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图297) 本品为石蒜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Caertn.的干燥根茎。原植物系多年生草本,野生于山野间。 【性状鉴别】 根茎呈圆柱形,稍弯曲。长3~10cm,直径4~8m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抽沟及横皱纹与细孔状须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淡褐色或棕褐色,近中心处色较深。气微香、味微苦、辛。 以身干、条粗、质坚、表面色黑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 (二)切制 除去杂质,切段,干燥。 (三)炮炙 1.酒制 (1)取净仙茅,用黄酒拌匀,润透后,置锅内,微炒至干,取出,晾干即可。每100kg仙茅,用黄酒10~20kg。 (2)取净仙茅,用黄酒拌匀,焖润,置笼屉内蒸1~2小时,取出,晒干。每100kg仙茅,用黄酒20kg。 2.米制 取鲜仙茅,洗净,刮去皮,用糯米20%混合蒸透心,断面无白点,取出晒干。 3.泔制 取鲜仙茅,洗净,刮去皮,用淘米水浸3小时,捞出稍晾。蒸透心,取出晒干。 【性味归经功效】 热,辛。归肾、肝、脾经。温补肾阳,强筋壮骨。 【应用】 1.肾阳虚、腰膝软弱、冷痛或寒湿痹痛、阳痿、遗精等证 本品辛热,雄健燥烈,能补肾阳,强筋壮骨。治疗肾阳虚所致腰膝软弱、冷痛或寒湿痹痛,常与淫羊藿、桑寄生、续断、牛膝等配伍;治疗阳痿、遗精,常与熟地黄、枸杞等配伍;可治妇女绝经期综合症及高血压,常与巴戟天,当归、知母、黄柏配伍。 2.脾肾阳虚所致脘腹冷痛,泄泻 本品能补命门之火,以温脾阳而止冷泻。可与干姜、人参、补骨脂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或酒浸服,3~10g。 风寒湿痹,宜生用;肾虚阳痿、遗尿、尿频等,宜酒制。阴虚火旺者忌服。 【备注】 《本草正义》:“仙茅乃补阳温肾之专药,故亦兼能祛寒痹,与巴戟天、仙灵脾相类,而猛烈又过之。” 本品含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仙茅苷乙、仙茅素A、B、C等。仙茅醇浸剂有抗高温,耐缺氧等适应原样作用,以及镇静,抗惊厥,雄性激素样作用,并能增强免疫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