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牙Yá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广西之田林、永福,福建之建宁,山西之太原、忻州、榆次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东乡及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引 《风俗通》 云: “周穆王君牙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❷《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云: “太公后有牙氏。”太公,当指齐之始封君姜子牙。此当以祖辈字为氏,系出姜姓。
唐代有牙维昌; 明代有牙建旗,金吾卫千户。

牙yá

互,互相。张祜《叙诗》:英华自沈宋,律唱牙相推。张祜《大唐圣功诗》:群才牙相柭,诺以义为盟。

牙yá

❶牙齒。傅毅《七激》:“摧牙碎首,分其文皮。”馬融《樗蒲賦》:“馬則玄犀象牙,是磋是礱。”
❷排列如齒形之物,見“崇牙”。
❸萌芽。通“芽”。東方朔《非有先生論》:“甘露既降,朱草萌牙。”蔡邕《釋誨》:“利端始萌,害漸亦牙。”
❹幼小。崔駰《達旨》:“唐且華顛以悟秦,甘羅童牙而報趙。”
❺指伯牙。春秋時善鼓琴者。揚雄《甘泉賦》:“陰陽清濁穆羽相和兮,若夔、牙之調琴。”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牙(一)

 1.通“伢”,孩童。
《後汉书·崔骃传》载《达旨》:“唐且华颠以悟秦,甘罗童牙而报赵。”唐 李贤注:“童牙,谓幼小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五〔育子〕:“浴儿毕,落胎𩬊(髮),遍谢坐客,抱牙儿入他人房,谓之移窠。”
2.通“芽”,幼芽,发芽,萌芽;比喻发生。按: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多以‘牙’为‘芽’。”金文、匋文“萌芽”之“芽”作“牙”。按:《字彙·牙部》:“牙,与‘芽’同。”
《礼记·月令》:“是月也,安萌牙,养幼少,存诸孤。”按:《吕氏春秋·仲春纪》文同。《汉书·金曰磾传》:“霍氏有事萌牙。”唐 颜师古注:“萌 牙者,言始有端绪,若草之始生。”清 高翔麟《说文字通》卷二据此谓“牙”通“芽”。《文选》汉 扬雄《剧秦美新》:“或玄而萌,或黄而牙。”注:“言天地方开,故玄黄异色,而生萌牙也。”《後汉书·蔡邕传》:“人毁其满,神疾其邪,利端始萌,害渐亦牙。”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韭》:“以铜铛盛水,於火上微煮韭子,须臾牙生者好。”宋沈括《梦溪笔谈》二六《药议》:“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牙。”
3.通“衙”,官署之旧称。
《後汉书·袁绍传》:“拔其牙门。”牙门,即“衙门”。《南史·侯景传》:“景之为丞相,居于西州,将率(帅)谋臣,朝必集行列门外,谓之牙门。”按:牙门,本指古代的军营,因其门前树立的旗帜,两边刻绘成牙状而得名,後用以泛指一切官署。唐 封演《封氏闻见录》卷五《公牙》:“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宋 洪迈《容斋随笔·魏明帝容谏》:“太宗大怒,谓玄龄曰:‘君但知南牙耳,北门小小营造,何预君事耶?’”宋 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九:“赵元昊每遣使奉表入贡,不过称教练使,衣服礼容,皆如牙吏。”宋 岳珂《桯史·义騟传》:“牙治在城陬,每旦与同列之隶帐下者,率夜漏未尽二刻,骑而往。”明 梅禹金《崑𪨷奴》第一折:“好一个阻贤的牙官,可恼!”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八:“怪道鸟台牙放早,几人怒马出长安。”
  • 上一篇:牖
  • 下一篇:牙(二)

牙(二)-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牙(二)

 通“枒”,枒杈。
《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牙也者,以为固抱也。”
  • 上一篇:牙(一)
  • 下一篇:牙(三)

牙(三)-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牙(三)

 通“迓”,迎迓。
《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牙也者,以为固抱者也。”注引汉 郑众曰:“读如讶。”疏:“讶,迎也。车牙輮之,两头相迎。”
  • 上一篇:牙(二)
  • 下一篇:牚

牙yá

牙齿。《召南·行露》三章:“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毛《传》:“墉,墙也。视墙之穿,推其类,可谓鼠有牙。” 《说文》: “牙,壮齿也。”段玉裁注:“壮齿者,齿之大者也。统言之皆称齿称牙,析言之,当唇者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牙较大于齿,鼠齿不大,故谓无牙也。”

☚ 五楘   车 ☛

读音·ia(ˊ),为ia韵目,属a—ia—ua韵部。五加切,平,麻韵。
❶牙齿。
❷特指象牙。
❸形状像牙的东西。
❹姓。

上一条: 下一条:

牙niá

❶语倔强皃。例:这人说话~是牙、口是口的~的很,倔强得很!
❍ 他咬~大,爱提意见。
❷指雄性牲畜。例:~猪、~狗。通“豭”。
《字汇》:“牙,语倔强皃。”《本草纲目·兽部·豕》:“(豕)牡曰豭,曰牙。”清西崖《谈征·名部下·牙猪》:“牙猪,‘牙’即‘豭’之转音也。”

1. 圆形物的四分之一或更少。《独弦操》(119):“端了一碗面茶,拿了一牙烙锅盔,出来圪蹴在院子台沿儿上,满口茹腮地吃起来。”2. 细切(蔬菜)。《哥哥劝妹子》(贤孝):“切了一片萝卜牙了一根葱,咯噔噔翠茵茵重活两天人。”

1ya2

(量)物体破碎后分成的部分,相当于“瓣”:到了民国十几年,铜元都是假的,要砍成四~来用(龙82.3.47)


2豭ya2

(形)雄性的(跟“母”相对),只限于某些家畜:~猪|~狗。

〔ya〕ghob xand: 门~.xand zhux.
牙糁 〔ya·chen〕njad ngisnjad ngis: 菜没洗干净吃起来~。reib jex mex nzeadjid nqinb nongx lol njadngis njad ngis.
牙齿 〔ya chi〕ghob xaud.
牙床 〔ya chuang〕box xand.
牙膏 〔ya gao〕yal gaod.
牙垢 〔ya gou〕nggid xand.
牙刷 〔ya shua〕yal shax.
牙龈 〔ya yin〕box xand.

