇,一种自下而上的巨风。“北海”二句典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东隅,日出处,比喻早年的时光。桑榆,日落处,比喻未来的日子。“东隅”二句典出《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50)“孟尝”四句: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多次荐举,终不见用。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晋书·阮籍传》载,阮籍不满于世,佯作狂放,常驾车外出,行不由径,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51)“三尺”二句:三尺微命,指地位卑微。一介,一个。(52)“无路”二句:请缨,据《汉书·终军传》,终军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年二十余岁。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一般称二十岁左右的人为弱冠。(53)“有怀”二句:投笔,指东汉班超投笔从军事。宗悫(què确),南朝宋人,少年时曾向叔父表示“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封洮阳侯。(54)“舍簪笏”二句:簪笏,古代官员用的冠簪、手版,这里借指官职。百龄,百年,犹指一生。奉晨昏,古代侍奉父母的礼节,即晚间侍奉父母就寝,早晨向父母请安。(55)“非谢家”二句:谢家之宝树,比喻好子弟。据《晋书·谢安传》,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何人们都希望子弟好?其侄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孟氏之芳邻,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56)“他日”二句:趋庭,指接受父教。《论语·季氏》记孔鲤曾“趋而过庭”,接受父亲孔子的教诲。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鲤,孔鲤,孔子之子。对,庭对,指接受教诲。(57)“今晨”二句:捧袂(mèi妹),举起双袖,向长者表示恭敬。龙门,喻声望高的人的门第。《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龙门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市东北。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门阙,故名。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积龙门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鱼),故云曝鳃龙门。”(58)“杨意”二句:杨意,即杨得意。汉武帝时为狗监,曾向武帝推荐司马相如。凌云,司马相如曾作《大人赋》,武帝读后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59)“钟期”二句:钟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人,善听琴。伯牙鼓琴,时而志在高山,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都能理解,后入因以“高山流水”比喻知音。(60)“兰亭”二句:兰亭,东晋王羲之等曾在兰亭宴集,故址在今浙江绍兴。梓泽,西晋石崇金谷园的别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61)赠言:临别时用正言相勉励,这里指写这篇序文。(62)恭疏短引:恭敬地写这篇小序。(63)“一言”二句:一言,指诗一首。均赋,每人作诗一首。四韵,八句四韵诗。王勃有《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64)“请洒”二句:潘江陆海,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这里用来形容众宾客的文才。云尔,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示全文的结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