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犤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畜部 > 牛科 > 犤牛 犤牛 páiniú 亦稱“㹄牛”、“果下牛”。黄牛類。始載于秦漢典籍。體小肢短,可行於果樹下,故稱“果下牛”。《爾雅·釋畜》:“犤牛。”郭璞注:“犤牛庳小,今之㹄牛也,又呼果下牛,出廣州高涼郡。”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牛》:“[集解]廣南有㹄牛,即果下牛,形最卑小,《爾雅》謂之犤牛,《王會篇》謂之纨牛是也。”邵晉涵《爾雅·正義》:“犤牛即每牛也,《逸周書·王會解》 云:‘數楚每牛’;每牛者,牛之小者也。犤、每,聲之轉。”“數楚亦北戎。”又“卜盧以紈牛……(卜盧)西北戎也。”按,每牛、紈牛體小似犤牛,產地與之南北遥遠,難定同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