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
(jiè) 间隔;隔开。 《汉书·翼奉传》:“臣愿陛下徙都于成周……前乡(向)嵩高,后介大河。” 犹居中。 《左传·襄公九年》:“使介居二大国之间。” 留存;搁置。 见“介意”、“介怀”。 庐舍。 《诗·小雅·甫田》:“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介绍。如:媒介。李康《运命论》:“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接近。《穀梁传·文公十五年》:“其远之,何也?不以难介我国也。” 辅助。见“介寿”。 副;次。《左传·昭公元年》:“伍举为介。”杜预注:“介,副也。” 因;依赖。 《左传·文公六年》:“介人之宠,非勇也。” 边际。《楚辞·九章·哀郢》:“悲江介之遗风。” 通“甲”。披甲。如:介冑。 《礼记·曲礼上》:“介者不拜。”亦指带有甲壳的虫和水族。 如:鳞介。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其虫介。” 通“个”。《书·秦誓》:“如有一介臣。”《礼记·大学》作“若有一个臣”。 独特;耿介。 张衡《思玄赋》:“孑不群而介立。” 节操;独特之行。 《孟子·尽心上》:“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大。 见“介福”。 通“芥”。见“一介”。 戏曲术语。南戏、传奇剧本里关于动作、表情、效果等的舞台指示。如坐、笑、见面以及鸡鸣、犬吠等,剧本里分别写作“坐介”、“笑介”、“见介”、“鸡鸣介”、“犬吠介”。与元杂剧剧本中的“科”相同。 姓。春秋时晋有介之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