牙nga53[ŋa]

牙行,提供场所协助成交从中收取佣金的商号
⊳鱼~|果子~。也说[牙行]nga31oung53

ㄧㄚˊ0673父亲。中原官话。山西河津〖 〗、万荣。1936年《荣河县志》:「称爷曰~。」西南官话。贵州沿河〖ia21〗。母亲。冀鲁官话。河北井陉。1934年《井陉县志》:「邑城附近,呼母为~。」小孩。赣语。湖北崇阳。清同治五年《崇阳县志》:「幼未名者曰毛,曰~。」闽语。广东。《潮北歌谣》:「三岁~,去卖藕。」钱。吴语。浙江衢州。器物接榫部分。闽语。广东揭阳〖ge55〗。嘴皮子。闽语。福建厦门〖ge24〗。练~‖呣死~不肯住嘴。我;我们。徽语。安徽徽州。吴语。浙江嘉兴。◈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尔雅》:卬,我也。今徽州及江浙间言吾如~,亦卬字也。俗用俺字为之。」人家。中原官话。山西闻喜。1919年《闻喜县志》:「人家谓之~。」山西吉县〖〗。晋语。山西忻州〖nia31〗。他可多骂咾~。◈ 《山西河东民谣》:「女大不过十七八,二十四五没与~。」啃。吴语。上海〖〗。~肉骨头‖伊勒拉~珍珠米。上海南汇、崇明〖〗。江苏苏州〖〗、吴江、常熟。用牙衔。闽语。福建莆田〖〗。没盖严,留点缝隙。中原官话。江苏徐州〖ia55〗。~着锅拍锅盖。新疆吐鲁番〖ia214〗。门嫑关死咧,~个缝儿好透气。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ia51〗。江淮官话。江苏盐城〖a213〗。晚上把门~开点,好把猫子家来。粤语。广东阳江〖〗。在衣服边上缝。江淮官话。江苏盐城〖a213〗。在鞋口上~个布条子。短暂地看。中原官话。山西吉县〖〗。光润。闽语。福建厦门〖ge24〗。红~红润。严。中原官话。陕西商县〖nia35〗。这人~得很,卖啥东西,你嫑想多拿一点儿。雄性的(只限于某些家畜)。西南官话。四川成都〖ia21〗。~猪‖~狗。物体破碎后分成的部分,相当于瓣。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nia35〗。一个西瓜切成了四~儿(子)。西南官话。四川成都〖ia21〗。一~桔子,二~蒜。1982年第3辑《龙门阵》:「到了民国十几年,铜元都是假的,要砍成四~来用。」顿。闽语。福建仙游〖〗。一~饭。从;自。中原官话。河南原阳、滑县〖〗。小五啥时候发热?~夜儿个。河南新安、上蔡、汝南、洛阳〖ia31〗。~今天起。晋语。河南获嘉、济源〖ia31〗。~哪儿来?

❶〈隐〉明清江湖诸行指命运。见《新刻江湖切要·人事类》。
❷〈隐〉清末以来祝由科〈以迷信之术治病骗人〉指妖怪。

牙yá

❶牙齿
 △ 刷~|犬~交错。
❷特指象牙
 △ ~雕。
❸形状像排列整齐的牙齿的东西
 △ ~轮。
❹姓。

牙yá


❶牙齿:~龈(yin)︱~髓︱~根︱~床︱~关︱~垢︱~科︱~医︱~口︱~签︱~刷︱~膏︱~粉︱~碜(chen)︱~痛︱门~︱槽~︱大~︱犬~︱獠(liao)~︱虫~︱假~︱镶~︱补~︱硌(ge)~︱换~︱咬~︱刷~︱爪(zhao)~︱佛~︱咬~切齿︱张~舞爪︱伶~俐齿︱龇(zi)~咧(lie)嘴︱犬~交错︱拾人~慧︱青面獠(liao)~︱佶(ji)屈聱(ao)~︱以眼还眼,以~还~。
❷特指象牙:~雕︱~筷︱~章。
❸旧社会里介绍买卖从事中间剥削的人或商行:~行(hang) ︱~商︱~侩(kuai)︱~婆。
❹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轮︱这个齿轮有二十个~。
○~~(象声词,形容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牙去声yá

牙yá

❶ 牙齿:牙刷︱牙疼。
❷ 特指象牙:牙雕︱牙章。
❸ 形状像牙齿一样整齐排列的东西:牙轮。
❹ 姓。

见〔踞牙〕〔奇牙〕

牙yá

(芽)比喻事物的发生、开始。《管子·版法》:“骤令而不行,民心乃外,外之有徒,祸乃始牙。”闻一多校:“牙读为芽,萌芽也。”晋·江统《函谷关赋》:“遏奸宄于未芽,殿邪伪于萌渐。”《后汉书·蔡邕传》:“人毁其满,神疾其邪,利端始萌,害渐亦牙。”

牙ya

牙齿 牙床 牙雕1 牙粉 牙膏 牙根 牙垢 牙关 牙行(hang) 牙具 牙科 牙口 牙签 牙刷 牙牙2 牙医 牙龈 牙质大牙 虎牙 门牙 磨牙 镶牙 象牙 咬牙 月牙 爪牙 牙周病牙周炎 老掉牙 牙白口清 以牙还牙 虎口拔牙 佶(ji)屈聱(ao)牙3青面獠牙 武装到牙齿

牙yá

❶牙齿:妈妈很嚼不动那个,到没的矼了他的~。(十六·328)
❷特指象牙: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四十·916)


牙yá

❶讀如跛者訝之訝,謂輪輮也。《周禮·冬官·輪人》: “牙也者,以爲固抱也。”鄭玄注: “鄭司農云: 牙,讀如跛者訝之訝,謂輪輮也。”
❷讀爲 “互”。《易·大畜》:“六五,豮豕之牙,吉。” 鄭玄注: “牙,讀爲互。” (《通德堂經解》)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口 > 牙
牙  yá

俗稱“大牙1”。指臼齒。古人稱門牙爲齒,牡齒爲牙。亦用爲牙齒之總稱。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易·六畜》:“豶豕之牙。”《詩·召南·行露》:“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朱熹集傳:“牙,牡齒也。”唐·韓愈《與崔群書》:“近者尤衰憊,左車第二牙,無故動摇脱去。”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我是一個混江龍,摧鱗去甲;我是一支爬山虎也囉!奈削爪敲牙。”《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一回:“有時吃東西,偶然大牙咬了舌邊,雖有點微痛,却不十分難受。”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輪轂 > 牙
牙  yá

