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狂想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狂想曲源自希腊语“史诗”,通常指具有史诗和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作品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20首》(1851~1854,1886)、德沃夏克的《a小调狂想曲》(1874)、斯坦福的《爱尔兰狂想曲》、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1907)、埃内斯库2首《罗马尼亚狂想曲》(1901)、勃拉姆斯的《钢琴狂想曲2首》(1879)、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1923)和《第二狂想曲》(1931)等。 狂想曲 狂想曲19世纪后从浪漫派作品中出现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带有鲜明民族特色和英雄。气概的史诗般的器乐曲。它同幻想曲、叙事曲很相近,但从容量和气质等方面还是可以分辨的。为狂想曲体裁确立了辉煌地位的是F·李斯特。他写有19首《匈牙利狂想曲》,都以匈牙利人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民间舞曲为素材,加工精致,技巧斑斓,充满激情。狂想曲结构比较自由,但一般总贯穿以重复、变奏、带对比展开再现的三部原则。A·德沃夏克的《a小调狂想曲》、M·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G·埃奈斯库的《罗马尼亚狂想曲》等均十分出色。J·勃拉姆斯的几部钢琴、声乐与乐队狂想曲,更近似叙事曲。而美国作曲家G·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因将爵士乐引入大型交响作品而独具特色,可谓开一面乐风之先河。 ☚ 随想曲 序曲 ☛ 狂想曲 狂想曲Kuangxiangqu源于希腊文,意为“叙事诗”。在音乐会上,指对英雄事迹、民族传说、风土人情等的自由幻想之作。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勃拉姆斯的《钢琴狂想曲》等。 ☚ 夜曲 小步舞曲 ☛ 狂想曲始于19世纪初的一种音乐体裁。指一种感情奔放的幻想曲。多取材于民族、民间音乐或流行音乐曲调。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 狂想曲 狂想曲19世纪和20世纪初作曲家称英雄气概、民族题材或情辞并茂的器乐曲为狂想曲。是一种史诗性的器乐曲,富有民族特色或直接采用民间曲调。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19首,拉洛《挪威狂想曲》,拉威尔《西班牙狂想曲》。 ☚ 随想曲 序曲 ☛ 狂想曲rhapsody 狂想曲rhapsody; fantasia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