仞
(rèn) 古代长度单位。 据陶方琦《说文仞字八尺考》谓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东汉末则为五尺六寸。《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 测量深度。《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 通“牣”。充满。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虚宫观而勿仞。” 通“认”。 《汉书·孟喜传》:“喜因不肯仞。” 通“韧”。 《易·革》“巩用黄牛之革”王弼注:“牛之革坚仞不可变也。” 古地名。 春秋楚地。一说在今湖北竹山县境,一说在今湖北丹江口市境。《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军分二队以伐庸,其一即经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