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郎
广西马山、都安、武鸣、上林、忻城、天等、平果等地流行的春节庆典活动。意为“打舂堂”,即用捣米之杵敲击木槽。现在有一些地方改为以扁担敲击板凳形式,故又称“打扁担”,或根据其声响而直称“打虏烈”。小规模特朗一般在村内或院子、厅堂里举行,二三对男女老少持杵或扁担,排于舂堂或长板凳两侧,以类似捣米的动作,有节奏地互相敲击,间或敲打舂堂或板凳,发出“同打、同打、同同打嘟打”的声响。较大规模的特郎则在村边空旷地举行,数十人排在临时搭起的长凳两侧,在锣鼓的伴奏下有节奏敲击,成百上千围观者则不时喝彩助威,场面热烈而壮观。较大规模的特郎通常还表演了种植水稻由耙田插秧、戽水耘田到收割打场和舂米尝新的全过程,颇具劳作丰收的喜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