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捷〈隐〉明清江湖诸行指传胪。见《新刻江湖切要·官职类》。传胪,指科举殿试第四名,位于状元、榜眼、探花之后,即进士二甲第一名。 献捷犹献俘。古代于战胜后进献所获得的俘虏和战利品。《谷梁传·僖公二十一年》:“楚人使宜申来献捷; 捷,军得也。”《旧唐书·太宗纪上》:“凯旋,献捷于太庙。” 献捷xiàn jié一作“折馘”。明清江湖社会谓传胪 (职官)。《新刻江湖切要·官职类》:“传胪: 献捷; 折馘。” 某种来源的物品 某种来源的物品偶然意外得来的东西:傥来物 倘来之物 不费力就可得到的东西:囊中物 战争中从敌方缴获的东西:捷(献~) 缴获 战利品 在战争或田猎中获取的人或物:俘获 系虏 系获 经过斗争或劳动得到的胜利物品:果实(劳动~) 人民的劳动果实:民脂 来自海外的物品:海(~棠;~榴) 由海外进口的物品:舶物 易得之物:地芥 供应之物:支应 ☚ 某种来源的物品 遗物 ☛
进献物品 进献物品献物 进献财物:献果 献纳资财:输财 祭祀时进献时物:明荐 昭荐 地方对中央献纳钱财:买酎 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入贡 纳锡 讲和入贡:讲贡 进呈诗文:投献 献诗 进献诗章:进诗 进献书籍:献书 进呈书札:进牋 进呈敬意或礼品:进礼 进献礼物:登仪 投献 献馈 进献珍宝:献琛 进献战利品:献捷 献凯 进献土地:献地 效地 进献领土:奉土 献纳土地:纳土 纳国 献物给朝廷:贡奉 随年终上计献物于天子:计献 ☚ 进献 进献食物 ☛ 献捷战胜后进献所获得的俘虏和战利品。亦曰“献功”。《周礼·天官·玉府》郑玄注:“古者致物于人,尊之则曰献,通行则曰馈。《春秋》曰:‘齐侯来献戎捷。’尊鲁也。”对此次献捷,《左传》庄公三十一年评议说:“非礼也。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周)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诸侯不相遣俘。”事实上,春秋时诸侯间经常相互献捷、遣俘。僖公二十一年,“楚人使宜申来(鲁)献捷”;成公三年,郑“皇戌如楚献捷”;成公七年,郑以楚“郧公钟仪献诸晋”;皆属此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