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牧庵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牧庵集 牧庵集诗文别集。元姚燧作。燧号牧庵,故名。三十六卷。包括文三十一卷,诗赋三卷,词二卷。附年谱一卷。燧为许衡弟子,而文章超过许衡。《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称其文“雄深雅健,绰有古风。碑志尤足补史阙。有元一代,自虞集之外,罕能旗鼓相当也。”但道学气味过浓。有《武英殿聚珍版书》本、《四部丛刊》本等。 ☚ 湛然居士集 剡源戴先生文集 ☛ 牧庵集 牧庵集诗文别集。三十六卷。元姚燧撰。《元史》本传称姚燧有《牧庵文集》五十卷行世。原集有古赋三篇、诗二百二十二篇、序二十八篇、记五十三篇、碑铭墓志一百四十篇、制诰五十八篇、传二篇、赞十五篇、说十一篇、祝册十篇、杂著十三篇、乐府一百二十四篇,总六百八十九篇,凡五十卷。此集久佚。明《文渊阁书目》录《牧庵集》二十册,不详卷数,以后各家著录均未提及。刘昌辑《中州文表》,跋中称:“《牧庵集》五十卷。闻松江士人家有刻本,南北奔走,竟莫能致。今所得乃录本,多残阙,视刻本仅十之二”;黄宗羲序《天一阁书目》,也说“求之不得”。而《永乐大典》中所收燧诗文颇多,与刘时中《年谱》所载文目相较,虽少十之二三,而较之《元文类》所选,则多十之五六,诗词更多出诸家选本之外。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载,排比编次,厘为三十六卷,刘时中《年谱》一卷附于后。卷一至卷三一为文,卷三二至卷三四为诗、赋,卷三五至卷三六为词。集前有张养浩、吴善二序。今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四部丛刊》本等。 ☚ 青崖集 青山集 ☛ 牧庵集诗文集。元姚燧(1238—1313)撰。三十六卷。燧字端甫,号牧庵,原籍柳城(今广西柳州)。迁洛阳。历官陕西、四川等路文学提举,湖北道提刑按察使。官至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有《国统离合表》。燧受业于许衡,而文章则过于衡。与虞集齐名,著述颇富。《文渊阁书目》载其有集二十册,已佚。是书为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并非足本。计收各类文二百四十余篇,诗词一百八十余首。燧文才过人。张养浩为是集作序称“元宅天下百许年,倡明古文才姚公牧庵一人而矣。”其论虽过誉,而所言“常人之文多剽陈袭故,而公才驱气驾,纵横开阖”。则为公论。集中诸文皆工。题材以碑志居多。虽大都颂美之词,但叙事详审,足补元史之缺。诗词又出时人之上。清新淡雅,抒发旷达,避谈现实生活。有上海涵芬楼据武英殿活字本影印本。另有《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和《丛书集成》诸本。 牧庵集 《牧庵集》36卷。《武英殿聚珍版书》本。《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 牧庵文集 姚牧庵先生文选 ☛ 牧庵集三十六卷。元姚燧(1238—1313)撰。燧字端甫,号牧庵。洛阳 (今属河南)人。姚枢从子。始为秦王府文学。历官至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元贞元年(1295)主修《世祖实录》。燧就学于许衡而文章过衡甚远。张养浩作此集序称其:“才驱气驾,纵横开合,纪律惟意,如古劲将率市人战,鼓行六合,无敌不北。”有《武英殿聚珍版书》本、《四部丛刊》本,《广雅书局》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全书》本(自 《永乐大典》辑出)。一名 《姚文公牧庵集》。 《牧庵集》mu ’an jiA Collection of Mu’an→姚燧 (Yao Sui) 牧庵集书名。元姚燧撰。36卷。燧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字端甫,号牧庵。少孤,寄养于伯父姚枢家。受学于许衡,成为元前期名儒。历任翰林学士承旨、行省参政、集贤大学士等职。两次与修国史,一度主修《世祖实录》,饶有史才。至顺三年(1332),门人翰林待制刘时中刻其全集并作序。收所作碑、志、序、记、传、状、制诰达30卷。涉及安西王忙哥刺及元前期重臣孛鲁合、博罗欢、姚枢、史格、汪忠臣、贺仁杰、李德辉诸人。内容丰富,叙事详瞻,有较高史料价值。久佚。今本系《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所收姚燧诗文辑出。通行有《四部丛刊》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