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冰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冰洋1909—1962山东长清人 王冰洋 王冰洋1909.4—1962.1.1原名王燮。笔名有王峦、边鹰、龚鸾等。山东长清人。幼年因家境贫困只上了三年多小学。13岁流浪到济南进鲁丰纱厂当童工。1928年开始先后在天津《益世报》、山东《通俗日报》、《民国日报》、济南《真报》任编辑。抗战开始后,任重庆通俗读物编刊社编辑,并在该社出版《血战垣曲》、《大战午城镇》、《开荒献粮》、《将计就计除间谍》等60余种抗日通俗故事。尔后到成都国民通讯社、《新民晚报》、《新新新闻》任编辑,并与陈钟凡、李劼人等负责四川文协。抗战期间在《抗战文艺》、《新新新闻》、《大公报》、《新民晚报》、《华西晚报》、《世界日报》等报刊发表《连翘树》、《转变》、《茶客》、《远客》、《手枪和黄牛》、《荒谷早春》、《毒根草》等小说,又在东方书社出版中篇小说《惠堂老伯》。抗战胜利后,在《新民报》、《成都晚报》、《新新新闻》任副刊编辑。其间发表小说《八只手》、《我要砍那颗小枣树》和长篇章回小说《儒林末史》等作品。他的小说说主要反映抗战前后人民群众争取解放、追求光明的历程,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此外,还先后发表过400余篇文艺评论和杂文,其中有《骑士的堕落——评姚雪垠著中篇小说〈戎马恋〉》、《—个诗人的灵魂的行程》、《论抗日战争期间新诗的发展》以及关于“民族形式”论争的文章多篇。建国后曾在成都、南京、济南等地大学任教。 ☚ 王向辰 王志之 ☛ 王冰洋 王冰洋1909—1962现代作家。原名王燮,笔名王峦、边鹰、潘凝等。长清县人。幼年家境窘迫,13岁到济南做童工谋生。同时,刻苦自学。“七七”事变前,曾先后在天津《益世报》、山东《通俗日报》、《民国日报》、《真报》任编辑。抗日战争爆发后,流亡重庆、成都等地,主要从事编辑工作,同时编写抗日通俗读物,创作中短篇小说。1944年至1949年,在《新民报》、《成都晚报》任副刊编辑。这期间创作小说《八只手》、《我要砍那棵小枣树》、《儒林末史》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还写有文艺评论和杂文400余篇。解放后,曾相继在成都西南学院、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南京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学院任教。 ☚ 王希岐 王延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