亦稱“輮”。指組合成車輞的曲木。因交接處作齒形,故稱。漢代後多稱“輞”。《周禮·考工記·輪入》:“牙也者,以爲固抱也。”鄭玄注引鄭衆云:“牙,讀如跛者訝跛者之訝,謂輪輮也。世間或謂之罔,書或作輮。”孫詒讓正義:“牙材,分言之則曰牙,或曰輮,總舉其大圜則曰輞,輞與牙微異。漢時俗語通稱牙爲輞。”《釋名·釋車》:“[輞]關西曰輮,言曲揉之也。”《後漢書·輿服志上》:“乘輿、金根、安車、立車,輪皆朱班重牙,貳轂兩轄。”參見本類“輞”。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鐘磬 > 牙
牙  yá

亦稱“樅”、“崇牙”。業(樂架上的横板)上所刻的鋸齒形飾物。《詩·周頌·有瞽》:“設業設虡,崇牙樹羽。”孔穎達疏:“虡者立於兩端,栒則横入虡。其栒之上加施大板,則著於栒。其上刻爲崇牙,似鋸齒捷業然,故謂之業。牙即業之上齒也。”《三才圖會·器用》:“崇牙,樅也,上飾刻畫之爲重牙,業之上齒。”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兵旗部 > 通稱 > 牙旗 > 牙
牙  yá

“牙旗”之省稱。《三國志·吳志·胡綜傳》:“又作黄龍大牙,常在中軍,諸軍進退,視其所向。”《文選·潘岳〈關中〉》詩:“桓桓梁征,高牙乃建。”李善注:“牙,牙旗也。《兵書》曰:‘牙旗將軍之旗。’”宋·周密《齊東野語·出師旗折》:“按《真人水鏡經》云:‘凡軍出立牙,必立堅完,若折,則將軍不利。’蓋牙,即旗也。”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狩獵部 > 弓箭 > 牙
牙  yá

亦稱“弩牙”。弩之鈎弦具。以其形似牙齒,故稱。《南齊書·東昏侯紀》:“置射雉場二百九十六處,翳中帷帳及步鄣。皆袷以緑紅錦,金銀鏤弩牙,瑇瑁帖箭。”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元旦朝會》:“遼人踏開弩子,舞旋榙箭,過與使人,彼窺得端正,止令使人發牙。”亦借指弩。明·杜岕《小鳥》詩:“弩牙羞彈汝,抱膝發長吟。”參見本類“弩”。

牙yá

❶明清江湖社会谓命。《新刻江湖切要·人事类》:“凡命为牙,故算命为梳牙。”
❷旧时祝由科行谓妖怪。《切口·祝由科》:“牙: 妖怪也。”

牙yá

〖名词〗
一、牙旗,将军的大旗(1)。《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牙旗和宰相的大旗,不能够显示公的光荣。
二、槽牙,亦泛指牙齿(2)。《臧僖伯谏观鱼》: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鸟兽的肉上不了宗庙的祭器,它的皮革、牙齿、骨角、毛羽不能用在礼器、兵器上。《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我年龄还不到四十岁,就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动摇。

牙yá

❶ 臼齿,大牙。《吕氏春秋·淫辞》:“问马齿,圉人曰:‘齿十二,与~三十。’”(齿:门牙。)泛指牙齿。《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鼠无~,何以穿我墉?”(墉:墙。)《劝学》:“蚓无爪~之利,筋骨之强。”特指象牙。鲍照《代淮南王》:“琉璃作碗~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
❷ 形状像牙的。杜牧《阿房宫赋》:“廊腰缦回,檐~高啄。”
❸ 牙旗的简称。《三国志·吴书·胡综传》:“又作黄龙大~,常在中军。”

*

D1CO
㈠yá❶牙齿:~医/~科/镶~/那位老人的~都掉光了。
❷特指象牙(多用作器物或装饰):~雕/~筷/~章。
❸指形状像牙齿的东西:~轮(齿轮)/戟~/弩~。
❹旧指牙商,介绍买卖双方并从中抽取佣金的经纪人:市~。
❺〈文〉咬:两虎相~。
❻古代将军的旗帜:高~大纛/作黄龙大~,诸军进退,视其所向(《三国志》)。
❼古代指官署:~门/公~。
❽〈文〉草木发芽:草根已吐~/流水涓涓芹努~。
❾〈文〉(指事物)发生;开始:祸始~/害渐亦~/祸隙已~。
❿〈文〉幼小:~儿/童~。
㈡yà古代车轮的外周部分。

旧政府机关

旧政府机关

辕(辕垣;辕门) 署(署府;云署;解署;节署;曹署) 衙(衙门;衙府;衙署;官衙) 牙(牙门;牙署;牙阖) 庭(庭阁)府(~司;府朝;府署;府室;府馆;府廨) 局(局子;局署;官局;曹局) 廨(廨署;官廨;公廨) 司 邸 官(官署;官府;官厅;官司;官家;官衙;官寺;官室;官廷;授~厅) (署)理所 馆舍 门馆 讼阁
古代官署名称:监(国子~) 院 台(~阁) 省(尚书~) 礼部 青官 春官 柏署 柏府 栢府 御史台御史府 四方馆
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枢幄 枢密院
中枢官署的统称:枢密 枢掖
衙门里,官府里:官里
各官署:庶司
军司马的官署:霜府
中央权力机关:枢轴
军政大吏的府署:幕府 议幕 宾幕
营帐,幕府:露幕
起草文书、参与谋议的幕府:计幕
官吏办事机关:官曹
唐代吏部铨选官员的机关:铅部
清末内阁及各部所设掌理政务之机关:
古代掌管财政、赋税、贸易等事务的官署:计司
古代掌管财赋会计的官署:计曹
宋代管理财经事务机关的别称:计省 计台 计枢
古代地方上将帅的官衙:
将帅的府署:军府
古代将帅的府署:幕(幕府;阃幕)
地方长官的官衙:阃署
郡守的官署:郡府 郡廨
词臣的官署:词垣
机要的官署:机衡
警察机关:警所
中央司法机构:大理寺
古代司法官署:法曹
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刑部 宪部
明代特务机关:厂(厂卫;西厂)
无足轻重的清闲的官署:闲曹冷局

