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物资经济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物资经济学

研究社会再生产体系中的物资交换关系,即物资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发展规律。物资包括自然界直接提供的物质财富和经过人类劳动作用取得的劳动产品。主要内容有:1.物资流通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2.物资经济的计划与管理体制;3.物资流通的费用、资金、利润及评价物资流通经济效益的原则和指标体系。

物资经济学

研究生产资料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物资,是物质资料的简称,包括全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物资经济学所说的物资是狭义的物资,是指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的总称,包括当作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机器设备、工具、原料、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备件等劳动产品。
物资经济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兴的部门经济学。属于社会主义流通经济学的一个门类。主要任务是: 通过对生产资料离开生产过程到进入再生产的生产消费过程之间的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流通的经济规律,为制定正确的物资工作的具体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提供理论依据,保证加速物资流通,提高物资流通经济效益。物资经济学既具有理论经济学的性质,又具有应用经济学的性质。
物资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整个生产资料流通领域,从其纵断面来看,它跨越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领域; 从其横断面来看,它不仅要研究整个社会物资流通领域的一般经济关系和技术经济问题,还要研究物资系统本身固有的经济关系和技术经济问题。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没有全社会范围的、直接的、统一组织生产资料流通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可能产生反映这种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组织生产资料流通经济活动的物资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获得了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社会意志进行流通的条件,并形成了统一组织生产资料流通的物资部门,从而使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生产资料流通的物资经济学得以产生和发展,并成为一门独立的部门经济学。
物资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物资流通的性质和特点,物资市场、物资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物资的供应和需求,物资流通过程,物资的购销存运,物资价格,物资流通的劳动、费用、资金、利润和经济效益等。
物资经济学和商业经济学同为流通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二者有共同性的一面,但由于各自的研究领域不同,因此,二者的研究对象也不同。物资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资料流通过程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而商业经济学是研究生活资料流通过程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由于二者在流通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性不同,使得它们分别独立于流通经济学科之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物资经济学从无到有,从部门的专业物资经济学(如铁路材料供应学等) 发展到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生产资料流通的物资经济学。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物资经济学在我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我国已初步形成的一套物资经济理论研究体系,大大加强和推动了物资经济的理论研究。1980年3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成立之后,各地区和各部门的物资经济学会也相应成立。目前一些大专院校的物资管理专业,中等专业物资学校已开设了物资经济学或内容相近似的课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物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但是长期以来,在国内外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对生产资料流通问题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涉及生产资料流通过程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目前理论界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对物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尚有不同看法。对于如何正确处理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物资经济学专业理论的关系,理论性与实践性、稳定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阅读书目: 《中国物资经济学》杨学淇等编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物资经济学》张声书等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苏联物资经济》许新等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4年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