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复杂客体“犯罪简单客体”的对称。一种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客体包括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例如中国刑法第164条规定的制造、贩卖假药罪,不仅直接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而且直接危及了公民的人身健康。对这类犯罪的分类,一般是根据其侵犯的客体的主要方面来决定犯罪的分类。例如抢劫罪虽然使用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直接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但行为人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抢劫公私财物,其所侵犯的客体的主要方面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故中国刑法将它归入侵犯财产罪。但是有的国家刑法从保障人身权利出发,把抢劫罪归类入侵犯人身权利罪中。还有的国家从维护公共安全出发,把抢劫罪归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因此,当某一犯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时,究竟应如何决定其类罪的归属,是由各国立法者根据本国的文化传统和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并无统一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