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rabies vaccine用毒力不同而保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狂犬病病毒株制备的各种疫苗。包括: ❶狂犬病固定毒羊脑组织灭活疫苗。以固定毒巴黎株的兔脑毒悬液脑内接种绵羊,在第4~7天出现明显症状时剖杀取脑,按1:4加入含有60%甘油及1%酚的水溶液制成滤液,于36±0.5℃脱毒7天制成。苗于2~10℃冷暗处保存期为6个月。使用时肌肉注射,犬:4 kg以下3 ml,4 kg以上5 ml;羊、猪:10~25 ml;牛、马:25~50 ml。 ❷狂犬病鸡胚弱毒疫苗。以Flury鸡胚弱毒株制备,有两种苗型:一是低代毒(LEP)苗,用鸡胚40~50代培养毒液制造,限用于犬,肌肉注射3 ml,猪也适用,免疫期3年;另一是高代毒(HEP)苗,用鸡胚178代以上的培养毒液制造,限用于牛,肌肉注射3 ml,能获得很强的免疫力。 ❸狂犬病弱毒细胞适应疫苗。以Flury鸡胚弱毒株或ERA细胞弱毒株种毒在猪肾细胞或BHK21传代细胞适应增殖制成冻干苗。Flury弱毒细胞苗对2月龄以上犬肌肉注射1 ml(含原毒液0.2 ml),免疫期1年以上;ERA细胞弱毒苗对犬、牛、羊均无不良反应,且可供狐、鼬、浣熊等野生动物口服免疫。 狂犬病疫苗rabies vaccine系用以预防狂犬病的一种生物制品。狂犬病疫苗是将狂犬固定毒(人工减低毒力的病毒)接种于羊脑,发病后取脑经加工处理而成,疫苗分干燥、液体两种。液体疫苗保存2~10℃暗处,有效期6个月;干燥疫苗保存在25℃以下暗处,有效期为1年。接种对象,凡被狂犬或其他患狂犬病动物咬伤、抓伤者均应立即注射本疫苗。1岁以内小儿,每天1次,每次0.5ml;6岁以内每次1ml;6岁以上至成人每次2ml,连续注射14天为1疗程。如伤在头、颈、上肢等处且伤势重,则前7天上、下午各1次,每次2ml;后7天,每天1次。注射部位为腹部或两肩胛下缘皮下,严禁注射到肌肉或血管内,以免引起严重反应。注射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主要措施,注射后人体免疫力可维持6个月左右。 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rabies vaccine)为最早病毒性疫苗之一,用于预防狂犬病。按培养病毒所用组织不同,可分为神经组织疫苗、鸭胚疫苗和细胞培养疫苗,按疫苗中病毒灭活与否,则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制造疫苗所用的固定毒非为高度弱毒株,故世界卫生组织1973年建议,应全部使用灭活疫苗。细胞培养疫苗为80年代新产品,目前已显示出逐步取代神经组织疫苗和鸭胚疫苗的趋向。 (1)神经组织疫苗: 1884年法国巴斯德首先将狂犬病街毒通过兔脑传代,变为狂犬病固定毒。皮下接种街毒对狗致病性极高,而固定毒对狗不致病,然后用感染固定毒的兔脊髓制出活疫苗。1885年首次用于一名被疯狗严重咬伤的儿童,由疫苗接种而得救。神经组织疫苗应用最广泛者为Semple疫苗,即用固定毒感染兔或绵羊,经酚灭活的脑组织疫苗。其冻干制剂稳定性良好。我国此型冻干疫苗37 ℃放置一年半,效力仍合格。冻干乙醚灭活疫苗在我国与Semple疫苗同时大量应用,其稳定性能良好,室温保存11年,37℃保存7年半,效力仍达合格标准。 神经组织疫苗在腹部两侧或肩胛间的皮下,轮换注射,每次2ml,每日一次,连续14~21天。在疯动物同次咬伤的对象中,以有狂犬病发作者作为感染狂犬病的确证,来判断疫苗效果,证明注射疫苗无效者7%左右,而未注射疫苗发狂犬病者为56%。据此,可肯定疫苗的保护作用,但非全部保护。由于疫苗中含有神经组织的髓磷脂,致使受注射者可能发生严重的神经性变态反应,包括脑脊髓炎、脑膜脑炎、脊髓炎、周围神经炎等。