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牢獄部 > 泛稱 > 牢獄 > 獄犴 獄犴 yù’àn 亦稱“犴獄”。即牢獄。漢·桓寬《鹽鐵論·刑德》:“幽隱遠方,折乎知之,室女童婦,咸知所避,是以法令不犯,而獄犴不用也。”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三學士》詩:“何况親犴獄,敲榜發姦媮。”宋·蘇轍《北京謝韓丞相啟》之一:“而况早氣方退,流民未還,盗賊縱横,犴獄填委,是健吏厲精竭力而不足之日,非庸人偷安自便而能辦之時。”金·元好問《資善大夫集慶軍節度使蒲察公神道碑銘》:“正大二年被詔審理冤獄,時所在獄犴填滿。”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江城》:“生日在蘭麝之鄉,如犴獄中人,仰獄吏之尊也。” 诉讼 诉讼讼(讼矢;讼诉;讼诉;词讼;辞讼;诉讼;言讼;狱讼) 词(词讼;词诉;质词) 狱 言告 官司(打官司;吃~) 珥笔 雀角辞诉 辞诉 狱犴 告事 经官动词 经官动府 发生诉讼,打官司:兴讼 上法庭打官司:对簿公堂 对簿公庭 民事诉讼:僮讼 为争田地而诉讼:讼田 讼地 有关田产的诉讼:田讼 控诉,诉讼:讼理 控告诉讼:讦讼 审理诉讼:理讼 理诉 谳狱 教唆人诉讼:唆讼 调词架讼 挑起诉讼:造讼 造狱 向官厅或法院提出诉讼:起诉 诉之于法律:诉法 本人向法院起诉:自诉 虚构事实,提起诉讼:诬讼 向上一级法院请求改判:上诉 赴诉 上控 越级上诉:越诉 含冤上诉:冤诉 申辩上诉:辨诉 辨诉 诉讼的两方:两造 被告对原告提出诉讼:反讼 牵涉到诉讼中:涉讼 经官(~动词) 撰写并呈递状词,打官司:兴词构讼 行词告状 兴词告状 代理诉讼:包打官司 好打官司:健讼 听理诉讼:听讼 听狱 私下了结诉讼:私下和解 归结狱讼:归狱 打赢官司:讼直 (司法机关依法解决案件的活动:诉讼)
另见:告发 违法 冤屈 法律 判决 案件 ☚ 诉讼 争讼 ☛ 狱犴指牢狱或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