☚ 国家行政机关   朝廷 ☛

各种牙

各种牙

婴幼儿时期长的牙:奶牙 乳牙 乳齿
儿童的乳牙:驹齿
乳牙脱落后换的永久牙:恒牙 恒齿
幼童新生的恒牙:龆齿
美女的牙齿:瓠犀
老人落齿后生的细牙:齯(齯齿) 儿齿
人和哺乳动物牙齿的一种:犬齿
正前面的牙:门齿 门牙(跌落~) 大牙(笑掉~) 板牙 板齿 面齿
门齿两侧的牙:侧牙
口腔后方两侧的牙:盘牙 板牙 大牙 槽牙 后齿
牙齿的一种(在口腔后方的两侧):磨牙臼齿
最后长出的臼齿:真牙 齻牙 智牙 智齿 尽头牙
突露在唇外的牙齿:龅牙
露在唇外的长牙:獠牙 撩牙
突出的犬牙:虎牙
人工镶的牙:义牙 假牙
坚固的牙:金牙
锋利的牙:锐齿 锐牙
像锯齿一般的锐牙:锯牙 锯齿
稀疏不齐的牙:历齿
患龋齿病的牙:虫牙
狗的牙齿:犬牙
哺乳动物犬牙与磨牙间的牙:前臼牙
大象的牙:牙(~筷;~雕;象牙)

☚ 牙齿   洁白的牙 ☛

咬(咬啮;咬噬;~肉;~断;烂~;~牙切齿) 牙(啮牙) 噬(噬啮)啮(嚼啮) 啄 咥 (;龁;啮) 囓  嚼啮 啮龁齛啮
啃、咬:咋(咋啮;龁咋)  龈 啮(咬啮) 啮咬 啮啃 啃啮 龁咬龁咬
 啃,硬咬:
啃食,咬:啖龁
睡时磨牙作响:
咬紧牙:咬牙
用牙咬啮:
用牙咬开壳或硬皮:嗑(~瓜子)
一点点往下咬:啃(~肉;~骨头) 啮 豤
咬啮舌头:
咬破指头:啮指
咬坏:龁啮
咬断:啮折
 用牙齿咬断:齿决
咬死:啮杀 
咬啮的样子:龈龈

另见:口 动 昆虫 吃

☚ 咬   叮咬 ☛

牙侩

牙侩

牙(牙子;牙人;牙商;牙家) 驵(~牙)
买卖的中间人:大驵 市侩
牙侩,市侩:侩父
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从事商品分配的商人或商号:中间商
居间介绍买卖、调停或作证的人:中人 中间人
在买卖中为双方介绍成交或提供信息的人:居间人
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人:掮客
以介绍买卖赚取佣金为业的人:市牙
为买卖或合作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经纪(经纪人) 马占
马匹交易的经纪人:驵(驵侩)
说合牲畜交易的人:驵侩
以拉拢买卖、从中获利为职业的人:
旧称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的妇女:牙婆
商贾市侩:贾侩
小市侩:驵贩
大市侩:魁侩
(市侩,商人:牙侩)

☚ 小商人   学生 ☛

其他拟状物

其他拟状物

角(菱~;皂~) 锤(秤~;纺~) 蜡(~梅) 脊(山~;屋~) 玉(琼~) 门(闸~;灶~) 柱(水~;冰~) 耳(~房)齿(锯~) 舌(火~;帽~) 胆(瓶~;球~) 髓(木~;石~)泪(烛~;蜡~) 房(蜂~;莲~) 鱼(~雷;木~) 鳞(~甲;龙~) 鼓(石~) 嘴(壶~;瓶~;~嘴) 冠(鸡~;花~) 帽(螺丝~) 流(电~;气~) 排(竹~;牛~) 桥(鞍~) 井(矿~;天~) 花(蚕~;钢~) 絮(柳~;芦~) 臼(~齿) 结(喉~) 铃(杠~;哑~) 翼(机~)套(手~;袖~;笔~) 垄(瓦~;沙~) 箱(风~) 槽(牙~)山(~墙;冰~) 叶(百~窗) 爪(掣~) 栓(~剂) 尺(镇~;戒~) 核(煤~) 盘(磨~;棋~) 质(金~) 芽(肉~) 霜(柿~) 囊(胆~;肾~) 脉(叶~) 台(戏~;讲~) 脑(樟~;石~;豆腐~) 龙(~舟;火~)峰(洪~;驼~) 瓜(脑~) 蛇(~予;~弓) 礁(珊瑚~) 玻(~璃丝) 苗(火~) 乳(豆~;石钟~) 襻(车~;鞋~) 帘(眼~) 豆(土~) 鹿(~砦) 钱(榆~;纸~) 锁(石~;长命~) 潮(热~;高~;心~) 床(机~;车~) 裙(桌~;围~)刀(~币;冰~) 掌(仙人~) 缸(汽~;灰~) 桃(棉~;核~) 沟(瓦~) 牙(月~;轮~)腿(床~;桌~) 碗(钢~;轴~) 盒(骨~) 杯(金~) 柳(~眉;~腰) 腰(~鼓) 缨(萝卜~) 屏(网~;荧光~) 芽 枪(烟~) 炭(山楂~) 流(暖~) 花(泪~;葱~;油~) 峰(乳~;驼~) 觜 穗(~头;旗~) 月
用雪雕塑成的花状物:雪花

☚ 拟状物   某种用途的物品 ☛

大旗

大旗

云髦 云旄 横海纛
高大的旌旗:长麾
有云纹图饰的大旗:云旆 云斾
画有熊虎图案的大旗:云旗 云旂
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牙(牙斾;牙旗;牙幢;牙纛)
(很大的旗:大旗)

☚ 有装饰的旗   各种用途的旗 ☛

牙齿

牙齿

牙(~冠;~垢;~质;尖~;切~) 齿(齿牙;切~)
指上下牙:两犀
包住牙根的组织:龈(牙龈;齿龈) 龂 牙床 牙槽 齿槽
牙体显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
牙齿在牙槽中的部分:牙根
好的牙齿:四牙六齿
牙齿白:齿白(唇红~)
牙齿的洁白:含贝 玉牙
牙洁白整齐:齿如瓠犀 齿若编贝 齿如编贝 齿如齐贝 齿若齐贝 齿如含贝
牙锐利:牙利(嘴尖~) 牙尖(~口利)
牙齿参差不齐:
牙齿不正:龃 齵
牙齿不平正:
上下牙对不上:龃龉
牙齿发生腐蚀性病变:龋齿 蛀齿
牙缺:齿豁
牙残缺:齤 齾
无齿的样子:齳然

