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猪苓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猪苓汤

❶《伤寒论》方。猪苓 (去皮)、茯苓、泽泻、滑石 (碎)、阿胶各一两。以水四升,先煮前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功能利水清热养阴。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并治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近代常用治泌尿系感染、流行性出血热、产后癃闭等水热互结者。方中以二苓、泽泻渗利小便,滑石清热通淋,阿胶滋阴清热。五药合方,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敛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诸症自除。
❷《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方。猪苓、黄芩、炒大黄、栀子、朴硝各一两。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煎,空腹服。治脾黄,症见两颊生青脉,目黄,齿龈皆青,唇黑生疮,通身黄色,鼻中煤生,心腹胀满,不欲饮食,大便不通。实验研究表明,本品有利尿作用。

猪苓汤 《伤寒论》

【组方药物】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9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以水800毫升,先煮4味,取400毫升,去滓,入阿胶烊消,分2次温服。
【主要功效】 滋阴清热利水。
【适应病证】 水热互结,邪热伤阴所致的发热,渴欲饮水;或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方义分析】 此为滋阴利水名方。方中以猪苓、茯苓渗湿利水为主药;滑石、泽泻通利小便,泄热于下为辅药,主辅相配,既能分消水气,又可疏泄热邪,使水热不致互结;更以阿胶滋阴为佐,滋养内亏之阴液。诸药合用,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恋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而诸症自除。故为临床所赏用。

猪苓汤zhū líng tāng

《本草纲目》木部第37卷猪苓。方剂名。
【方源】张仲景方。
【组成、用法】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每服七合,日三服,呕而思水者,亦主之。
【功用主治】伤寒口渴。
【方解】《成方切用》:热上壅,则下不通,下不通,热益上壅,又湿郁为热,热蒸更为湿,故心烦而呕渴,便秘而发黄也。淡能渗湿,寒能胜热。茯苓甘淡,渗脾肺之湿;猪苓甘淡,泽泻咸寒,泻肾与膀胱之湿;滑石甘淡而寒,体重降火,通行上下之湿;阿胶甘平润滑,以疗烦渴不眠。要使水道通利,则热邪皆从小便下降,而三焦俱清矣。吴鹤皋曰:以诸药过燥,故又加阿胶以存津液(王好古曰:滑石为至燥之剂。徐之才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类是也,盖皆以行水之药为燥也)。

猪苓汤zhūlíngtāng

《伤寒论》方。猪苓、茯苓、泽泻、阿胶(烊化)、滑石各一两。水煎, 分三次服。滋阴清热利水。治水热互结, 内热伤阴而致的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心烦不得眠, 或血淋、尿血属阴虚有热者。也用于泌尿系感染, 或肾炎属肾阴虚而小便不利者。

猪苓汤

猪苓汤

本方出自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为育阴利水法的代表方。方由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组成。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功能滋阴清热利水。主治水热互结,邪热伤阴所致的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或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本方所治证属伤寒之邪,传入阳明或少阴,化而为热,与水相搏,以致水热互结,邪热伤阴。烦渴、小便不利是阴伤有热,气不化水的表现,故治宜滋阴、清热、利水之法。方中以猪苓、茯苓为君,渗湿利水; 臣以滑石,泽泻通利小便,泄热于下; 君臣相配,既分消水气,又疏泄热邪,使水热不致互结; 更佐以质润之阿胶滋阴,一则可滋养内亏之阴液,又可防诸药利水太过而伤阴。诸药合用,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恋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而诸症自除。综观全方,以渗利为主,清热养阴为辅,但亦有人认为本方旨在育阴,通过滋养无形之阴以行有形之水。如赵羽皇在《名医方论》中指出本方 “然其旨在益阴,不专利水。”并指出 “方中阿胶养阴生新去瘀,于肾中利水,即于肾中养阴。滑石甘滑而寒,于胃中去热,亦于胃中养阴。佐以二苓之淡渗者行之,既疏浊热而又不留瘀壅,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赵氏强调育阴清热,可见本方与一般淡渗利水之剂不同,是一首“利水而不伤阴之善剂也”。吴琨在《医方考》中认为: “伤寒少阴下利而主此方者,分其小便而下利自止也。伤寒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而主此方者,导其阳邪由溺而泄,则津液运化,而渴自愈也”。可见渴、利均由水气不化,小便不利而致,而分利小便,则诸症自愈。本方与五苓散同属利水之剂,但五苓散证属于外有表寒,内有蓄水。本方证则属水热互结,邪热伤阴所致。故一则以二苓、泽泻配桂枝、白术以化气利水;“五苓泻湿胜,故用桂术,猪苓泻热胜,故用滑石”。本方亦兼治血淋、尿血、小便涩痛、淋沥不畅、少腹胀痛,属阴虚有热者。现临床上亦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炎之水肿、血尿等属于阴虚有热而小便不利之证。《伤寒论》指出,使用本方要注意辨证,如属阳明病,邪热炽盛,汗出多而渴者,即使有小便不利,亦不可与猪苓汤。
猪苓散(《金匮要略方论·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功能健脾利水。主治水饮内停之呕吐,思水者。
猪苓散(《银海精微》卷上) 木猪苓一两,车前子五钱,木通、大黄、栀子、黑狗脊、滑石、萹蓄各一两,苍术(份量未著)。为末,每服三钱,盐汤下。功能清肝明目,利水泄热。主治眼目黑花荡漾,有黑影如蝇翅,小便不利者。

☚ 春泽汤   五皮散 ☛
000038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