其发生率在1∶100~1∶1000之间。 神经性变态反应的治疗方法为: 早期足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症状可迅速得到缓解,一般应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重者可增量至300~400mg,加10%葡萄糖500ml每日静脉滴注一次,或每日地塞米松10至20mg加葡萄糖静脉滴注或分次静脉注射,持续1~2周,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或改为口服。 (2)鸭胚疫苗:用β-丙内酯灭活,50年代开始主要用于北美和英国,以代替神经组织疫苗。鸭胚疫苗局部反应较大,对禽蛋白过敏者可发生严重变态反应,在大量使用中亦可发生神经性变态反应。鸭胚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差。 (3)细胞培养疫苗已有近20年的研究历史,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已推荐正式使用。有人二倍体细胞疫苗、动物原代细胞培养疫苗,如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二者均为灭活疫苗,多用β-丙内脂、磷酸三丁脂或紫外线灭活,亦有用酚或甲醛灭活者。细胞培养疫苗可浓缩抗原含量到10至20倍,或加入佐剂如磷酸铝或氢氧化铝以提高其免疫原性。细胞培养疫苗注射后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均远较神经组织疫苗与鸭胚疫苗为少。未见有神经性变态反应发生。人二倍体细胞疫苗正在扩大使用中,引起局部反应较轻,发生全身反应甚少。 人体免疫后目前以血清抗体滴度作为判断细胞培养疫苗效果的依据。原制细胞培养疫苗,或佐剂疫苗减针注射,其抗体滴度与阳转速度均不次于羊脑疫苗,而高于鸭胚疫苗。至于细胞培养疫苗使用于人体效果,依据目前国内外的资料,认为满意。 接种对象 ❶感染后预防注射:在狂犬病疫区凡头、脸、颈、手指、多处或深部被咬伤或被舐及粘膜,均应及时注射疫苗并同时使用抗狂犬病血清,局部浸润或肌内注射(见“抗狂犬病血清”条),还应注射加强针疫苗。一般咬伤可单用疫苗注射。由于狂犬病疫区有健康的带毒动物,凡被貌似健康动物咬伤者,亦应注射疫苗。 ❷感染前预防注射:凡狂犬病疫区的兽医、防疫人员、野外工作人员、狂犬病医护人员、狂犬病实验人员,均应进行疫苗预防注射。 减针免疫 浓缩10至20倍的人二倍体细胞疫苗与地鼠肾细胞疫苗注射6针,即0、3、7、14、30、90天各一针,可产生很好的免疫应答。感染前的预防接种注射2~3针即可。用于减针免疫的疫苗必须含有足够的抗原量。 动物用疫苗 狂犬病动物是人类狂犬病的传染源,免疫动物是控制或消灭人狂犬病的根本措施之一。凡对狂犬病毒敏感的犬、猫、马、驴、骡、牛、羊、猪等家畜与狐、狼、臭鼬、浣熊、獴,蝙蝠等野生动物,均可为人狂犬病的传染源,其中犬、猫尤为主要。犬、猫狂犬病已被控制或消灭地区,则以狐、狼等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在美洲感染狂犬病毒的蝙蝠对畜牧业为害极大。对野生动物的免疫也正在进行研究中。 人用狂犬病疫苗均可用于动物免疫,其中以Semple疫苗用得最多。动物疫苗亦可分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二大类。活疫苗有鸡胚疫苗、狗肾细胞疫苗、鸡胚细胞疫苗等,可每年或每3年免疫1~2次。灭活疫苗同人用疫苗,每年或每2~3年免疫1~2次。 ☚ 脊髓灰质炎疫苗 风疹活疫苗 ☛ 狂犬病疫苗rabies vacc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