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猴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猴拳6227太极拳。闽语。台湾〖kau24-21 kun24〗。
猴拳

猴拳

❶象形拳的一种。原始社会晚期的“猴舞”为其雏形。《尚书·益稷》:“……猿猴舞、雀鸟舞、熊舞、象舞。”《汉书·艺文志》中载有“沐猴舞”;《汉书·盖宽绕传》:“酒酣乐作,长信少府擅长卿起舞,为沐猴与狗斗,坐皆大笑。”西汉帛画《导引图》中记有“沐猴灌”;后汉《五禽戏》中亦载有“猿攀”。及至明代始有猴拳的记载。《纪效新书·拳经》:“……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王士性《嵩游记》:“……武僧又各来以献技,中有为猴击者,盘旋踔跃,宛然一猴也。”经历代传衍发展,猴拳、醉拳、地趟三者相互渗透,各取所长,内容逐渐由单纯模仿其形,以“舞”为主的戏转向以“击”为主的武术招势与套路。四川、江苏、陕西较盛行。
猴拳内容繁杂,南北风格各异,南方重短打连发,北方则擅长刁巧击。但其共同的特点是轻灵、形象,寓武技于猴形之中。要求做到“五要”,即形要象,意要真,步要轻,法要密,身要活。行拳讲究手眼相顾,招连势贯,起落轻巧,身步合一。对姿势的基本要求为:耸肩、缩颈、圆背、束身、弯肘、垂腕、屈膝、踮足。手法主要有抓、拿、刁、采、顶、扣、甩、切;身法主要有躲、闪、束、抖;腿法主要有蹬、弹、踹、缠、点;步法有跳、窜、挤、垫、横、倒;眼法有顾、盼、窥、望、环、寻,讲究头转目寻,顾分三角环顾、四方环顾二法。主要动作有:猴坐、猴望、猴窜、白猿出洞、攀枝摘桃、叶底藏花、猿猴戏水等。近年来有猴棍、猴剑等器械套路问世。

❷南拳手型。拇指无力屈曲,指尖紧贴小指和无名指籽骨中间,另四指并拢屈曲,紧抱压拇指。


猴拳

☚ 牛拳   五猴拳 ☛
猴拳

猴拳

中国拳术之一。以模仿猴子的各种动作而得名。据记载,中国早在西汉就有了猴舞和猴拳。西汉长信少府擅长清曾在一个盛大宴会上表演猕猴舞。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初帛画导引图上也有“沐猴灌”的名目和图象,描绘的正是猴子的动作。明代戚继光著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也有猴拳的记载。
猴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技术风格;但基本要领却是共同的,即在眼神、身、手、步等方面要做到刚、柔、轻、灵、绵、巧、躲、闪、神、束、抓、甩、采、切、刁、拿、扣、顶、缠、蹬、喘、弹。前十个字指的是整个动作的神态,中间八个字指的是上肢手法,后四个字是腿法。
近代猴拳多以套路的形式出现,其动作内容,既要模仿猴子的机灵,敏捷的形象,又要符合武术的技击特点,如出洞、窥望、看桃、攀登、摘桃、蹬枝、拼抢、藏桃、蹲坐、吃桃、喜乐、惊窜、入洞等,都是具有形法统一的猴拳动作。有的套路还编进一些跌、扑、滚翻动作。猴拳的要求是形象、意真、法密、步轻、身活。形象就是外形要象猴子,如耸肩、缩颈、圆背、束身、弯肘、垂腕、屈膝等;意真是要做到神似,表现猴子的精神;法密是方法要密集连贯,有起伏,有节奏;步轻是步子轻巧迅速;身活是身子灵活。

图21 猴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猴拳在动作质量、套路编排、表演效果等方面都有提高。自一九五三年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大会以来,历届全国性武术表演和比赛都有猴拳项目(图21)。
☚ 滑拳   硬门拳 ☛

猴拳

象形拳之一。攻防动作多模仿猴子神态动作,因称。《导引图》中已有记载。近代多为套路。

猴拳hou quan

monkey boxing

猴拳

houquan;monkey box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