另见:咬 骨头

☚ 牙齿   各种牙 ☛

各种人的住所

各种人的住所

尊称他人的住所:尊府 高居 高斋
高官的住所:邸(邸所;邸宅;邸院;官邸;王~;相~;总统~) 第(第宇;公第)
官署,邸宅:府宅
正宅外的宅邸:别第 别舍
有达官、高人往来的住所:陈家巷
官员私人所置的住所:私第 私衙
谪官的住所:鵩舍
古代军中长官的住所:牙(牙城)
贵族女子出嫁时外住之所:鲁馆
道士的住所:道院
道士、僧人修炼居住之所:精舍
隐士的住所:隐居 龙虎窰
隐士或修道者的住所:灵宅
妇人华美的居所:霞帐
贫贱者的住所:荆扉 柴扉
穷人居所:柴荜
穷人住的偏僻简陋的住所:蓬门陋巷 席门蓬巷 席门穷巷 陋巷蓬门 筚门陋巷 荜门陋巷
歌妓的住所:笛步
歌妓聚居之所:旧曲 色府
妓女聚居之所:色库 色阵
暗娼住所:艳窟

☚ 住所   仙居 ☛

性别

性别

性(同~;异~;两~)
男女两性:男女(~不分)
男性:男(~人;~儿)
男性的:阳(~器) 干(~宅)
男性和女性:牝牡
女性:女(~人;~子)
女性的:阴(~性) 坤(~表;~伶)
雄性的:公(~牛) 雄(~鸡) 儿(~马) 牡(~牛) 叫(~驴) 骚(~马) 牙(~猎) 豭
雌性的:母(~鸡) 雌(~蕊) 牝(~鸟) 草(~鸡) 乸(~鸡) 沙(~牛) 女(~猫)
鸟兽的雌性:

另见:男女 男子 女子

☚ 民族   年龄 ☛

睡不好

睡不好

换地方睡不安稳:择席
 心里有事,睡不安宁:卧不安席 寝不安席 睡不安枕
不能安然睡眠:枕席未安
睡得不沉:浅梦
睡着时磨牙作响:
熟睡后说话或动作:撒呓挣
熟睡并打呼噜:鼾睡

☚ 熟睡   失眠 ☛

牙yá

五加切,平麻。
❶牙齿。《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何以穿我墉。”
❷牙旗,将军的大旗。潘岳《关中诗》:“高~乃建。”
❸噬咬。《战国策·秦策》:“投之一骨,轻起相~。”

〖牙〗 粵 ngaa4〔衙〕普 yá

❶ 臼齒,泛指牙齒。許慎《說文解字》:「〜,牡齒也。」荀況《荀子.勸學》:「螾無爪〜之利。」
❷ 咬。劉向《戰國策.秦策三》:「投之一骨,輕起相〜者,何則?有爭意也。」
❸ 樞紐,機關。范曄《後漢書.張衡列傳》:「復造候風地動儀……其〜機巧制,皆隱在尊中。」

解剖学同名器官。牙齿,骨之余,肾之标寄于龈。“髓之所养,故随天癸之盛衰也” (《张氏医通》卷八)。牙和肾气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肾气健旺则齿牙坚牢,反之肾气虚衰则齿牙浮动,作痛不已。又《外科大成》卷三:“ (牙齿)当门为齿……两傍为牙。”

在外形上可分牙冠、牙颈和牙根3部分。根据形态和功能分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4类。人的一生换一次牙。第1套牙称乳牙,一般出生后6~7个月开始萌出,3岁左右出全,共20个。第2套牙称恒牙,12~14岁逐步出齐并替换乳牙,28~32个均属正常。乳牙上、下颌左右各5个,恒牙上、下颌左右各8个。

牙yá

❶牙齿。如:门牙,牙医。
❷形状像牙的东西。如:马路牙子,狗牙花边,牙轮,月牙。
❸旧社会中介绍买卖从中获利的人。如:牙行,牙㜑。
❹特指象牙。如:牙筷,牙床,牙雕。
❺比喻坏人的帮凶。如:爪牙。

牙teeth

人类的牙一生中只换一次。分乳牙20个,恒牙32个。每个牙可分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牙主要由牙质构成,在牙冠表面覆有釉质,牙根的表面包被粘合质。牙内空腔称牙腔,与牙根管相通,内有牙髓(图)。


牙的构造
1.牙冠 2.牙颈 3.牙根 4.雷济厄斯线 5.釉质 6.牙质 7.牙龈 8.牙髓 9.牙周膜 10.牙骨质11.牙槽骨

牙yá

即齿。详该条。

人类的牙齿属于异型牙,其暴露在口腔的部分是牙冠,被牙龈包着的部分是牙颈,嵌入牙槽的部分为牙根。切牙的牙冠扁,有一个牙根。尖牙的牙冠呈锥形,也有一个牙根,但下颌尖牙有时为双根。前磨牙的牙冠呈方圆形, 面有两个牙冠结节, 一般只有一个牙根, 但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牙根有时分裂为二。磨牙的牙冠最大, 面有四个牙冠结节,上颌磨牙有三个牙根,下颌磨牙有两个牙根。各牙根内都有一细管状的根管,它与牙冠和牙颈内较大的腔相通,共同构成牙腔。腔内含胚胎性结缔组织,血管、神经丰富,称为牙髓。牙根管在牙根尖处有开口为牙根尖孔。牙质是中胚层的产物,其构造性质与骨相同,但比骨坚硬,构成牙的主体,牙冠的牙质表面覆盖一层坚硬的釉质,釉质来源于外胚层的上皮,是全身最坚硬的组织。牙颈和牙根的牙质表面覆有一层很薄的粘合质。
人类牙的种类、数目、排列与上下颌骨的关系,临床上常用的牙式和出牙时间,如下表所列。


