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边墙渤海至金末东真国时期修筑的军事设施。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安乡江西村西沟北山主峰至三道关乡半拉窝集村西大砬子北坡的山岭之中。边墙总长58公里,呈东南、西北走向,沿山脊延伸,两端多为土墙,中部多为石墙,现存高度1至3米不等。有土筑马面和石筑马面数处,分布间距不等,突出于墙体处5米左右。边墙中部,蛤蟆塘砬子处的石墙中,有射箭孔一处,呈斗形,内口大,外口小。在地势较险要的土墙内侧,地面较平缓的地上,分布数处居住址,土坑直径3至5米,深1米。边墙附近曾出土一件鸾凤花鸟圆形宋代铜镜,镜缘有“泰州判”刻款和押记。在边墙内侧发现铜印一方,印面方形,铸九叠篆书“古州之印”四字,印背阴刻“古州之印”、“天泰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应辨所造”。牡丹江边墙对于研究渤海、辽、金以及东真国的历史,考证府州建置和军事防御设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1986年黑龙江省政府公布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