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医案医案。明汪机 (146—1539)撰。三卷,附录一卷。机另有《运气易览》已著录。此书乃汪氏弟子陈桷于正德十四年(1519) 编辑而成。上卷论述营卫气血、内科杂病医案,中卷为外、妇、儿病案,下卷为答银宋公书。汪氏持论多宗丹溪。认为丹溪的 “阳有余”、“阴不足”的理论说明“日明于月”的自然现象,结合到人体则为“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在临床上,强调辨证论治。“遇有病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不拘泥于成方,善用参芪益气补血,治疗多种疾病,疗效颇著。纠正宋金以来 《局方》 用药偏于温燥,刘河间用药偏于寒凉之弊。汪氏重视四诊合参,尤长于脉诊与望诊,故案中多记述患者形体、色泽,或以形治,或从脉症入手,施治灵活,对临床有一定参考意义。附录载汪氏门人陈钥论参芪用法二则和李汛所撰汪机小传一篇。有《四库全书》本,上海食竹山房石印《汪氏医学丛书》本。禹新初 《汪石山的医学成就》(《江苏中医》(1966.1.1) 可供参考。 石山医案书名。3卷。明·汪机撰,陈桷汇辑。每卷医案略分门类,汪氏认为“徒泥陈言,而不知变,乌足以言医”。治病取各家之长,不拘泥于成方,立论比较倾向于朱震亨。在诊法上重视四诊合参,尤长于脉诊与望诊,案中每多记述患者形体、色泽,或以形治,或从脉症入手。附录一卷,载有汪氏门人陈钥论参芪用法二则和李迅所撰汪机小传一篇。本书收入《汪石山医书八种》中。 石山医案书名。明·陈桷编。他是汪机的学生,本书是他对汪的治疗经验和医案的依类编次。当然,其中也有他自己的东西。 石山医案shíshānyī’àn书名。3 卷。明·汪机撰, 陈桷汇辑。汪氏认为: “徒泥陈言而不知变, 乌足以言医。” 他治病取各家之长, 不拘泥于成方, 立论比较倾向于朱震亨。在诊法上重视四诊合参, 尤长于脉诊和望诊, 医案多记患者形体、色泽, 或以形治, 或从脉症入手。该书收入《汪石山医书八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