牙周膜和牙龈 是牙的支持和保护结构。牙周膜为致密结缔组织,将牙根连结于牙槽,对牙起固定作用,又能

乳牙及恒牙萌出平均时间表

 乳牙(月)恒 牙(岁)
下颌上颌下 颌上 颌
中切牙
侧切牙
尖牙
第一前磨牙
第二前磨牙
8.6
13.5
20.2
10.8
12.5
19.7
男7.16
7.96
10.92
10.87
11.02
女6.94
7.68
9.97
10.32
10.62
男7.83
9.02
11.21
10.51
10.98
女7.82
8.56
10.44
9.97
10.61
第一磨牙
第二磨牙
第三磨牙
(智齿)
17.6
27.0
17.6
27.1
7.39
11.94
18.73
7.22
11.55
19.14
9.58
12.29
18.38
9.42
11.99
18.71
缓冲咀嚼的压力。牙龈由致密而富于血管的纤维组织构成,表面覆以口腔粘膜,呈淡红色,由于缺少粘膜下层,其固有膜直接贴在上下颌牙槽突的骨膜上,故牙龈不能移动。牙龈的游离缘叫做龈缘,包于牙颈与牙冠之间,故牙龈在此处呈现一狭窄的环形沟,叫龈沟,龈缘充填在牙间隙内的高起部分称龈(牙间)乳头。腭、颊、舌侧的牙龈各受相应部位的神经支配,感觉并不灵敏。
☚ 腭   舌 ☛

牙是长在上颌骨和下颌骨牙槽中的坚硬器官,形状不一。牙的主要作用是切咬和磨碎食物,并辅助语言。人先后有两套牙,儿童期是乳牙,6~13岁时乳牙陆续脱落,长出恒牙。乳牙和恒牙的构造基本相同。牙分三部分,露在口腔的部分称牙冠,埋在牙槽内的为牙根,两者的交界称牙颈。牙中心有小腔,称牙髓腔,其内充满富有血管和神经的结缔组织,称牙髓。牙髓腔下延为牙根中的牙根管,开口于牙根尖,称牙根尖孔。牙髓经此孔与牙根周围的组织相连,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也经此孔出入(图1)。牙周围的组织称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和牙龈,是牙的附属组织,对牙的固定和保护起重要作用。牙由坚硬的组织构成,分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釉质构成牙冠的表层,牙骨质包在牙根和牙颈的表面(图1)。

图1 牙结构模式图

1.釉质 2.牙本质 3.球间隙 4.牙龈 5.牙髓 6.牙骨质 7.牙周膜 8.骨组织


牙本质 也称牙质,新鲜时呈黄色半透明,其硬度仅次于釉质,比骨质硬。其化学组成与骨近似,无机盐占72%,有机物占28%。在牙纵磨片上,牙本质显许多放射状的细纹。这些细纹是牙本质中的许多小管,称牙本质小管(图2)。这些小管贯穿牙本质的全厚,从牙髓腔伸到釉质与牙本质交界,直径约3~4μm,根部较粗,末段稍细。每个小管走行不直,呈S形,末端可分支并互相通连。小管容纳成牙质细胞的细长突起,称牙本质纤维。小管之间为钙化的基质和胶原纤维。胶原纤维束粗约2~4μm,大部与小管呈直角排列,但牙冠的与表面呈切线状。胶原纤维间的基质为与骨质相似的粘多糖。牙本质的钙化是由小球状的磷酸钙沉着物渐增大并融合而成。牙本质内有些区域钙化不全,在牙冠的较大,称球间隙;在牙根的呈小点状,称Tomes颗粒(图2)。成牙质细胞呈高柱状,呈上皮样贴附牙髓腔壁。细胞核长圆,位于细胞底部。胞质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游离核糖体和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细胞顶端伸出突起入牙本质小管,细胞器很少。这些细胞终生存在,形成胶原纤维和粘多糖,但成年时功能不活跃。在牙冠磨损过甚或受牙周膜刺激时,细胞能在牙髓腔壁再生成构造不规则的牙本质,使牙髓腔变小。牙本质对触、冷和酸等刺激敏感。但牙本质小管中只偶见神经纤维,故推测细胞突起或许能传送刺激到牙髓。

图2 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的结构

a.牙本质和釉质交界部 b.牙骨质和牙本质交界部

1.球间隙 2.牙本质小管 3.釉柱 4. Tomes颗粒层 5.牙骨质细胞陷窝


釉质 它由口腔上皮衍生,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呈乳白色。釉质含无机盐95~96%,有机物和水约4%,无细胞和血管。无机盐主要是磷酸钙所成的磷灰石结晶,长200nm,宽50nm。有机物是成釉质细胞分泌的蛋白,其性质不是胶原蛋白,也不是角蛋白。釉质的结构单位是釉柱,釉柱间为釉柱间质(图3),二者都成自磷灰石和蛋白,其主要差别是磷灰石结晶的配布方向不一。釉柱呈细长六角棱柱形,直径约4μm,贯穿釉质全厚,从釉质牙本质交界向牙表面呈放射状配布。釉柱的两端较直,中部常呈螺旋状。它们常集合成束,能增强对抗咀嚼的压力。在牙的纵磨片上,由于釉柱的走向不一,有纵、横不同的断面,呈现明暗相间的粗纹,称Schreger线。在牙的纵磨片上,还见以牙尖为中心的弧形线,在横磨片上,此线呈同心环状,称Retzius线(图3)。Retzius线是釉质生长线,釉质在牙发生时呈周期性生长,间歇期生长较慢,含有机物较多,折光性较差,故呈现褐色条纹。成釉质细胞于牙生成后退化消失,故成年时不能再生成釉质(参见“牙发生”条)。
牙骨质 位于牙根表面,由牙颈直到根尖,显淡黄色。它的化学组成为无机盐占45~50%,有机物和水约50~55%。无机盐主要为羟磷灰石。有机物是胶原蛋白和粘多糖。牙骨质的构造与骨相似(图2)。但牙颈和根尖的牙骨质不含细胞,其余的部分有细胞。细胞位于陷窝中,但通常没有骨小管、Havers系统和血管(参见“骨组织”条、“骨”条)。牙骨质随年龄增厚,尤其是牙根末端,此时可有Havers系统和血管。由牙周膜伸出粗胶原纤维束穿入牙骨质,与骨的穿通纤维相当,将牙固定在牙槽骨内。牙骨质中常见一些上皮细胞,大概是牙发生时的Herti-wig上皮根鞘的残余(参见“牙发生”条)。
牙髓 是充满于髓腔的结缔组织,与粘液组织近似(图1)。它有丰富的胶状并显异染性的基质和排列不整齐的细胶原纤维。成牙质细胞是牙髓的细胞,紧贴牙髓腔的壁。此层细胞内侧细胞很少。牙髓中心部细胞多,以梭形或星形的成纤维细胞最多,也有一些间充质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

