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犬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犬戎quǎn róng古代西域族名。后蔑称边疆少数民族。李频《赠长城瘐将军》:定拥节麾从此去,安西大破犬戎群。 犬戎 犬戎quǎnrónɡ┃━ 对侵略者的蔑称。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鼠盗忽窃发,犬戎敢相逼。” ☚ 太岁 贝萋 ☛ 犬戎quǎn róng泛指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名姓。(六三·1507)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域部 > 國族 > 犬戎 犬戎 quǎnróng 傳說中人名。黄帝後裔,白犬所生,人面獸身,居西北方。其說始見於先秦。《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順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爲犬戎,肉食。有赤獸,馬狀,無首,名曰戎宣王尸。”又“西北海外,流沙之東……有犬戎國。有神,人面獸身,名曰犬戎。”郝懿行箋疏:“犬戎,黄帝之玄孫。”參見本類“犬戎國”。 外国侵略者【同义】总目录 犬戎西夷外国侵略者𠸄夷 犬戎 犬戎对外国侵略者的蔑称。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鼠盗忽窃发,犬戎敢相逼。” ☚ 外国侵略者 西夷 ☛ 犬戎quǎn róng〖名词〗 外敌 外敌对外敌的蔑称:犬羊 犬戎 ☚ 敌人 俘虏 ☛ 犬戎周代位于西方的一支少数部族,属周之荒服。较西周落后,实行部落制度。如作战力量以氏族部落组织为单位编制,以白狼、白鹿等称谓。 犬戎即“畎戎”。亦作“畎夷”、“昆夷”、“绲夷”、“混夷”等。戎人的一支。商周时, 游牧于泾渭流域的今陕西彬县岐山一带,常以马匹等与周人交易。也时有争战。周穆主时,势力强大,为周朝西边劲敌,并阻碍周朝与西北各族部的往来。穆王率兵西征,曾“获其五王”,并迫迁其一批部众至太原, 从而打开通向西北之路,加强了与西北各族的联系。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其首领联合申侯攻杀幽王于骊山下,迫使周室东迁。春秋初,曾与秦、虢(guo)作战。此后,一部北迁,一部与当地各族一起并入秦国。 犬戎中国古代民族名。古戎人的一支。殷周时游牧于泾渭流域,是殷周西面强敌。周文王、穆王时曾和犬戎进行过战争。幽王十一年(前771),犬戎与申侯联合攻杀周幽王,迫使周室东迁。春秋初年曾与秦、虢作战,后一部分北迁,一部分逐渐与邻族融合。 犬戎周代的一支少数部族。较西周落后,实行部落制度。军队作战力量以氏族部落组织为单位编制,用白狼、白鹿等称谓。参见“犬戎西周之战”。 犬戎 犬戎古族名。古戎人的一支。即畎戎,亦称畎夷、毗夷、绲夷。原居地在陕西关中洛河以北。夏末迁于岐、周之间,商代时服时叛,至商末成为西边劲敌。周族兴起起于渭水流域,周初散宜生至犬戎,取美马,并与之进行贸易。周文王、周穆王都与犬戎进行过战争。西周末,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似为后,褒似子为太子。犬戎于周幽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71年)攻杀幽王于骊山之下,西周亡。犬戎遂有宗周及洛河下游一带。春秋初曾与秦、虢战争。后来犬戎一部分北迁,一部分融合于秦人。 ☚ 𤞤狁 大荔戎 ☛ 犬戎见“绲戎”(2143页)。 犬戎即“畎戎”。亦作“畎夷”、“昆夷”、“绲夷”、“混夷”等。古代西北民族。戎人的一支,商周时,游牧于泾渭流域的今陕西彬县岐山一带,常以马匹等与周人交易。亦时有争战。周穆王时势强,为周西边劲敌,并阻碍周朝与西北各族部的往来。穆王率兵西征,曾“获其五王”,并迫迁其一批部众至太原,从而打开通向西北之路,加强了与西北各族的联系。周幽王十 一年 (前771),其首领联合申侯攻杀幽王于骊山下,迫使周室东迁。春秋初,曾与秦、虢作战。此后,一部北迁,一部并入秦国。 犬戎古族名,古戎族的一支。即畎戎。亦称畎夷、昆夷、绲夷等。殷周时,活动于今陕西省邠县(今郴县)与岐山一带。种落繁多,为殷周之强敌。周文王时曾伐犬戎,穆王时又西征犬戎并获其五王,将其迁至九原(内蒙古包头一带)。幽王十一年(前771)犬戎随申侯等攻周,杀幽王, “尽取周赂而去”,致周王室东迁。后犬戒向南迁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