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戚柄如玉一般的斧。揚雄《甘泉賦》:“蚩尤之倫帶干將而秉玉戚兮,飛蒙茸而走陸梁。” 古代名物 > 珍寳類 > 珠玉部 > 玉 > 玉戚 玉戚 yùqì 玉製兵器。供舉行重大禮儀或祭神鬼時,裝上“朱干”演武,以示隆重。考古發掘中常有出土。1976年,四川省廣漢縣出土一件商代玉戚,長十八厘米,刃寬八點五厘米,厚一厘米。玉料呈青灰色,有雜色花斑與褐色浸蝕。體扁平,略作梯形,肩平且窄,刃寬且由兩面磨成弧刃。腰兩邊各有外凸如鋸齒之脊牙五個,近背處居中有對穿之圓孔一個。現藏四川省博物館。《禮記·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于太廟,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漢書·揚雄傳》:“蚩尤之倫,帶干將而秉玉戚兮,飛蒙茸而走陸梁。”顏師古注引張晏曰:“玉戚,以玉爲戚柲也。” 玉戚清代玉雕制品。戚是古代武器的一种,斧形。但此器不是实用器,而是做仪仗用。1974年6月北镇满族自治县闾阳镇闾阳二校师生在院内水井旁挖水池时发现藏于一个青花罐内。通长11. 3厘米,刃宽4. 9厘米,首宽3厘米。其由呈羊脂光色的白玉制成,玉质温润,洁白无暇,晶莹放光。玉戚两侧各有两个夔龙头,两侧夔龙头两两相对。在上边两个夔龙头间有一透雕圆孔,中部穿绳,以便佩戴。刃、首边缘,每一侧两个夔龙头间及中部有阳刻云雷纹。下部两个夔龙头间有阳刻两条鱼,鱼下有一物,物下为阳刻水纹。除此以外部分皆为阴刻云纹,与四个夔龙头连接起来,四条夔龙大有腾云驾雾之势。玉戚刃部两侧有铭文,一侧铭文为“乾隆年制”,另一侧铭文为 “墨字一百九十三号”。其正反面纹饰相同。该玉戚属清宫廷用品。现藏锦州市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