图3 人牙冠横磨片示釉质结构

a.釉质(高倍镜) b.釉质(低倍镜)

1.釉柱 2.Schreger线 3.釉板 4. Retzius线 5.牙本质


牙髓经牙根管与牙周膜相连。血管和淋巴管经根尖孔出入,在牙髓中分成稠密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入位于中心的小静脉,常见动静脉吻合。牙髓中有许多有髓神经纤维束,它们来自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在牙髓边缘形成无髓神经纤维丛。成牙质细胞间见一些神经末梢。牙髓神经接受刺激时都引起痛觉,也无明显的定位。牙髓于牙发生时生成牙本质,并有营养和感觉等功能。
牙周膜 牙周膜也称牙周韧带,是牙槽骨的骨膜,为致密结缔组织,将牙根牢固固定于牙槽(图1),主要的纤维是胶原纤维,分主纤维和间隙纤维。主纤维是连接牙根与牙槽骨和牙龈的粗胶原纤维束,数量多,斜向配布,连接牙根的一端比连接牙槽骨的一端的位置略低,将牙“悬吊”于牙槽内,于咀嚼受压力时牙略能移动。间隙纤维较细,数量较少,存在于主纤维间,不与牙根或牙槽骨相连。成牙骨质细胞由成纤维细胞分化,呈扁形并有突起,衬贴于牙根表面。它们被埋入牙骨质后即变为牙骨质细胞。牙周膜中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有时并有上皮细胞团,为Hertiwig上皮鞘的残余,可形成牙根囊肿。牙周膜的纤维间还有些钙化的牙骨质小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其来历不明。
牙龈 是围绕牙四周的口腔粘膜,与牙槽骨嵴的骨膜牢固相连,并附着于牙颈(图1)。牙龈与牙之间有窄沟,称牙龈缝。牙龈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组成。上皮是轻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更新和再生较快,以适应咀嚼的刺激和机械损伤。固有层为细密结缔组织,有许多高乳头凸向上皮,含丰富的血管。粘膜下层薄,有粗大的胶原纤维束与牙槽骨骨膜相连。牙龈缝的复层鳞状上皮不角化,与牙直接接触。此处上皮表层细胞产生较厚的一层类似于基板的物质,称牙小皮。它与牙表面和上皮表面借半桥粒牢固相连,能阻挡食物和细菌侵入牙周膜。牙龈缝的牙龈结缔组织中常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 舌   咽 ☛

牙yá

 ❶ (牙齿) tooth: 拔 ~ extract [pull out] a tooth; 假 ~ artificial [false] tooth; 门 ~ front tooth; incisor; 乳 ~ molar tooth; 刷 ~ brush [clean] one's teeth
❷ (象牙) ivory: ~ 筷 ivory chopsticks; ~ 章 ivory seal
❸ (形状像牙齿的东西) tooth-like thing: 轮 ~ cog
❹ (姓氏) a surname: ~ 健 Ya Jian
◆牙本质 dentin; dentine; 牙病 odontopathy; odontia; 牙槽 alveolus (pl. alveol); phatnoma (pl. phatnomas; phatnomata); phatne; alveolus dentalis; alveolus of tooth; tooth sockets; alveol-; alveolo-; 牙齿 tooth; cusp; 牙床 gum; ivory-inlaid bed; {脊椎} dental pad; 牙雕 ivory carving; ivory; 牙顶 crest; 牙粉 tooth powder; dentifrice; 牙膏 toothpaste; dentifrice; dental cream; 牙根 tooth root; snag; stump; fang; root; root of tooth; 牙垢 tartar; (dental) calculus; scale; 牙骨质 cement; (dental) cementum; 牙关 mandibular joint; maxillary joint; 牙冠 corona dentis; dental crown; 牙冠周炎 pericoronitis; 牙行 [旧] middleman; broker house; 牙检验 odontalysis; 牙间隙 diastema; interdentium; 牙具 toilet things [articles]; 牙科 {医} (department of) dentistry; 牙口 the age of a draught animal as shown by the number of its teeth; the condition of an old person's teeth; 牙轮 gear wheel; gear; 牙牌 ivory blocks used in mahjong; any ivory chip; 牙婆 [旧] procuress; woman trading in girls as slaves, concubines, etc.; 牙签 dentiscalprum; toothpick; 牙色 ivory colour; 牙石 gruma; girmir; tartar of teeth; dental calculus; dental deposit; odontolith; 牙刷 toothbrush; 牙松(动) gomphiasis; odontoseisis; 牙髓 endodontium; dental pulp; 牙髓病学 endodontia; 牙痛 toothache; dentagra; dentalgia; odontalgia; odontodynia; odontia; {穴位} Yatong (Extra 27); 牙牙 [书] (of babies) babble; 牙牙学语 babble out one's first speech sounds; learn to speak; begin to babble, prattle, or lisp; 牙医(师) dentist; 牙龈 gingiva (pl. gingivae); gum; ule-; ulo-; 牙质 ivory; made of ivory; {生理} dentine; dentinum; 牙周病 periodontosis; parodontopathy; periodontal disease; 牙周炎 paradentitis; parodontitis; periodontitis; peridentitis; pericoronitis; 牙子 [口] serrated edge; [旧] middleman

tooth
拔~have a tooth pulled;extract a tooth/补~have a tooth filled/剔~pick one’s teeth/镶~fix a false (or artificial) tooth/坏~ decayed tooth/整齐的~regular(or even)teeth/~痛toothache

牙yá

tooth (pl. teeth)

弩机上的青铜构件。与悬刀配合使用。使用弩时,先将弓弦拉开触望山,牙即上升将弦钩住,安上箭并瞄准目标,当最佳射出时刻到来时,只要将弩机下方的悬刀向后一搬,牙就下降,这样箭就被弓弦弹射出去,飞向目标。因此,牙和悬刀构成了弩机上的延时装置,可以将人开弓时的臂力暂时贮存起来,在最佳射出时发出。这就克服了因人的臂力有限,拉开弓弦的时间难以坚持较长时间的缺点。

与衙通用。官署的通称。

牙yá

清口白|学语

❷ 伶俐齿|锯钩爪|嗑料嘴|磨吮血|磨凿齿|能利齿|犬交错|犬交制|咬切齿|以|张舞爪|爪之士|龇咧嘴

❸ 拾人

❹ 虎口拔|红口白|佶屈聱|诘屈聱|利齿能|利口伶|俐齿伶|切齿嚼|青脸獠|青面獠|笑掉大|鹰爪犬|凿齿磨

牙yá

(金) (篆)
象形字,金文像上下槽牙互相交错的样子。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ya
阴平:鸦(鸦片)

