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特区经济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特区经济学

研究经济特区特殊的经营管理机制、特殊的经济理论问题以及特区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
经济特区是我国利用外国资本搞活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形式; 是主要靠引进外国资本组织生产建设,在经济上实行特殊政策和管理,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体的经济区。我国的经济特区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辟的出口加工区相比,在经营方式上有类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差别。从1979年9月起,我国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经济特区,为国外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我国引进技术,吸收外资,增加就业,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特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区经济的运行机制、发展规律和管理理论。它的任务是: 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和阐明社会主义国家特区经济的性质、作用、地位,以及特区经济的管理体制、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特区经济学还要对特区的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地租、物价、金融货币、劳动工资、财务会计、外资利用、经济立法与司法以及世界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的情况与特点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为政府管理特区经济和制定特区总体建设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咨询意见。
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时间还很短,特区经济学在我国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新兴经济学科。为了完善和丰富这一学科,更好地为建设特区经济服务,特区经济学还研究特区经济史和持区经济思想史,以借鉴世界各国举办经济特区的经验和教训。
世界上一些国家在特定地区划出一定范围作为经济特区,在对外经济关系中采取比较开放的特殊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办法吸引外商和外资,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已有大约四百年的历史。世界上第一个特区是意大利的Leghorn(热那亚湾的一个港口),它于1547年定名为自由港。从十七世纪起,特区在欧洲的一些著名城市先后出现。例如,德国的汉堡和不来梅,意大利的热那亚和的里雅斯特,法国的敦刻尔克,丹麦的哥本哈根,葡萄牙的波尔图等。进入本世纪后,特区大为增加。截至第二次世界太战前夕,全世界已有26个国家设立了75个以自由贸易为主要内容的特区,其中以美国、德国、法国开设的为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辟特区的国家大为增加。例如,南斯拉夫在贝尔格莱德等11个港口建立了自由关税区,罗马尼亚建立了苏利纳自由港。亚洲的大部分国家设有各种形式的经济特区。目前,世界上特区名目繁多,大体上有: (1)自由港(Free Port);(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3)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Zone); (4)自由边境区(Free Peri-meter);(5)过境区(Transit Zone)。截止到1980年,世界上各类经济特区已发展到350个以上,遍及75个国家。可见,特区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可以利用这一形式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特区经济的丰富历史,为特区经济学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范围。
近年来,在广东、福建等省设有特区经济研究机构或专门研究人员,开始了对特区经济的全面研究。国内学术界也举行了关于特区经济的各种形式的理论讨论会。有的大学还编写了关于特区经济的教材,并开设课程,向经济专业本科学生讲授特区经济学。
阅读书目: 《经济特区问题探索》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 《特区经济理论问题论文集》千家驹等,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