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仓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陈仓米 【概况】: 异名 陈廪米(《别录》),陈米(《百一选方》),火米、老米、红粟(《纲目》)。 基源 为禾本科稻属植物稻米及狗尾草属植物梁米经储存年久者。 原植物 稻Oryza sativa L.及梁Setaria italicum(L.)Beauv.(Panicum italicum L.),又名小米(黄河以北各地),谷子(《中国植物学》),粟(别录)。 历史 李时珍《纲目》引陶弘景曰:“陈廪米即粳米久入仓陈赤者,以禀军人故曰廪尔。方中多用之。 人以作醋。胜于新粳米也。 ”又引陈藏器《本草拾遗》曰:“廪米吴人以粟为良,汉地以粳为善。”李时珍又曰:“廪米北人用粟,南人多用粳及籼,并水浸蒸晒为之,亦有火烧过治成者,入仓陈久,皆气过色变。故古人谓之红粟红腐。陈陈相因也。”以上所述与稻及粱相符。 余项参见“再生稻”条及“粱米”条。 。【药性】: 性味 甘、淡,平。 ❶ 《别录》:“咸、酸,温。” 归经 ❶ 《本草求真》:“入胃,兼入心、脾。” 功效 养胃,渗湿,除烦。 主治 病后脾胃虚弱,烦渴,泄泻,反胃,噤口痢。 ❶ 《别录》:“主下气,除烦渴,调骨,止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入丸、散。。【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陈米汤(《圣济总录》)治吐痢后大渴,饮水不止:陈廪米(水淘净)30g,用水500ml,去滓,空心温服,晚食前再煎服。 ❷ 仓连煎(《古今医鉴》)治噤口痢,不拘赤白:陈仓米,赤痢用9g,白痢用21g,赤白相兼用15g。黄连,赤痢用21g,白痢用9g,赤白相兼用15g。上锉,水500ml,煎至7分,露一宵,空心温服。 ❹ 仓米汤(《备急千金要方》)治小腹冷气积聚,冷痢日夜数十行:仓梗米15g,薤白30g,羊脂30g,香豉90g(煮汁),先以羊脂煎薤白黄色,并米入豉汁中煎服之。 单方应用 《普济方》:“治反胃及膈气不下食:陈仓米(焙干,为末)150g,沉香末15g,令匀,米饮调下。”。【医药家论述】: ❶ 李时珍《纲目》:“陈仓米煮汁不浑,初时气味俱尽,故冲淡可以养胃,古人多以煮汁煎药,亦取其调肠胃,利小便,去湿热之功也。《千金方》治洞注下利,炒此米研末饮服者,亦取此义。《日华子》谓其涩肠胃,寇氏谓其冷利,皆非中论。” 至于热病将愈,胃气未复,犹忌食物恋膈,热与食郁,而烦以生,必得冲淡甘平,以为调剂,则胃乃适。 陈米津液既枯,气味亦变,服此正能养胃,除热去烦,是以古人载此,既有煮汁养胃之功,复有祛湿除烦之力。 一切恶疮百药不效者,用此作饭成团,火煅成性,麻油、腻粉调敷,可知冲淡和平,力虽稍逊,而功则大,未可忽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