阳平:芽(萌芽)
伢、岈、蚜
上声:雅(文雅)
去声:讶(惊讶)
迓(迎迓)
砑(制革工艺,用卵石之类使之光滑)
轻音:呀

邪(语气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乐府·上邪》)
相关链接
1.“邪”又读xié,与“斜”通,旧读xiá。
2.“穿”,是专门为老鼠造的一个字,会意,以牙穿穴也,《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牙(yá)

,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凡牙之属皆从牙。,古文牙。”(五加切)
段玉裁改“牡齿”为“壮齿”,注:“统言之皆称齿、称牙,析言之则前当唇者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牙较大于齿,非有牝牡也。”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35“牙”下引《说文》作“壮齿也”。
金文或作,正象臼齿上下交错之形。郭店楚简或作。“牙”指牢固的后牙,又叫大牙。构意为大牙、臼齿,又泛指牙齿。“牙”的上下齿交错之义派生出“芽、讶、伢、蚜”等字。“牙字上古属鱼部,齿字属之部,两部邻韵,《诗》中合韵者五见。在篆文偏旁中也通用。”[1]
古亦可称将军之旗为“牙”,称官署为“牙”(后世写作“衙”)。
牙部有两个属字“”。“”字下云:“武牙也。”“”字下云:“齿蠹也。”常见汉语工具书上一般立“牙”部,不过属字不多。

(4画)

【提示】4画,第二笔竖折,旧字形断为一竖、一横。

*牙yá

4画 牙部 
(1) 牙齿,咀嚼食物的器官: ~医|门~|镶~。
(2) 特指象牙: ~筷|~章|~雕。
(3) 形状像牙齿的东西: 马路~子。

牙()


十三年𤼈壺, 殷周金文集成9723,西周中期
牙僰(襋)赤舄。

師克盨蓋,殷周金文集成4468,西周晚期
乍(作)爪牙。

敖簋蓋, 殷周金文集成4213,西周晚期
戎獻(獻)金于子牙父百車。

叔牙父鬲,殷周金文集成674,春秋早期
弔(叔)牙父乍(作)𡜩(姞)氏(尊)鬲。

古璽彙編2503,戰國
𨏶(鑾)牙。

古陶文彙編5.365,戰國
不吏牙。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9,戰國
《君𤘈(牙)》員(云)……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23,戰國
六五: 芬(豶)豕之𤘈(牙), 吉。

馬王堆漢墓帛書·春秋事語,西漢
魯壯(莊)公有疾,訊公子牙曰:“吾將誰以? ”

漢印文字徵
牙門司馬。

元悌墓誌,北魏
於是途絶赭衣,邑罕游手;髟髮行嗂,童牙巷歌。

元暐墓誌,北魏
故以千里興嗟,萬夫攸仰,是稱磐石,斯曰犬牙。

元熙墓誌,北魏
同義爪牙,受賊重餌,飜然改圖,千里同逆。

舊館壇碑,南朝梁
君長兄揆,世名毗,次兄虎牙,世名聮,並亦得道。

王世琛墓誌,隋
入衛宸扆,出掌禁兵,位望寔隆,爪牙斯寄。

戴令言墓誌,唐
聖公漢之銅竹,若思晉之牙爪。

史思禮墓誌,唐
君以爪牙王室,羽翼聖朝,同韓彭而推高,方耿寇而見重。

多寶塔碑,唐
道樹萌牙,聳豫章之楨幹; 禪池畎澮,涵巨海之波濤。
《説文》: “牙, 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凡牙之屬皆从
牙。 , 古文牙。”牙, 金文作, 小篆作“”, 象上下齒交錯之形。 也有人認爲字象兩物互相勾搭之形; 可用於弩機, 可用於車輪。戰國時期, 增意符“(齒)”成“𤘈”, 斯乃《説文》古文之所宗。
關於“牙”、“齒”古代指稱對象之别,參“齒”字條。大體説來,齒在前而牙在側後。段玉裁依據石刻 《九經字樣》,改 《説文》 “牡齒”爲“壯齒”。段氏之改是也。壯齒,齒之大者,即今之臼齒。

☚ 牙部   � ☛

牙yá

小篆作,象牙齿上下咬合状。隶楷从此形演变。只《说文》所载战国文字下还从齿形(即齿(齒)字不带止声)。牙指牙齿。引申指像牙齿形状的东西。如:抽屉牙子。又旧社会指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如:牙行(háng)。组词如:牙侩(kuài)。

牙★常◎常


yá象形,金文、小篆象牙齿对合、上下相错之形,隶定为“牙”。本义为磨牙(口腔后方两侧的大牙,也叫槽牙),引申为牙齿、象牙、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旧时介绍买卖,从中获得佣金的人)等。
【辨析】
❶以“牙”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yá:芽、蚜、伢、岈、玡∣yā:呀、鸦∣yǎ:雅∣yà:讶、迓、砑∣xié:邪。
❷牙/齿 “齿”本指门牙,如成语“唇亡齿寒”中指的就是门牙;“牙”本指磨牙,后泛指其他的牙。
❸“月牙”也作“月芽”,现在的推荐写法是前者。
❹牙/芽 见478页“芽”。

(yá)

當口上下齒謂之“齒”,在頤内者謂之“牙”,虎牙亦曰“牙”。牙形平,故象其上下相切之形。

隶yá

【析形】象形字。古文字形像大牙交错之形。
【释义】《说文》:“牡齿也。”本义指大牙,臼齿。当唇的门牙称齿,在两颊内的牙称牙。后泛指牙齿。牙用于咀嚼,故可表示咬。扬雄《太玄·争》:“两虎相牙,知掣者全。”又可指形似牙的物品。[佶屈聱牙]佶屈,曲折;聱,凹凸不平。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犬牙交错]谓物状如犬牙之参差。[拾人牙慧]比喻袭取别人的文字。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it looks like molars overlapping with one another.
【original meaning】Molar tooth.

*牙ngrav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壯齒也。 象上下相錯之形。凡牙之屬皆从牙。(二篇下)
兩物之牙交錯狀。

☚ 甫   夃 ☛
000002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27:21